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正>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最近对网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下六大问题影响人类未来: 一、我们会克隆人类吗? 63%的被访者相信25年内科学家会克隆人,71%认为克隆人不道德,40%认为用来帮助不育夫妇也可以。 有关专家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不能象克隆羊多莉那样任意,必须  相似文献   

2.
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克隆出多利羊之后,人类复制自己,器官、断肢再造等都将由过去的科学幻想逐步得到实现.重新审视当年围绕克隆羊克隆人的争论,对正确认识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以及21世纪整个世界科技进步、人类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体外人工受精曾一度被认为是对人类的威胁,目前克隆人又带来了同样的恐惧。生物技术介入人类自身的繁衍,带给我们的究竟是祸还是福呢?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的人类迈进21世纪时,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始料未及,2001年美国时间11月25日,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名为先进细胞生物科技公司对外郑重宣布,他们已使用两种不同的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人体胚胎。科学家们说,此次克隆“很初级”,数目还不足以产生有用的医用干细胞。但是,这仍然是克隆人技术上的一大突破,是首此成功地克隆出人类  相似文献   

5.
20年前全球第一个试管婴儿出世。过去一年内科学家先后利用动物卵巢细胞团的细胞核成功地克隆了羊、牛和老鼠。第一个克隆人什么时候会出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专家斯尔佛相信,5年内世界会出现第一个克隆人。斯尔佛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访问谈克隆人和改善遗传基因的问题的指出,在一年前克隆羊"多莉"出现之前,他认为克隆人的技术在10年内可以成功。"多莉"出现之后,他曾经和这方面的专家谈到克隆人的问题。也了解到科学并在这方面的巨大投资。他相信科技的突破在5年内即可克隆人类。虽然欧美许多先进国家都反对克隆人,德国和…  相似文献   

6.
人类一直有两个梦想:一是不要自己动手,二是长生不老。前者就是仿生人,后者就是克隆人/器官移植/器官再造。  相似文献   

7.
编者:该不该克隆人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赵寿元先生在其著作<造福人类的遗传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读了此文后,或许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克隆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克隆我     
我走到克隆人公司的门口,乘电梯到了四楼总经理办公室,跟总经理说明来意:“我要克隆自己。”  相似文献   

9.
克隆人表现为利弊两面性,具体到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政府对克隆人应持的态度和对策,包括判断克隆技术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个人和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克隆技术行为应与生命伦理学的四个基本原则一致;采取区别于西方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猴诞生的成果一经公布即引发强烈关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疑问,比如“克隆猴都出来了,克隆人还远吗”“中国这一次为何能领跑全球”等。既然猴子克隆出来了,接下来要克隆人?成果公布后,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既然与人类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已经克隆出来,是否意味着下  相似文献   

11.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用自己的汗毛变出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神话,表达了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哺乳动物克隆的思想。直到1 996年,体细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克隆”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对克隆人的尝试也由此一浪高于一浪。尽管尝试克  相似文献   

12.
人类异化的分水岭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的超速发展强烈震撼着人类社会的柱石,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伦理道德。互联网成为涵盖一切的全球性母体,成为网虫们器官的延伸,试管婴儿技术和克隆人技术正在蚕食人类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人类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一直有两个梦想:一是不要自己动手,二是长生不老。前者就是仿生人,后者就是克隆人/器官移植/器官再造。于是人类穷其脑力,推动科技进步,如电脑的诞生,机器人的诞生等等。而且性能越来越接近于真实,甚至许多功能已超过人类。但就复杂的人而言,机器人的精细和智能与人类还有很大差异,但相信有一天,我们能与一堆机器人有说有笑,互相同行,共同工作。仿生学是处于生物工程和解剖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修补,实际上仿生移植是模拟机体的原始功能,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超过机体一些组织器官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朱根才教授长期从事电子…  相似文献   

14.
及时的新成果 从2001年起,干细胞就成为最热门的科学话题之一(仅次于克隆人,而且这两个问题经常混淆或同时出现在各大媒体)。干细胞作为细胞的“半成品”,可以分化发育成肌肉、骨骼、神经、血液等各种不同的细胞,移植给人后能治疗多种严重疾病——正是它的应用有如此美好的前景,所以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干细胞中分化能力最强的胚胎干细胞来自早期人类胚胎,这使得科学家的研究涉及了伦理问题,使得关注的人群远远超出了科学界。  相似文献   

15.
《星球大战》里面的刀光剑影、金戈铁马令星战迷们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逼真的科幻效果令人不禁产生这样的遐想:这群远古年代的银河系武士们所使用的炫目光剑、超光速飞船,还有喋喋不休的机器人,现在有没有实现呢?它们可能在未来成为现实吗?在看《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之前,我们还是先让科学家带着我们来认识一下影片中令人目眩神迷的科幻产品吧,看看它们离我们还有多远。克隆人———科学家:有可能2002年的《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演绎了一场克隆人大战。所有的克隆人大军士兵都是从一个人复制而来。克隆技术成为近几年来非常热门的科…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03,(4):4-6
克隆技术不断深化,克隆人也在步步逼近人类。无论反对还是支持克隆人,都要有理由。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克隆的进展和正反两方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朱春艳  陈凡 《科学学研究》2003,21(3):249-253
文章通过对人之本性、起源、生成、存在和伦理等各方面的学理分析,阐述了在技术许可的前提下“克隆人”存在的合理性及可能出现的趋势,提出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形成的,应该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进,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属自组织现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天生有着向善的本性,因此在克隆人问题上应审慎思考科技发展和传统伦理的关系,在科技和伦理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据北京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裴雪涛说,他领导的科研人员已利用干细胞技术克隆出人体组织,并将开展人体器官克隆计划.但他强调,这绝不是开展克隆人研究.他担心人们将这一研究与此前引起轩然大波的英国批准克隆人胚胎的事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到目前为止,克隆如牛羊等动物已经不在是什么新鲜话题。人们在谈到克隆时,总是饶有兴趣又心存恐惧地讨论是否会有克隆人出现。对于这个问题,韩国汉城大学教授黄禹锡表示,鉴于克隆人的危险性、复杂性及其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克隆人”在本世纪内不会出现。黄禹锡是干细胞研究和克隆技术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近日,他在汉城一个讨论会上说:“我认为我们在今后至少100年内不可能遇到一名‘克隆人’。”黄禹锡说,克隆人类是一种愚蠢和危险的行为,这种尝试不道德,而且不安全。他领导的科研小组最近宣布在治疗性克隆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用病人…  相似文献   

20.
杨欣 《百科知识》2001,(1):24-25
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越深入,悬在人们头上的双刃剑就越来越锋利。现在不断地有人预测,克隆人将很快出现。这意味着生物技术的双刃剑已在逼近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