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理所当然也就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数学学科独自的学科特点,要求数学语言要精炼、完整、简洁、逻辑性强,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发展还不完全,或多或少存在着如下缺陷:一是说话不完整,二是表达不严密,三是语言不简洁,四是表述不准确.其根源就在于数学语言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语言又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手段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种特殊的语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自始至终把语言训练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相似文献   

4.
陈娟 《甘肃教育》2012,(18):32-33
语言和思维两者密不可分。没有语言,不可能有发展的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工具出现的语言。人们往往把语言的训练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联系在一起,忽视了语言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其实,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最多的是数学语言,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5.
数学的产生、发展、学习及应用都离不开数学语言。随着学习的深入,概括和抽象程度不断提高,数学语言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作为一 种科学的语言,数学语言也是人际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培养学生能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一、培养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人们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它包括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数学语言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学语言中的句子构成一般也要遵循日常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一种有效工具,而数学语言是数学工具的一种显性的体现,是数学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之一,也是一种思维的外显形式.数学语言一般包含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三种,三种语言之间都能进行一定的转化,也存在着较强的联系,数学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成为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点和关键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师生信息的通道.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道出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实质上是数学思维、交流等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语言交流将作为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是仅次于文字语言而普遍被各学科使用的思维工具.数学语言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类,它具有简洁、精准、通用、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不少学生在阅读、解题、交流时,或不解题意,似是而非;或表达紊乱,辞不达意,造成思维受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 数学中的文字语言是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常具有模糊性,而数学语言是严谨的,容不得含糊的.如概念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术语引入科学、自然,体系完整规范.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语言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思维品质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能有效发展教师的教学技能。游戏是幼儿快乐而自主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游戏的进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完善语言的最佳手段。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密不可分,游戏本身就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能推动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只要选择了合适的主题、恰当的方法,不仅能引发幼儿的兴趣,还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0.
范艳 《考试周刊》2013,(64):171
<正>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人一生的黄金时期。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将多媒体应用于语言教学活动中,为故事、儿歌、看图讲述、诗歌欣赏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营造出充满情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和文化身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是透视文化身份的一面窗户,是个体与某文化团体归属关系敏感而重要的标志,在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语言是个体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渗透到个体的每一次思维和整个世界观;文化身份是语言的管轨,文化身份的差异形成了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语言和文化身份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现实生活中文化身份的认同相当复杂,语言并不是文化身份认同的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表征。英汉民族分属于东西方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他们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各有自身的特点,英汉思维的差异也造成了两种语言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英汉民族思维差异与翻译中语句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汉英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翻译过程中 ,有时要按照译入语的思维方式对语句的结构进行调整 ,使译文地道、自然 ,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4.
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看在商务语境中学生的英语表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西思维模式不同,其语言表达方式也大相迥异。本文概括总结了有关中西思维模式和语言差异的主要论点,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使学生对此有了初步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笔记技能在口译中是记忆与思维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其在口译中的作用,并在笔记格式、记关键词、所使用语言、与速记的区别以及数字训练等方面提出了训练时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中英两种语言形式具有的不同的特点,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然。思维模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又导致文化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应克服文化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着重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与历史典故及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对比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找出文化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在语言中的反映.认为语言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语言就是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纠错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特定的价值,它是语言学习的客观要求,是语言知识学习的过滤器,是加深语言认识并获得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言意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过渡语一中介语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母语为英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早期与中期由于受英语母语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中介语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该文以英汉语言意识差异为立足点,将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并引用大量语言材料,分析了英汉语言意识本身的差异引起的中介语晦涩现象,并在理论上作了深入探讨,以期与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及外国留学生共同探讨,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0.
以汉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对外汉语教师在编制教学语言时会受到学生汉语水平的限制,具有受限性;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教师也相应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因此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可分为课堂用语、教学内容用语和师生交流用语三种功能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