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中敬语法的研究对比对于语言学习、文化、教学的深入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韩国语和汉语中重要的研究部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复杂、严谨,变化灵活的韩国语敬语法的学习在韩国语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韩国语和汉语敬语法系统的整理.对比研究,从几个方面阐明了韩中敬语法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交际手段。韩中两国在非语言交际方式上存在着异同点,其共同点在交际上起着积极的影响,但有的不同点在交际上容易出现误会,而引起消极的影响。作为教外语的老师,在教好外语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非语言交际的异同点(韩国外国语大学孟柱億教授2011年第一学期在给一般大学院上中国语言学概论课时所讲的)。  相似文献   

3.
安秀兰 《考试周刊》2010,(42):142-143
时间副词是韩汉两种语言非常重要的聚合类之一,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和研究,本文分析了韩国语时间副词“ ”、“ ”的语义特点,揭示了这两个副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点和差异,同时还归纳了它们在汉语中的对应。  相似文献   

4.
许薇娜 《考试周刊》2014,(75):16-17
人们对红色具有双面认知,也就是说,红色既具有喜庆、吉祥、幸福等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又具有侮辱、绝交、危险、警告等消极向下的象征意义。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决定了对语言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在比较韩中颜色词"红"的文化内涵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韩中两国文化与语言间关系的深奥,有助于促进韩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使在中国学习韩国语的学习者能够在更好地学习韩国语的同时打下良好的翻译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后男 《教师》2011,(32):128-128
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交际手段。韩中两国在非语言交际方式上存在着异同点,其共同点在交际上起着积极的影响,但有的不同点在交际上容易出现误会,而引起消极的影响。作为教外语的老师,在教好外语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非语言交际的异同点(韩国外国语大学孟柱健教授2011年第一学期在给一般大学院上“中国语言学概论”课时所讲的)。  相似文献   

6.
写作在语言学习中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放在韩国语学习中也是如此。写作可以作为衡量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写作能力越高意味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越强。本文针对韩国语专业学生薄弱的写作环节,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易错点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韩国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雷红 《考试周刊》2012,(69):92-93
韩国语中的被动句表达方式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对韩国语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韩国语作为外语的习得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被动句误用的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朱秀海《乔家大院》及韩文译本中的例句,来分析韩汉被动句在构成方式、转换方式及语言色彩上的异同之处.希望为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汉语与韩语词汇中的同音叠词为研究对象,以《延世韩国语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全部叠词为基础,对韩中两国的同音叠词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中韩同音叠词在结构上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希望能够成为日后中韩叠词教育的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9.
连接副词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对篇章的连贯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ETS语料库从使用频数、位置特征和语法型式三个方面对中、日、德学习者结果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非本族语英语学习者在结果连接副词的使用上存在异同点。中、日、德学习者均依赖于少数几个连接副词,且其书面语中存在口语化倾向;中、日学习者作文中连接副词的位置和语法型式的多样性都不如德国学习者。这可能与学生的语域意识,回避策略以及语言负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韩国语作为国际上的小众语言,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不断地扩大其影响力。具有较强韩国语语言应用能力和相关知识的全面型韩国语专业人才越来越被现代社会所需要。为了更快提高大学生韩国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在大学的韩国语教学改革中,将韩国语通识教育作为改革内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是在韩国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将韩国语语言学习和韩国语国家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韩国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关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的情况,研究基于“中国学生英语1:7笔语语料库”(SWECCL)和研究者自己建立的一个小型英语母语者参照语料库。参考Halliday&Hasanf1976)对连接副词的分类和Crystal(1996)对连词的描述,研究者把研究对象确定为and—moreover(并列关系),but—however(转折关系),和so—therefore(因果关系)三组连接词。比较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之间以及和母语者之间使用连接词的语境的差异。通过分析数据,研究者发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的一些特点和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韩国留学生程度副词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通过对韩国留学生程度副词习得情况的考察,归纳了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原因。探讨了提高程度副词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关联词语中以连词居多。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具体探讨了十多个因语法重新分析凝结而成的连词。这类连词可分为并列式、附加式、压缩式三种。  相似文献   

14.
程度副词一般跟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语结合表示某种程度。每种语言的程度副词大都具有这种句法、语义功能,不过每种语言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上也有一些差异。汉语中表示比较程度的"更"和与之对应的韩国语中表示比较程度的"■"也是如此,在句法功能上,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也并非完全重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量化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笔语中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文中以T单位为频率计算基数。研究发现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连接副词使用方面呈现三个特征:总体上多用连接副词,其中时序类使用尤为频繁,因果类则使用不足;丰富度不高,倾向于频繁使用少数连接副词;连接副词的使用频率与学习者作文质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一个似乎非常简单and却存在大量可待研究的话语含义.在句法结构邻接之外,合取and还存在语义结构应接.这种连接一方面依靠毗连,另一方面依靠通连.由此,它赋予合取and在话语逻辑中的语义对称性、传递性和添加性.合取and的这些性质要求我们更加注意合取对象之间以及合取对象与话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这样我们就可能更加贴切地理解他人和我们自己的话语.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Brown语料库和CLEC的统计结果和对比结果为基础,重点探讨英语连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的标记性\无标记性用法.文章认为"主句在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在后"是英语的无标记性用法,其他则为标记性用法;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对连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即中国学生不能像本族语者那样习惯性地使用其无标记用法,同时过多或过少使用其标记性用法,这很可能是二语习得规律和母语负迁移双重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聚焦式语料与开放式语料的分析,发现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比较句过程中存在否定副词"不"误用、程度副词误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语序不当等6种偏误。出现偏误的原因有母语规则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目的语规则理解掌握不到位等。只有找出偏误的诱发因素,才能有效避免偏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前人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划定的范围和划分的类别差异极大。本文从体功能出发,把时间副词分为过程义时间副词、界变义时间副词和量化义时间副词三大类。在时间副词范围的划定上,本文从典型性原则出发,指出了典型功能真正体现为体功能的时间副词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样态副词是反映说话者的态度的,所以要正确地使用。韩语学习者在说韩语时对样态副词的使用可以反映出其韩语水平的高低。样态副词的意思不是很容易就能掌握的,所以对样态副词有必要正确系统地进行学习。但目前大部分教材并不是从词汇教育的角度出发解释样态副词,而是停留在课文或例句中简单说明。所以对中国大学韩语专业学生的样态副词使用实态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样态副词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