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必修课程。探讨当前城市交通发展新形势下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课程教学特点,反思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教学大纲修订、交通规划新理念、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与研究性,以及推进考评方法的综合性改革等方面提出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9,(2):172-174
高校实践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村镇规划与管理》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有助于实践教学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旨在为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该课程内容具有跨专业、学科方向多且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本文在城乡规划专业层面下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提出教学改革内容。  相似文献   

4.
当前,县城规划研究出现了热点,县城规划实践业已展开。就区域规划的理论建设来说,已形成一整套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对区域规划性质、任务、区域资源的评价、区域规划内容及区域规划方法、编制等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些统可成为县域规划理论的核心和实质。但是对作为执行国家经济计划可进行因素、内容较  相似文献   

5.
吴佳 《教书育人》2022,(4):95-96
项目体验式教学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规划实践项目对接,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分组合作完成规划实践项目,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出发,有利于推动以新工科为导向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教学中,规划实践项目能够有效地转化成项目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项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规划评审的真实情境进行...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基础的二元性,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导向,指出“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目前的主要问题:课程学缘结构二元、教学定位不清与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评价规范缺失,进而提出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规划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课程“空间规划理论”经常被描绘成城市或区域的一个重要哲学议题,教学时,学生认为太抽象看不到实践性。倡导以学生友好为中心,将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过程,发展成理论导读与批判解读、程序与技术方法的运用与适宜性思辨、规划研究-编制-实施及相关学术或实务实践三段式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1)地理学空间规划课程教学体系注重规划理论、程序、方法的学术讨论及其中国案例运用批判性,帮助学生作为各类规划者角色建构了适宜性的学教互动方法。(2)课程教学贯通了有关规划理论、规划程序与方法、规划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训练了研究生在规划研究-编制-实施-评估等环节的角色转换素养,打通了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渠道,更有利于培养创造性规划人才。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技能,适应岗位需求,在分析课程特征及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对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明确课程改革思路和课程目标,完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课程保障等方面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也有了更加明确、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以教学研究型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小城镇规划》课程为依托,结合院校特色,针对课程教学方案、教学模式、讲授方法、实施手段以及创新实践等方面的优化,探索《小城镇规划》课程教学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路径,以此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素质及学习兴趣,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贯彻教学始终的任务。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以高等教育信息化为契机,探讨了测量与地图学在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统筹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重要途径。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总结城乡统筹面临的形势与机遇;以福建省三个不同类型的城镇总体规划为例,分析城乡统筹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体现,从而总结出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城乡统筹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小城镇地域的生态格局、文化特征和社会发展规模出发,寻求城乡一体的小城镇生态发展之路,是当前小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文章阐述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对小城镇发展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以"中心城市——小城镇——乡村"三者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的路径设置。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在城市化建设和高校扩招背景下快速发展,并表现出学科渊源的理工差异性、学生培养的就业导向性、教学改革的课程趋同性等特征。城乡规划成为一级学科是地方高校推进专业重构的新契机。基于学科整合的继承性、理工人文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地方性等专业属性分析,地方高校须推动理、工科城乡规划的专业整合。围绕学科综合实力提升目标,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尊重高校地方特征、坚持开放办学模式、拓展师生社会实践,培养集理性分析、工程设计、美学评价于一体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乡统筹工作的推进,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也逐渐提上了日程。但是农民市民化并不是农民的户口解决、户籍制度的改变那么简单,要实现农民的真正市民化关键在于实现行为主体(即农民)本身的转变。文章对农民在城乡统筹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现阶段城乡统筹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乡市场分割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一些观点认为市场分割是计划体制造成的结果,要想解决市场分割只有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城乡市场发展的目标是市场一致化。这些观点在统筹城乡市场建设中导致具体措施制订的偏差,因此必须对这些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市场统筹建设的工作具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河南理工大学开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系统分析了分散实践教学环节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完善以及实施过程,并提出了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进行分散实践教学的模块化和集中实践教学的分类型设置方式,以及实践教学实施中的"实验项目训练+实验总结+反馈"分散实践教学实施模式和(资料收集)+项目设计(野外实习)+总结报告"集中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最后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今后在实践教学环节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又是生态脆弱地区,其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编制青海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规划,不仅要求分析国家的宏观布局、政策要求以及青海省的发展条件与发展需求,更要理清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尤其是该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应尊重城乡之间自然差异与合理分工,尊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而确定合理的规划思路、步骤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受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快速流向城市的影响,农村人口空心化已成为中国普遍事实且不可逆转趋势。借助线性回归方程、Eviews等方法,利用1990-2010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交通因素对农村人口空心化形成均有正向影响,而计划生育政策并不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有直接影响。因而,可以采取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增加政府直接补贴、以农业机械化增农业产值、以农业转型促农业现代化等措施解决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交通地理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典型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难点,侧重从“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实际交通地理案例融入课程核心概念和教学难点讲授。根植于新时期一流课程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需求,面向“金课”培育的交通地理课程方向为:坚持学生有效参与,教学遵循“应用型金课”建设标准,增强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设计和应用,教师团队与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将会普遍较快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在个人理财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影响工薪阶层应纳税额的因素,通过周密的设计和安排,运用合理的方法,使工薪阶层纳税最少,实现个人实际所得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