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仁文 《军事记者》2001,(10):41-41
本刊讯洪仁文报道:“转业只两年,板凳还没坐热,就当上了管几十号甚至几百人的‘头头’,真有两把刷子。”这是二○九医院工作人员对本院两位转业干部的赞叹。这两位干部就是1998年从该院转业的景长军和彭景林,他们转业分别被分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电视台和牡丹江日报社工作。他们刚到新单位上班时,曾被戏称又来了一个“站大岗的”,意为部队来的人都是为他们打杂当保卫的,不是干新闻的料。两人听后,没有和他们计较,而是主动要求到新闻一线当记者,抓“活鱼”,写“大块头”。当他们工作了一年后,就以写稿质量高,新闻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2.
去年九月,我应聘担任了由南昌市工交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求索》杂志责任编辑。此时此刻,我衷心感谢“扶”我当上了编辑的《新闻知识》——这位不见面的老师。我和《新闻知识》攀上“良缘”,是从一九八五年五月开始的。打这以后,我一直坚持认真阅读《新闻知识》,并在新闻工作中加以运用。如今,快近九个月了,《新闻知识》的辛勤“汗水”没有白流,编辑之“果”令人喜  相似文献   

3.
看了这个题目,或许会有读者说-现在正培养新闻发言人,怎么你又弄出个新闻真言人来?难道还有新闻假言人么? 我说,怎么没有?“大跃进”中,“亩产十万斤”的报道上了大报,不就是新闻假言人的杰作么?“文革”中,“形势一片大好”的广播震天响,不就是新闻谎言人的“贾雨村言”么?远的不再说了,就  相似文献   

4.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并不是专业新闻工作,充其量不过一名通讯员而已。但我却真切体味到当“兼职记”的感觉——真爽!这份特殊的“第二职业”,在我将近20年的工作履历里,无数次地带来许许多多的欣喜与畅快,给我业余生活的调色板,涂抹上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留下了艰辛跋涉的奋斗足迹。  相似文献   

5.
“制造点新闻玩玩”孙建清眼下“玩”字走俏,如玩电影、玩电视、玩文学、玩股票,等等。在新闻领域里,有没有玩新闻的?我的一位朋友在某企业当个小头头,此人颇有新闻嗅觉,善于抓住一点小故事、小镜头,且绝对“新鲜”,有些“意思”,然后邀上三五个记者小聚,或自己...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4,(11):79-79
汤耀国在《中华新闻报》上撰说。我经常遇到一些人,尤其是比较年轻的,当问及职业时,则答“搞传媒的”,使得人不得不再问一句:“是不是干新闻?”往往大都点头而已。为什么不直接称“干新闻”而代之以“搞传媒”?我想可能是与“传媒”一词的日渐走俏有关。当新闻仍是一项有待追求的事业时,传媒已迅速成为一个人们心目中的白领职业,这一职业名称因其宽  相似文献   

7.
读过《我是一个新闻“导演”》一文,有些人认为李贵珍同志自己做了“工作”,又自己去写新闻报道,便是个新闻的导演。我不敢认同这种看法。而从李贵珍自己的文章中看,几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都是他本人一手策划“导演”出来的,似乎他自己也默认这是新闻“导演”。然而,怎样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当记者不是上面所讲的有意识地故意制造虚假新闻,干记者  相似文献   

8.
李辉 《今传媒》2005,(11X):51-51
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与大众文化的崛起,我们的媒体现今正沿着“新闻八卦化”和“八卦新闻化”的道路大步前进。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有些媒体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无关社会大众利益的事件侵占了大部分新闻版面,八卦事件一再成为新闻焦点,而新闻自身的品质已不再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莹 《青年记者》2006,(9):75-75
在传媒业竞争高度激烈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受众厌倦了传统媒体那种循规蹈矩的样式,一位杂志的主编曾抱怨:“所有的报纸看起来都一样,一样的格式,一样的字体,一样抱怨着当地事务的专栏,一样的性爱建议,一样为5000字封面故事留下的空间,连报社的工作人员都是一样的……”那种自上而下集中式的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正在经受考验。在美国,由“我”来提供信息,由“我”来设置“报道议程”,以“我”为主体进行传播的多种个性化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和生长,并且拥有了自己忠实的拥趸。■博客越来越多新闻博客出现。其中,有些博客是传统媒体的记者,他…  相似文献   

10.
干了三十多年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当过编辑,许多年间还是采编合一,如果说有什么体会的话,我觉得当编辑应抓好三个“五”,即当“三五”牌的编辑。 一、编辑工作应把好五个“关”: 第一,要把好政治关。把好政治关是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新闻工作要正确引导舆论,必须讲政治,  相似文献   

11.
1月20日晚间,当钟南山等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第一次面对公众公布疫情之后,整个中国为之改变了作息和节奏。我也是做出改变的国人之一,开始“闭关修炼”。毎天早上起来,我先在手机上搜寻前一天的发病病例数量;晩上七点,和老妈固定收看《新闻联播》,了解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在抗击疫情方面有些什么最新举动。这两个时间段之间,是不定时地在手机上刷微信和今日头条等应用程序,了解关于疫情的各种动态新闻。  相似文献   

12.
我想当记者     
姜爱东 《军事记者》2012,(11):70-70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干企业家,我的理想是当新闻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做记者的通讯员,不是好通讯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委会都可列席参加。在一些人看来.记者的职业是最超脱的,闲云野鹤,东南西北,信笔所至,名利双收。也有人觉得,记者的胸膛包着一颗正义的心,当弱者受了委屈时,不找法院找记者;也有人把记者当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刀笔吏”。有人问我怎么想,我答不出,因为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就是想当记者。今年初,外地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给我来信说他写了上百篇稿子没有发表.问他能不能当记者.还说要不要给编辑部送礼。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真正的记者,应该是每时每刻都在用全身心进行采访的人。对此我深有感触。多年来,我除了做些编辑、发稿工作外,每年还采写300篇左右的稿件。这并非说明我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而是任务压出来的。如果要说体会的话,就是“快”“准”“勤”三字:快——新闻工作的一大特点要把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将要发生的,对人们生活或工作有启迪作用的事实报道出来,就必须做到“快”,否则新闻就变成了旧闻。当然,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什么工作都要讲求效率,都要求快。不过,新闻工作要比其它文字工作更“快”。快,…  相似文献   

14.
当评委     
当评委,本质上和做学刊主编是一样的,都是去芜存菁、汰弱留强、设问存疑、推陈出新的过程。这些年,承蒙抬爱,我受邀出任各级各类奖项的评委。常态的,有江苏广播每月一次的节目听评,江苏电视半年一次的节目评估。年度的,有全国广电报刊优秀作品评选,江苏省新闻高级职称评定,江苏省广电优秀新闻论文评选,南京市广播电视政府奖评定。当评委的一个基本功课,是反复观看、收听、阅读参评作品。这时,多半已经发现问题了。有些作品明显越过了参评规则,比如体例不合、篇幅超  相似文献   

15.
渴望当记者     
渴望当记者冉启蕾还是孩提时,就有了长大当记者的梦想,尽管初中时在县文化馆办的小报上发表过《我迎着朝阳上学去》、《永远高唱“东方红”》之类的小稿,但我的记者梦仍被上山下乡的暴风雨震碎。当我将这些碎片重新组装时,我又考上了歌舞团,走上了舞蹈生涯;之后,又...  相似文献   

16.
李洪房 《军事记者》2005,(12):64-64
从新闻“5个W”都认不全的“门外汉”到两家报杜“特约记”,从几十篇稿件泥牛入海败走麦城的惨痛经历到屡屡见诸报端……我在新闻报道这块领地里蹒跚地走了5年。回顾5年来的经历,有喜怒哀乐,也有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啊!但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体会最深的,除了勤奋之外,那就是学会给自己当“编辑”。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5,(5)
编辑要当读者的“眼睛”文/韩晓晖新闻三味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细节、信息,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  相似文献   

18.
梁衡  康笑宇 《传媒》2001,(5):64
文学是人学,新闻也是人学。记者每日每时接触和研究自己的采访对象,他同时也在这研究中修正自己。大概每个人都是这样,我初当记者时总有一种新鲜感和莫名的自豪感,仿佛周围的人物事件都由我的笔尖来调遣。但再当下去,就  相似文献   

19.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6,(22):78-78
尽管在我平日的印象里,媒体上关于章丘的新闻相当多,但当章丘市委宣传部的同志把一大摞书稿摆在我面前时,我仍然感到有些惊讶:仅主流平面媒体上,仅最近两三年时间里,就有这么多章丘新闻,而且还全部都是“正面”的,多数都是“大块头”!据说,这不过只是选取了其中一部分,还很不全  相似文献   

20.
黄慧 《青年记者》2006,(16):77-78
在记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自然采写的新闻稿量就少;但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见报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后因拥有新闻线索多常被称为“富”记。而当“富”记的诀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