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家庭教育思想以其洞悉世事的凝练语句和对儒家优良文化的有效传承而广泛流传.本文,论述了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并就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一位在中国近代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的典型人物.他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既传承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又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中吸取营养.历史地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的渊源。其一,曾国藩自幼受教于儒家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家训的影响,这可以说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其二,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湖湘文化性格的"任性刚直"、"好勇崇俭"、"气太强"等特征及湖湘理学的经世传统,使得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湖湘特色。其三,曾国藩出生在重视耕读的家庭,他们的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和学风,这一点可以说是他家庭教育思想的实践来源。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关键。家庭教育对曾国藩成才的作用,体现在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树立远大志向、选择合适目标等方面。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就其宏伟事业,与其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儒家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继承了儒家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孝悌、立志、重教、勤俭等许多精华思想,但也存在浓厚的封建宗法意识。由于曾国藩的个人经历和所处封建末世的时代特点,他在家庭教育中“匡时救世”和“持盈保泰”、“明哲保家”的思想是并存的。实事求是地评析其家庭教育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试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保持曾氏家族的长盛不衰,曾国藩十分注视家庭教育。他认为要使家道不衰,官职、财富并不是长期起作用的穗定因素,家道要兴旺,必须靠贤子弟。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渊源深厚,一是受中国传统家训化的影响;二是曾氏家族的耕读家风;三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这也是其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渊源。由此,决定了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内容的广泛、深刻。  相似文献   

7.
关于家庭教育的认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独树一帜,闪烁着人类精湛的教育智慧、积淀着深厚的教育文化。其中,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曾国藩说,家族要想兴盛,必须要培养出好的孩子,培养好的孩子六分源于天生,四分源于家教。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以立志为重,而立志对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直接和间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湖湘文化的影响及良好家风的熏陶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其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从四个维度来阐述:孝悌伦理是兴家之本、读书伦理是兴家之源、勤俭伦理是兴家之宝、和睦伦理是兴家之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学习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对构建社会主义新时期家庭伦理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研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摆在相关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角度梳理了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和特点,然后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借鉴曾国藩家庭教育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但是比起曾国藩在政治事业上所获得的成功,他在家庭教育上获得的成功明显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曾国藩家庭教育的成功离不开一样东西,那便是"书"。曾国藩一生坚持读书,"读书"二字贯穿了其生命的始终,不但为子孙后代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更为用为家族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未曾写过读书方面的专著,但其读书理念在《曾国藩家书》中依稀可见,并随着家书流传后世。本文仅就曾国藩的读书理念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其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是一位在中国近代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的典型人物。他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既传承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又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中吸取营养。历史地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家庭教育越来越趋于功利化、实用化,忽视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使教育的内容出现了偏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含有丰富的内容,对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日记始记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内容涵盖治学内省、为人处事、军事谋略、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是曾国藩人生阅历的主要载体。在治学方面,除记录每天具体的学习内容之外,日记还保存了曾国藩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治学经验,从日记出发研究曾国藩的治学态度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曾国藩的治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认为家兴则国旺,家败则国衰。因此他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将调和家庭关系、整饬家庭生活等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家书形式将其家训思想予以呈现。曾国藩家训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辈传世家训的影响,达到了中国传统仕宦家训的巅峰,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被后世文人贤士奉为教子圭臬。曾国藩以训诫族中子弟为己任,要求子弟要遵行以"孝悌"为本的传家之道、以"勤俭"为基的兴家之本和以"谦敬"为要的待人之道,以达到家族长存、国家兴盛的目的。将曾国藩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合理运用于当代家庭教育中,不仅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伦理观和道德观,而且能促使孩子构建起合理的劳动观和消费观。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一生十分注重家庭教育。他为了将其子弟培养成符合封建伦理道德标准的人才 ,在其家庭教育中贯彻了有关德才统一、知行统一的原则。德与才的统一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则和理念。一个人要获得全面性发展 ,必须具备健全的理性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同时也必须具备发达智慧、系统的知识和实际的才能。德才兼备一直是儒家传统教育的原则和目标。曾国藩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 ,在家庭教育中 ,继承了德与才的统一。曾国藩的德才统一原则有多种内涵。首先 ,这一原则强调德才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缺一不可 ,任何单方面的偏执和欠缺 ,都不利于人才的…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家书》是中国传统家训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探析曾国藩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孝悌修己的传统儒学观;进德修业,非汲汲于功名的为学观;春风化雨、亲和恰切的道德教育方式。反思当代家庭进行道德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家庭应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转变家庭教育的重心,改善道德教育的方式,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孝为百行之首“;“治家贵严,不严之流弊不可胜言“;“能勤能敬,家业未有不兴者“;“家国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和气蒸蒸而家必兴“.曾国藩家教思想确有颇多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孙翔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6):128-131
曾国藩的教化兴家之策有二"八"传世,除骄戒傲和自克自省,自立自强。针对现代家庭教育出现的过分溺爱、重智轻德等教育误区,曾国藩教化伦理思想无疑是现代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中一种可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曾氏家族从曾国藩开始,绵延至今200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赢得了“曾家无一废人”的美誉。如此长盛不衰的家族,呈现出如此蓬勃发展之势,得益于曾国藩那具有深远影响、富有科学性的家教思想,这样的家教思想以其蕴含的丰富内涵给予现代家庭教育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有着较大的贡献,特别是他的教子理念,直至今日仍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研究曾国藩的教子理念,可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实用价值的教子经验,并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