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信息技术课中的"路径"教学是经常被忽略难点。难点突破的方式之一是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
郭长明 《教师》2011,(3):101-101
一、运用多媒体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计算机进入课堂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媒体"不能替代的作用,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在学习平面几何知识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一直是教学难点,用粉笔在黑板上厕图,运用实物模型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高效语文课堂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两个问题。有时教学重点亦即难点,但往往难点并非重点。重点的确定,一般每堂课只有一到两个,其突破方式,因在备课中,往往会有精心预设,因而重点的突破,往往是精心为之,水到渠成。而教学难点有时又具有不确定性,除预设到的,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又会生成一些难点。因此,难点的突破,更需要执教者丰厚的学养与高超的教学机智,用多种方式去突破。教学实践中,笔者常运用一些小故事佐助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教师感到难以处理的内容,而这些难点大部分又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所以,突破难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中要突破难点,教师应主要从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方面去寻找难点的形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排除。值得注意的是教学难点往往也是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理查德·梅耶是国际公认的多媒体学习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领衔的多媒体学习研究也已形成了由基本假设、学习科学、教学科学和应用领域构成的严谨科学体系。多媒体学习融合了学习科学(认知理论)和教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使得学习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惠关系。这正是多媒体学习研究称之为一门扎根于理论的循证科学的理论特质之体现。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在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历史进程中,首先是学习科学破解了人类学习的理论难题,之后是学习科学向教学科学的转化实践。而多媒体学习研究中的"化归"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具有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普遍应用的基础性价值。教育技术学要想走向科学化,应该走出追求实用主义的"寻证"之路,走向扎根于科学理论基础的"循证"之路,同时应该在方法学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6.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普遍困难的地方,突破教学难点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确定教学难点不是难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遇到难点通常的选择是采用化解的方式处理,比如铺设"台阶"、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后再让学生解决。但是这种方式从短期看似乎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从长期看,却未必能带来教学难点的真正突破。案例一:这么教,学生学习函数图象的难点并没有突破  相似文献   

7.
罗俊伟 《考试周刊》2011,(19):10-11
"等效平衡"问题是高考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根据日常教学反思,本文提出了一种更简洁、易操作的教学模式,可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对广大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难点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和分化点。如何突破难点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只有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才能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化学课堂教学中难点的突破方法。  相似文献   

9.
"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通过指导学生课前动手制作模型、课中展示讲解模型,之后由教师重组模型和设问,引导学生在分析总结中自主建构,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就无法保证学生掌握重点,也就无法引导学生完成全面的、系统的学习任务。究竟什么是教学中的难点?难点又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去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聂茸 《辽宁高职学报》2013,(10):86-87,91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英语课的年轻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缺乏专业意识,但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却很丰富;而老教师,理论与实践运用自如,但网络多媒体技术掌握却不得心应手,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颇多。为此,提出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培训模式---“2R+C”模式,使教师不仅成为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策略的培训者、学习进度的监控者、学习困难的鼓励者、学习效果的评估者。  相似文献   

12.
混合学习结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的优点,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分析混合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毕博网络教学平台研究并实现多媒体技术课程建设,阐述了该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学习要求等。在理论、实验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知识及其相关软件的运用,同时,教师也能根据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民办高等院校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突破教学的难点,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实验课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不断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自主学习现状,以自主学习相关理论为基础,尝试网络多媒体模式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运用,探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对目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媒体技术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针对目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教学理念滞后于教学手段的现状,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课件质量和多媒体教学艺术,对于切实提高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效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素材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中心。基于多媒体素材库的网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素材库的设计与建设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教学资源建设必须遵循媒体选择理论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网络教学实践要重视教学设计及相关学习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英语教学已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能否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保证。本文运用自主学习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研究了推行多媒体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多媒体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我效能感,使学生更容易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深化课堂教学,即时反馈,恰当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广泛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已经在各个高校推广。本文阐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了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的优势,探讨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措施,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Scotland's rich heritage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recent curricular developments led to major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to equip pupils with improved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kills. However, due to its abstract and conceptual nature, learning science can be challenging. Literature supports the rol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addressing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science learning.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two‐phase investigation that explored the impact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situated in a national e‐learning portal to (1) assist generalist and specialist science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s and (2) stimulate pupils' interest, encourage engagement and improve overall science learning experiences. Our research also investigated how portal resources facilitated and/or acted as barri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Findings from our research affirm that multimedia technology has transformed science learning; with these resources accessible through a national portal, radically differ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ensued. These findings raise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nsuring that teachers acquire sound science content and pedagogical knowledge as well a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utilising technology‐rich environments, as this is likely to become the norm. Harnessing the fullest potential tha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ultimedia and e‐learning portals can offer starts by addressing these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