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数学学困生仍然存在,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数量也随之增加,他们越学越厌烦,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学生严重偏科的现象,这是所有数学教师都值得关注的问题,数学学困生如何转化也一直困扰着广大数学教师。加强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汪甜 《陕西教育》2011,(12):61-61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个体差异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现象:好的学生越学越想学,而学困生则越学越感到厌烦,有的甚至想放弃英语学习。这种现象出现在小学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3.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高中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生的整体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厌烦,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学生严重偏科的现象.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困生的教学应引起重视,在课堂中,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收到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高中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以及高中学生的不断增多,高中生的整体素质逐渐下降,数学能力也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厌烦,越学越吃力,部分学生出现了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困生的教学应引起重视.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呢?首先是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课堂氛围,调动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其次是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再次是多为学困生创造课堂参与机会,多鼓励多指导,使其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通过教师的爱心、耐心,使这个特殊群体不再特殊。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成绩低下等问题的一个弱势群体。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表现机会,从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使"学困生"乐学、爱学乃至会学。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笔者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本人所任教的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在英语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好的学生越学越想学,而学困生则越学越感到厌烦。他们有的甚至想放弃英语学习。如何转化英语学习上的学困生,是我们每个英浯教师郜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我从学生的恩怨转化人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遇到而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作为弱势群体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极易造成恶性循环。作为一个化学学科的教育者,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学困生”转化方法的研究。笔者在教学中对化学“学困生”实施了以下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要做到轻松地转化学困生,让他们轻松地学习英语,笔者认为先要了解学困生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分层次教学,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困生,使他们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与自信,变厌学英语为爱学英语。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城乡接合部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城乡接合部学困生的出现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且也对学生自己未来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困生进行转变,就需要师生与家长一起努力。本文以小学语文学困生为例,通过对城乡接合部的学困生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学困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学困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看到很多颇具创意的课堂设计或活动设计,对活跃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然而,面对被激活的课堂以及大量学优生的出现,教师往往会忽略班级中的“学困生”。教师的忽视,容易造成“学困生”的“边缘化”,而这又让“学困生”最终沦为学习中的旁观者。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没有改进,尤其在如何帮扶“学困生”上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语用教学中,学困生常常成为课堂"累赘"。教师要正视学困生的存在,并在教学设计上给予充分关照,发动学困生积极参与语用教学的学习展示、优化互动、实践训练等活动,尽快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实现学困生的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13.
秦军 《教育革新》2010,(2):31-32
“学困生”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且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又常常忽视学困生,导致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作为弱势群体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以人为本,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学困生。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重点学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无法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接受数学知识慢,忘记知识快,不能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学生通常被称为学困生。对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学困生转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化学学困生和学优生意志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学优生和学困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差异显著.学校教育是提高化学学困生的主阵地,因此提出化学教学中提高化学学困生意志品质的对策,包括引导学生自我诊断、帮助学生自我设定目标、加强课堂管理、以及督促课后自我约束等.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个班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考试成绩较差,这就是教师们常说的学困生。从化学这门课来说,学困生主要是由于初三和高一没有掌握那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后来越学越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逐渐凸显,教学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小学数学学困生依然存在,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学生越学越吃力、越学越厌烦,导致部分学生严重偏科,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应重点关注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并对此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打造有效课堂是老师们一直在探究和不断更新的话题,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数学课堂也成为学困生的学习乐园一直是困扰很多数学老师的问题,数学学困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潜力,关键是老师采取何种方法引导,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减少甚至消除厌恶数学的情绪,使学困生真正达到愿学、会学、学会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亚待解决的问题,木文着重探讨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打造有效课堂而让数学学困生得到转化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小学高年段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两极化"的现象,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较为优秀,而一些学生则戴上了"学困生"的标签,成了数学学习赛场上的倒数人员。倘若数学教师不能有效针对学困生开展教育工作,极易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愈加下降,甚至影响后续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从数学学困生的表现以及成因入手去分析学困生,以找到合适对策,更好开展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李成耀 《华章》2008,(18):137-138
本文是针对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做进一步思考,阐明这种基于这种学习方式下,实现让学困生能学、会学、善学、乐学之目标,要关注学困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独立性、独特性、合作性等,旨在转变学困生在课堂中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困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