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华 《兰台世界》2009,(6):64-65
本本文论述了古籍文献开发的必要性,只有开发利用古籍文献,才能提高古籍文献的利用率,实现古籍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从而实现古籍文献数字化成果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关于古籍文献数字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古籍文献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整体考虑各个细节。本文从古籍文献的类型入手 ,分析了数字化古籍文献的优先选择问题 ,试图解决信息组织问题、产品形式问题和性能评价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具有高扩展性的“数字古籍文献系统” ,以实现古籍文献数字化的工业化流程  相似文献   

3.
论文在概述古籍数字化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楚辞相关古籍数字化为实例,结合楚辞文献的特点分析了楚辞文献实体款目之间相关性的主要内容。利用本体软件构建楚辞文献实体层次结构和对象属性,实现了楚辞文献可视化关联检索。  相似文献   

4.
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籍数字化概念与内涵的界定是古籍数字化研究和开发的核心问题。针对目前古籍数字化概念模糊的现实,作者对古籍数字化的概念重新界定如下: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同时对古籍数字化的性质、要素、目的和原则等内涵做了阐释。并在古籍数字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古籍的概念,论述了数字化古籍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相似文献   

5.
郑章飞 《图书馆》2006,(6):75-77
本文介绍了《书院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揭示古籍文献数字化是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和弘扬的现实意义,由此讨论古籍数字化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张小燕 《图书馆》2018,(12):98-103
江西省图书馆2015年实施了江西省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建设成果是"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文章将"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江西省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能为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数字化是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与古籍整理、文献保护、文化传承紧密相关.文章从古籍数字化的概念谈起,详细介绍了古籍数字化的现状,旨在阐述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典藏机构收藏有大量的中文古籍,且十分重视中文古籍的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工作。随着文献数字化工作进程的开展,美国各典藏机构开始将中文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发建置了大量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古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医药古籍的数字化建设是实现中医药古籍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数字化过程中涉及到中医药文化、医史文献、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中医药文化与其他文化创意交叉融合的表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主要从中医药古籍的书目元数据、原文图像、全文文本、研究支持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文章结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在探索与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问题,对中医药古籍的数字化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古籍数字化是必经之路,古籍数字化程度依赖于技术的强弱。本文使用IPTECH专利分析平台,导出我国古籍数字化技术专利文献,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找出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可以参考和引用的专利技术,以期对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古籍文献数字化中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文献数字化的人文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敬畏图书馆制度、维护图书馆权利、对弱势群体关怀及坚持图书馆职业精神等诸多方面。古籍文献数字化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图书馆人文精神需要信息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要发展,应更加关注人文因素。古籍文献数字化要克服技术至上思想,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古籍善本数字化的尝试——中国古籍善本查阅系统述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古籍善本是图书馆中使用与保管矛盾最为突出的文献 ,而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实现数字化。它的全文数据录入应以保持原貌为根本。上海图书馆研制的中国古籍善本查阅系统 ,将馆藏善本古籍的全文数据以图像形式录入光盘 ,并对标引、检索、查阅等功能进行了开发 ,为古籍善本的数字化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古籍数字化建设概况,继而提出了构建回族医药文献古籍数据库的初浅设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考察了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各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的借阅服务、信息服务、原文传递服务、数字化及利用等现状,并从古籍基础整理工作、古籍数字化现状与利用、古籍学科馆员、古籍资源信息服务意识等方面探析了成因,同时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文献传递实验服务等古籍资源服务的典型经验,以推进国内古籍文献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古籍数字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古籍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并对古籍数字化的各种格式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对使用网络阅读古籍的问题、古籍的版本问题、数字化文献的版权问题以及古籍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等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成都大学图书馆古籍文献数字化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文献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年代久远,残损加剧,如何有效地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成为图书馆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不仅保护了古籍文献,而且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使用,将极大地提高古籍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必要性和古籍文献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文古籍数字化对现代学术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可导致学术异化,知识遮蔽是其表征之一。古籍数字化要从海量的古籍中选择处理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古籍被数字化,另一部分则因未被选择而被舍弃,其结果就是那些未被收入数据库的文献成为被遗忘的文献,永远无法被检索,进而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知识遮蔽是古籍文献数字化利用过程中的共有现象,既是技术问题,也是哲学问题,应引起学界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古籍数字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发社 《图书馆论坛》2006,26(3):121-122,170
随着文献信息载体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古籍也必须以新的载体形态取代传统的文献介质。文章就古籍数字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古籍整理、古籍编目等数字化工作已成为图书馆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保证古籍数字化的顺利进行,除了要了解古籍数字化的概念、现状等外,还必须认识到古籍文献著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