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文,是一种可以"铿锵得像诗,雄壮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的文学体裁。翻看语文课本,散文占有很大比重,散文的教与学也一直被关注。散文被誉为"美文",它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住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
高考命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选材以散文为主。散文美则美矣,理解起来却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散文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写法灵活,表达含蓄,语言优美,能够迅速而敏捷地反映现实生活,它不像小说那样展现纷繁复杂的社会画面,不像戏剧那样揭示尖锐错综的矛盾和冲突,也不像诗歌那样让人便于捕捉空灵的意象和绵长的情丝。近  相似文献   

3.
语文与美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散文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为我们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诗人艾青说过:“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雕塑。”同样一堂成功的散文课也会像春天蒙蒙细雨,点点滴滴,浇洒学生心田,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4.
散文的样子     
正你问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散文?我只有如实回答你:这个还真是不好回答。说实在话,每当看到好的散文,我就笑着说:有点散文的样子。有一天,我不禁问自己:散文是个什么样子呢?首先想到人,散文莫不是像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样子;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样子。散文也是。人一出生,模子雕成。或丑或美或不丑不美,再长再变,再掩再饰,也难离根本。但世上很多人偏偏不信。有人涂脂,有人抹粉,有人画眉,  相似文献   

5.
正散文历来被称作"美"的艺术,甚至有人直接称其为"美文"。那么,散文之"美",美在何处?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可谓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让读者尽享散文之"美"。一.意境创设之美谈到意境,人们大多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专利,是属于诗歌的审美属性。其实,散文同诗歌一样,尤其是那些写景状物类的散文,也追求一种情与景、意与境的艺术融合与统一,也需要创造一种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交织渗透而构成的艺术境界。所以,意境的  相似文献   

6.
<正>好教师的一生像一篇隽永的散文,有一种小河流水的清浅寡淡,美则美矣,却无法令人震撼。其中有空灵的妙语警句、灵魂独白,也有平铺直叙的素朴词句。一位好教师一生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鉴赏散文独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性地理解。散文的本性是自身的独特性、自我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是散文家“人间情怀”的袒露,是散文艺术规律的体现,是散文审美意象由局限到开放的昭示。散文的哲思美,是浸透于散文艺术中的哲学思考,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发现和真理的追索,也是散文艺术的升华。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散文文本,不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机械阐释,也不是对其功利使命…  相似文献   

8.
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充满诗意美的好文章。散文的诗意美 ,应该是散文中的自然景物理想化的最高境界 ;诗意美的散文 ,应该像许多诗歌那样 ,有着美丽丰富的意象 ,含蓄隽永的思想 ,充沛细致的情感 ,精练流畅的语言等要素。散文同其所具有的诗意美的关系 ,犹如苹果同其汁液、织物同其纬线的关系一样———苹果和织物的品类不同 ,其汁液和纬线的“诗意”也就有异了。因此 ,不同的散文 ,其诗意美也是独特的“这一个”。《紫藤萝瀑布》的“这一个”主要体现在意象的美好和思想的隽永这两个要素上。《紫藤萝瀑布》的意象 ,新颖独特 ,美丽动人。…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对于文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引导学生学好散文,需要教师去用心发现散文的美、散文的巧,需要学生去用心朗读散文、研读散文并趣读散文,需要师生努力通过散文学习体会生活,掌握语知,促进写作。  相似文献   

10.
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散文的审美感悟和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散文内容,挖掘散文的内在意境美。意境美是一种静美,需要静静体会,从而构建灵动的散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学样式。它可以记人、记事、记游、写景,也可以咏物、议论、抒情。它不像小说那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像记叙文那样有六个要素,也不像诗歌那样讲究韵律。它形式多样、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散文有近40篇,占整个篇目的七分之一。其中有许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指导学生学好散文课文,对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及高尚情操很有意义。“形散神聚”是散文重要特点之一。所谓“形散”,取大千世界之一物,生发开去,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不拘一格。所谓“神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12.
散文,是美的文学。美的思,美的情,美的景,美的色彩、音响,美的动与静。好的散文像一幅图画,具有图画美,除了要求感情灼烈以外,还应当意境隽永。"状难写之景在于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读优秀的散文,如同欣赏优美动人的画卷,使人得到愉快和休息。执着地追求美的散文家,总希冀从生活里提炼出美的本质,从而自如地提示生活的自然  相似文献   

13.
散文是用"富于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和趣味性的表达","诗性地表现人的个性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文明程度", 诗性特质是散文最重要的特质之一。运用诗学理论的相应原理解读散文,是散文鉴赏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对诗学理论运用的向外拓展。比如,像《荷塘月色》这样一篇经典抒情散文,拈出中国传统诗论中的“境”这一审美范畴予以解读就是十分恰切的。  相似文献   

14.
张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21+23-21,23
散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大,是其他文体训练的基础,是进行情感意志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好散文,需要教师去用心发现散文的美,境和旨,引导学生体味散文的真知,真情和真技,要通过师生合力学好散文更好地促进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热爱写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课堂教学中的翻译实践(经营好一生中的三天)为例,探讨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通过分析现代散文的特点提出了散文翻译应该遵循的美学原则,也就是力求在散文翻译实践中做到译文和原文文本在形式美、内容美、风格美、简约美、音响美、修辞美、模糊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魏清潮的散文走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写作套路,但他不会生硬地以自己构造的隐喻系统去改造和提升自然,而是赋予自然独立的美和表现价值。另外,他的大多数散文也不像过往的许多散文那样围绕意境的创造来谋篇布局,而是借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通过扑面而来的一个个画面的闪回、重叠或者对比,抒情或言志。  相似文献   

17.
散文被誉为"美文"。那么,散文教学也应该体现其美的特质。这应该是散文教学的最初设想和最终目标。而且,学生对散文精义的领悟程度,是以他们对散文之美的感受程度为起点和基础的。因此,感受散文之美就成了领悟散文精义的突破口和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散文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里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散文的翻译研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自然应该受到重视。近百年来,我国翻译界很重视小说和诗歌的翻译研究,研究散文翻译的成果相对较少。在现有散文翻译研究成果中,对散文蕴含的美学元素的挖掘还不够。传达散文的"美"是散文翻译中非常重要,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选取郁达夫《故都的秋》为文本,从语音美、词语美、句法美、意象美和情感美五个层面,诠释散文翻译中美的再现。本文旨在为散文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散文创作须有学识,更须有真挚的情感,真情就是散文的基础;同时,散文的美也是一种善,其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正因为它善。符合善的规范,是散文的前提。因此,散文的情感美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马莉 《教学随笔》2008,(Z1):14-17
如同一位窈窕淑女,散文不仅情感丰富细腻,而且仪态端庄典雅,举手投足音流露出自然、优雅的美感,所谓"倩之巧目,盼之美目"。散文的仪态美即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结构布局和语言修辞两个方面。阅读散文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去挖掘解析,从而提炼出美的元素。一、布局结构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