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高水平田径训练管理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的基础项目,其高水平(国家队)训练阶段的团队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建议我国高水平田径训练管理工作中应正确处理以下七方面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训练与科研的关系、训练与比赛的关系、整体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竞技体育"三化"与训练管理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9):51+60-51,60
体能作为从事田径运动的基础条件,良好的体能是田径比赛和训练良好发挥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对田径体能训练实施方法,提升田径体能训练效果的研究。本文在分析田径体能训练重要性的基础上,就田径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提升策略进行了阐述。通过本研究为提升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质量,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径运动是基础奥运项目,也是历届奥运会中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中国田径运动目前与世界田径强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介于以上理由,研究各国在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表现实力,探讨各国的优势项群地域归属及目前国际田径竞争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目前田径实力,找出问题,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4.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为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织模块,其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注重从理念上和技术上进行改进,以此满足田径运动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推动田径运动项目影响力的提升,需要注重田径训练观念的创新,需要广大体育学者,田径运动教练、教师们都加强对训练量与训练强度之间关系的探讨和研究,以此完善田径训练运动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的分析,提出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要通过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坚决杜绝服用兴奋剂的现象;充分依靠体育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培养青少年田径兴趣,发展青少年田径人口;加强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坚持群众性田径运动与竞技田径协调发展,充分发展田径人口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1984-2008年共7届奥运会比赛中国田径成绩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力图准确定位我国田径的发展现状,寻找中国田径优势项目发展的潜力和契机,为我国田径运动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当前我国竞赛制度,结合我国田径训练现状和实践,总结我国田径竞赛制度的优势与不足,建立和优化各种运行机制,尽一步完善我国田径竞赛制度,赛制安排与国际接轨,重视基层和学校体育发展,积极探索高水平田径运动职业化发展的新路,开发田径市场,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使田径竞赛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更好地为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了解当今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科学选材的重要性。分析了田径选材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田径选材方法和观念创新对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田径运动科研论文引文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8—2002年间我国11种体育类核心期刊田径科研论文的引文进行分类、分项统计处理,并针对数据的分布以及其间的关系分析我国田径运动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规律特征。结果表明,田径运动研究的非本学科的引文利用较低,说明田径运动的理论知识更新较慢;田径科研论文的引文引用类型较全面,符合文献计量学信息载体类型的时效特点;田径研究者信息的语言开放性不好,只集中在母语语种的使用上;田径研究信息利用的时效性较长,信息更新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0.
从第九届全运会看福建省田径运动现状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田径代表队在第九届全运会比赛成绩的综合分析 ,研究九运会田径比赛的特点 ,明确福建省田径运动目前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和水平 ,针对福建省田径运动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发展对策研究 ,旨在为省田径训练管理部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以期对福建省田径运动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考察田径国家队管理核心内容——训练管理(包括田径国家队训练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科研监督、训练体制、训练经费等),对我国田径国家队训练管理发展与创新的具体模式进行研究.认为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必须依靠不断提高训练管理水平,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管理才能促进竞技田径运动的发展.未来我国高水平田径训练管理需要在建立合理、有效的田径国家队管理体制,建立符合运动队发展规律的保障体系,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改变单一训练体制,打造复合型田径国家队训练管理团队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到来,田径运动被赋予更深的时代内涵,街头田径赛事的发展为田径运动注入新的活力。运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街头田径赛事的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街头田径赛事具有促进田径文化塑造和传播、改善体育人口、提升竞技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优化策略:平衡男女项目、增加群众项目、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加举办场次、增设比赛项目、提高场地利用率;整合资源、寻求赞助商、加大赛事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田径竞赛制度是组织和实施田径比赛的依据和指南,是一切田径活动所要遵循的一个中心原则。田径竞赛制度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水平发展。因此田径竞赛制度必须符合田径运动的发展规律,必须服务于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逐步的与国际赛制相接轨,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是我国田径运动的后备力量,是我国攀登世界田径运动高峰的生力军。近年来,世界田径运动水平发展非常迅速,每年都有多项世界纪录被刷新,有的新纪录甚至只能保持几天就又被打破了。目前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有所提高,朱建华在两年内曾三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阎红等人也先后多次创造了女子竞走世界新纪录,个别项目在接近和达到世界水平。总的看来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与世界田径强国相比差距较大。尤其田径运动的科研工作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对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研究还不够深入。为尽快把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高一步,使广大的教练员等体育工作者及时了解业余体校少年儿  相似文献   

15.
浅谈田径规则变化对我国田径竞赛市场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我国田径竞赛市场的现状和田径规则的变化情况 ,并就规则变化对我国田径竞赛市场的影响进行探讨 ,希望对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田径运动进入市场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田径市场化是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性发展和实现新一轮“奥运争光计划”的现实需要,并对田径竞赛表演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提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田径运动注重培养运动员单纯的"夺标"意识,忽视了田径运动本身固有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功能,导致了田径运动发展的异化,造就了很多"半人",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田径文化构建旨在转变田径发展方式,强调"人""物"并重的问题,它是解决运动员二次就业的需要和提升"田径人"全面综合素质的需要、是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校田径运动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田径运动的整体发展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有必要先对当前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包括在高校体育必修课中引入田径教学,以增强学生的体能和灵敏性;结合大学生的兴趣,丰富田径运动的形式,使其更具吸引力;加大对田径运动优势的宣传力度,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愿;组建高校课余田径训练代表队,以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培养更多的田径后备人才。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解决高校田径运动面临的问题,推动高校田径运动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冷西 《健与美》2022,(10):141-143
当前中国的田径事业发展前景可观,但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中国基层体校的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训练理念理解偏差、专项技术掌握不规范、专项素质与技术不匹配、训练模式与比赛要求脱节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对田径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基层体校田径运动的发展,不断提升中国青少年田径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及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第17届亚运会田径比赛奖牌榜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从而研究亚洲田径比赛发展的现状.研究表明:中日争霸格局瓦解,获得金牌的国家地区分散趋于明显,以巴林、卡塔尔等为代表的中西亚国家逐渐崛起,成为冲击亚洲田坛的新生力量,亚洲田径格局朝多极化发展;亚洲田径实力虽得以提升,但整体低落,仍落后于美国、俄罗斯等田径强国;我国田径"亚洲霸主"的地位难以撼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探究,分析亚洲田径竞技实力.指出:我国应以田径"1516计划"为契机,抓住中国田径的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田径运动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