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而“歌唱是用人声唱出与语言结合的音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声乐技巧在普通话语音中的作用。一、发音:用歌唱的发音方法发音,朗读才具有优美的音色一般人在说话发音时,声带是被拉长、拉紧的,同时声带的振动是整体的,也就是说,一般的人,说话时自然产生较多的“基音”。而具有声乐技巧的人,他们在发音时,声音在气息的控制和共鸣腔的作用下,发出更多的“泛音”,“尤其发高音时,声带则自动缩短,内部张紧,边缘变薄,而声带的振动也只限于其边缘变薄部分,这种发音方法虽然较平常的说话而言显得不自然,但发音效率较高,发音比较不费力”;当然说话不能完全跟歌唱一样,“说话与歌唱虽然都有发音的动作。其实两者技能不同。前者,虽然有发音的动作,但大部分是咬字吐字的技巧;而后者,则虽然也有咬字吐词,但主要是美妙的声音和用声音表现音乐艺术的技巧”;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发声才臻于美妙,圆润动听。二、共鸣:将歌唱中的“共鸣”运用于朗读,音量则增大从一般人的讲话中,不难发现有些人声音细小、传不远,遇到须作较长时间说话或连续高声呼唤时,嗓子便容易疲劳,声音容易变沙、变哑。这说明他们...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共鸣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嗓音的本身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种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这个乐器使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歌声发挥的好与坏。所以我们说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如何利用好这件纯乐器——嗓音,即发音器官,如何来表现音乐之美,就是我们声乐教师教学的目的。歌唱的声音要讲究音域、音量、声音色彩,那么除了这些靠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共鸣的原理及作用,才能真正了解声音质地之纯美、之浑圆、之宽厚、之空旷、之震撼。共鸣能够形成音质之变化,是发声体能量基础上的一种互动。当某个物体振动发出声响时,影响到…  相似文献   

3.
程琴 《甘肃教育》2011,(8):46-47
变声期是指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分泌的变化致使嗓音发生突然改变的时期,其是青少年嗓音由少年童声转变为成人嗓音的重要时期。变声期的长短,如果以说话时声音的变化为准,一般为3个月—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如果以歌唱发声定型来说,一般至少需要2年左右,甚至时间还要长。  相似文献   

4.
歌唱是人的意识与肌肉的双重活动,它是人体发声器官在意识支配下的肌肉运动。因此,也可以说歌唱是人体肌肉运动的产物。任何一种肌肉运动都会出现肌体的疲劳,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歌唱中,歌唱者的嗓音非正常疲劳,久而久之就会损伤人体的歌唱器官。科学的歌唱方法与正确的系统训练,不但能提高歌唱者的歌唱技巧与发声技能,同时也能增强嗓音的耐久力。斯坦利氏说:“学声乐,方法最为重要,如果发育方法有错误,即使用轻声来唱,对嗓子也是有害的,方法正确,只要不超出范围,开怀畅唱则是很好的锻炼,对嗓子是有益的。”用科…  相似文献   

5.
声乐课的教学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即听觉教学、视觉教学和示范教学。其中以听觉教学最为重要。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凭借一双灵敏的耳朵和一双观察细致的眼睛,就能比较准确地指出学生歌唱中的症结所在。然后,以有效的手法使学生消除发声中的错误。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附以正确的声音示范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嗓音这个“乐器”,它本身就有区别于其他乐器的特点。因为人这一乐器是歌唱者本身。歌唱时,声音的好坏是靠歌唱者心理状态和歌唱生理状态支配和调节的;而其他  相似文献   

6.
歌唱者发声,不论怎样发音或发出何种声音,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某种发声方法的支配或影府。能自觉动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的声音就悦耳动听。否则,声音就不好听。歌唱发声虽由于唱法不同,各有其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它们在发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上都是一致的。不少初学歌唱的学生,不理解声乐学中的诸多概念,如气息、共鸣等,也不掌握美声唱法,于是往往误将错误发声方法当作正确的方法来反复练习、运用。并逐渐形成习惯和定势。结果不仅影响了歌唱技巧的提高、声音表现和歌曲内容的表达,而且破坏了嗓音。因此,教师及时发现学…  相似文献   

7.
吕志明 《文教资料》2011,(10):81-83
从一般听觉意义上讲,说话与歌唱均产生于同一生理机能.是人体内部同一发声器官的“生理一物理”功能反应。但从嗓音训练的角度洞悉,说话与歌唱在发声机能上的运行机理和机能状态,既有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作者通过分析比较认为,二者在发声机能上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嗓音训练效益和促进嗓音发展。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一门集音乐、语言和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和其它艺术一样,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有力工具之一。歌曲作为歌唱作品,它是音乐和语言的有机结合体,是一种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然而要用我们的声音去唱好歌曲,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成人如此,儿童也一样。儿童歌唱的发声与成人歌唱的发声训练是有明显区别的,尽管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科学的、美好的声音,但是我们不能完完全全地用成人歌唱的发声方法来指导儿童的歌唱发声,不然是不会获得良好的效果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拥有一副健康的嗓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尤为重要。许多人因说话多、讲话音调过高或发声方法不当造成了嗓子嘶哑,给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有相当多的人尚缺乏嗓音保健常识和不会科学用嗓。我们可以借鉴声乐教学中有关声带方面的知识和一些发声技巧,学会科学用嗓和发声,从而提高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说话质量。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用于歌唱的发声方法是系统的、科学的。本文指出利用歌唱发声训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发声,从而保护嗓子。  相似文献   

10.
“咽音”是一种传统意大利歌唱方法,是声乐家们用它来区别、分辨歌唱嗓音训练时,以一种特殊的方法,通过人体独特的发音机能,发出的具有明显音响特征和别具嗓音色彩的一种声音。所以,“咽音”不仅是个专业术语,而且它还包括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练习手段和一个奇特的潜在声音形象。“咽音”发声技术法,30年代由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鲍那维塔带来中国并传授给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嗓音研究专家林俊卿博士。50年代末期,在上海以林俊卿博士为核心的上海声乐研究所使文艺界里掀起过一段学习“咽音”的热潮。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艺术嗓音专家…  相似文献   

11.
学习跳舞、绘画、书法要经过基础练习、技能技巧训练和实践活动过程,循序渐进,才能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达到精通。同样,学习歌唱只有做好基础训练,才能进一步掌握歌唱的技巧,最终唱出美妙的歌声来。基础的发声练习,一般是以意大利语aeiou这五个母音来进行训练,通过这些母音的训练可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使气息与声音更好地协调。世界上许多声乐教育家都曾经强调指出基础母音在歌唱发声中的重要作用,并作过精辟的论述,如尚思·瑞尼曾说:歌声如果不是确定在特定母音时,便不可能把它…  相似文献   

12.
声乐课是音乐专业课程中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训练学生科学地发声并进行歌唱的一门技巧课.歌唱,是人的嗓音以美的旋律、生动的语言,对歌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艺术。嗓音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歌唱者的艺术生命,当嗓音病变时,音质、音色、音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至不能歌唱,这是歌唱者最痛苦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生理本能,人的呼吸在没有发声需要的条件下是维持身体代谢的活动,但在歌唱或说话时,则一面呼吸、一面发声同时承负着代谢与表情达意的双重功能。也就是说,呼吸的气流是言语音声赖以形成的原始动力。另外,人们的呼吸在日常话语状态下和在歌唱语言情境中状态也是存有区别的。人们的日常言语是由意识支配的,但这时的呼吸则往往是一种不受主观控制的无意识反射活动,而歌唱时,呼吸气流流量的强弱和缓急均要受到科学的安排和严格的控制,所以,歌唱时的呼吸是发声生理活动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关键所在。“气为声之本”,只有掌握,运…  相似文献   

14.
变声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由少年时代进入青年时代的标志。在变声的这段时期里,无论身体形态、心理活动以及人体骨骼的增长都有很明显的变化,这个时期喉部 发声器官的发育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个时期在医学上称为“变声期”。变声初期:嗓音无太大变化,有时会感觉嗓子不听使唤,发出怪音。变声中期:嗓音的变化明显,男生最为突出,音调变低,唱歌时不易控制,高音唱不上去,有的人则发声嘶哑,音色不纯。变声后期:说话的声音变成了成年人,但唱歌的声音还不太稳定,声音不够“沉”“实”。一般情况下,男生变声期 的年…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发声训练是基于长远的音乐教育工作来考虑的。从嗓音保健的角度出发,在获得美好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又有持久的教学工作耐力。时常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对于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儿童获得美好歌唱能力的发声训练是一种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在保护儿童稚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一个复杂的发声运动,它带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技巧性,由于学习过程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缺乏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导致歌唱学习中各种不同嗓音问题的出现,本文对常见的嗓音问题形成的原因、症状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音乐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7.
“笑”在歌唱发声训练中的作用南宁市第四职业高中刘宁在歌唱的发声训练中,笑能克服一些不良现象。由于初学者心理状态紧张,对自己要求不明确,单纯追求嗓音的技巧,对气流、声门、腔体只是机械的配合,因此发出来的声音缺乏感人的魅力,而且还会出现下巴突出、舌头乱动...  相似文献   

18.
欧阳浩 《教师》2010,(16):102-103
唱歌似乎人人都会,只要有一副健康的嗓音器官,就能歌唱,但要唱得美妙动听、声音具有穿透力,除了要有一副好嗓子外,还要进行歌唱发声的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19.
唱歌似乎人人都会,只要有一副健康的嗓音器官,就能歌唱,但要唱得美妙动听、声音具有穿透力,除了要有一副好嗓子外,还要进行歌唱发声的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20.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地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