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五月,我到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走了一趟,有个突出的感受是,恐怖活动就像幽灵一样,形影相随,紧跟着你,对你的安全造成无形的威胁。漂亮的“玻璃圆筒”在巴黎机场上,空前严格的安全检查给我的印象最深。凡是从巴黎机场乘飞机的旅客,都要接受这种安全检查,尤其是对去中东地区国家的乘客,检查最严。我们是途经巴黎去阿尔及尔的,也不得不过一次严峻的安全关。这种严格检查是我曾经进出巴黎十几次中很少遇见的。我们经过安全门以后,被带到一排长桌前,法国海关的安全人员对我们的手提行李进行惊人的仔细搜查,装了胶卷的照相机要对着向外的方向爆光一张,甚至连一盒头发油,安全检查员也要打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巴黎的报刊上大量地报道了巴黎地下的许多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那时,我就预感到巴黎的地下世界一定是非常奇异的.在那些报道中,有"地下社交晚会",也有"神秘的节日和古怪的仪式",此外还刊登了一些图片,上面的年轻人在地下洞穴的昏暗光线下,手里挥动着香槟酒瓶子.这在当时的巴黎成为一种时尚,毫无疑问,那也是追求享乐的巴黎人故意制造出的轰动性新闻.  相似文献   

3.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哪几样东西多吗?"  相似文献   

4.
喻纬 《出版史料》2005,(3):116-123
绘制巴黎淘书地图爱书人新到一座城市,总想尽快得到一张淘书地图。可是现成的淘书地图是没处可买的,还得靠自己从寻觅、发现一家家书店着手。2004年夏秋,我去法国住了三个月,主要待在巴黎。一到巴黎,我就明确了绘制巴黎淘书地图的目标,并且三个月中一日也没有懈怠过,但是应当说,三个月下来,离绘制完成还差得很远。好在我今后还常有去巴黎的机会,可以接着往下做这件既艰苦备尝又趣味盎然的事。爱书人之所谓淘书,主要指淘旧书。可是我想在谈淘旧书之前,还是先简略地谈一下巴黎的新书店。毕竟书友中对巴黎“书地生疏”者居多,同时,比较而言,发…  相似文献   

5.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笑呵呵地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有哪些特别的东西吗?”  相似文献   

6.
孙成德 《兰台世界》2000,(12):34-35
九月的巴黎秋高气爽,到处洒满金色的阳光.我第一次踏上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兰西共和国,随中国档案工作代表团访问了历史悠久的法国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7.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88-88
范冰冰惊艳巴黎时装周 近日,范冰冰出席巴黎时装周,成为众多品牌争相邀请的座上宾,备受众多海外媒体关注。她百变造型中始终突出美艳复古,巨星范儿十足,风头甚至超过张曼玉。  相似文献   

8.
陈和 《编辑学刊》2006,(2):28-30
今年9月我参加了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和法国阿歇特期刊集团在巴黎举办的期刊研讨会,收获不小.现结合研讨会的情况,谈谈对办好社刊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9.
古都绿韵     
在岁月的潮水冲刷下,多少古都退去了往昔的喧闹与繁华,甚至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但也有一些古都至今生机勃勃,在显示着现代文明的魅力,如我所游历的巴黎、阿姆斯特丹、波恩等。在盈盈绿色的映衬下,古都越发让人迷恋、让人乐而忘返——  相似文献   

10.
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法国巴黎,再从那里流亡到英国伦敦.他在巴黎时就萌生了创办一家定期刊物的设想,目的在于总结欧洲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使革命年代产生的思想系统化.为此他在巴黎写信给流亡到瑞士的恩格斯说:“我已经开始商谈在柏林出版一种定期的政治经济杂志(月刊),写稿的主要应该是我们两人.”“我在伦敦创办德文杂志有肯定的希望.一部分钱已有保证.”“在伦敦我们将有事情干.”  相似文献   

11.
王小坤 《档案时空》2007,(12):37-39
今年9月11日,我和湖南省档案工作考察团一行7人远赴西欧,考察了位于巴黎近郊的法国埃森省档案馆.该馆是由一座古城堡改建的,已有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许多身或心的流亡者视巴黎为终生庇护所,许多人尽情讴歌过巴黎。从美国的海明威到台湾的黄小燕,简直巴黎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启发一支健笔。尽管如此,这本《巴黎游学记》还是独树一帜,让我连连捧腹之余,也重新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候一则关于大学豪华校门排行的消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其实何止大学,哪个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不在大门上下功夫,因为我们中国人有"大门"崇拜。一位善于观察的法国朋友对我说,中国人最喜欢大门。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在巴黎街上看看,但凡是一个高大建筑,有一  相似文献   

14.
依真 《网络传播》2005,(3):56-57
2月13日.也就是情人节的前一天,通常被戏称为“单身汉节”。在这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涌上了巴黎,米兰和巴塞罗那的街头.他们不是游行.也不是示威。他们是在寻找爱情。而他们当晚的街头聚会由欧洲领先的网络约会服务运营商——总部设在巴黎的Meetic.com提供赞助,聚会庆典甚至包括了音乐DJ以及与未来可能的伴侣只有几分钟简短对话的男女速配。  相似文献   

15.
巴黎左岸,一个女人和她的传奇书店……听说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先生仍然健在,应该有九十多岁了吧,这位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老板。前两年我还在一部纪录片里看见他对着两个年轻女孩示范自己理发的方法:点燃一根蜡烛,然后把它凑近头顶,烧一阵子,再不慌不忙地用手拍熄头发上的烈焰。他这家店已经成为巴黎的地标了,读书人去了巴黎可以不逛铁塔,但不能  相似文献   

16.
潘玉良·庞薰琹·张道藩 回忆徐悲鸿、蒋碧微夫妇,由此想到同期亦在法国的另两位江苏籍乡友,俱在巴黎习画,回国后,都成为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其一为潘玉良女士,时人誉之为"中国第一位女西画家",江苏扬州人[1].1921年自费赴法学画,在参观巴黎罗浮宫(Paris duLouvre)及某次苏籍同乡会中,我经四川同学郭有守介绍数度与之晤谈.潘时在巴黎某美术学校学习油画,为人快人快语,谈锋甚健.  相似文献   

17.
朋友去巴黎,我托他帮忙代购一只LV包包。为此,事先我做了不少功课,算清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研究哪一款包包最经典最好用。没想到朋友从巴黎发来短信说,LV旗舰店人满为患,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可以听到中国各地口音,从里面出来的顾客提着三五只LV包装袋见怪不怪,我叫他代购的那款早已脱销——天哪天哪!这年头,中国人究竟多有钱!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11,(1):40-40
巴黎日寸间2010年12月7日,在CHANEL巴黎康朋总店的高级定制沙龙举行了2010-11“巴黎-拜占庭”高级手工坊系列发布会。这是CHANEL今年推出的第九个系列,以“巴黎-拜占庭”为主题,同时庆祝土耳其伊斯坦堡开幕的第二家精品店.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巴黎的报刊上大量地报道了巴黎地下的许多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那时,我就预感到巴黎的地下世界一定是非常奇异的,在那些报道中,有“地下社交晚会”,也有“神秘的节日和古怪的仪式”,此外还刊登了一些图片,上面的年轻人在地下洞穴的昏暗光线下,手里挥动着香槟酒瓶子。这在当时的巴黎成为一种时尚,毫无疑问,那也是追求享乐的巴黎人故意制造出的轰动性新闻。  相似文献   

20.
最浪漫的墙     
《中国新闻周刊》2007,(41):91-91
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巴黎的著名景点实在是多得让人数不过来。以至人们很容易忽略掉一座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墙——整个墙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世界各种语言写出的”我爱你”: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据说这墙壁上的语种有311种之多,甚至连手语的标志和其他一些原始符号都被写上去了。仔细观察,中文的“我爱你”,简体字和繁体字都在其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