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报业集团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传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集团业务对信息化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意识到:只有依靠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集团内部实现信息的共享、快速的沟通、高效的协作、科学的决策、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在一些报业集团内部存在着信息资源难以统一整合和集成的状况,这样就使得不同业务子系统形成相互分离的"信息孤岛",造成信息交换和交流的不畅通,制约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显示,新媒体的迅速成长已经使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新媒体增长的势头在传媒产业中的比重增加到28.07%,而传统媒体下降到71.93%。2008年将成为新闻出版单位转型攻坚的关键年份。  相似文献   

3.
方正电子数字媒体产品经理霍为兵建议报社分三个阶段建设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 第一阶段,构建支撑报社现有采编平台和新媒体业务系统的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支持CNML国家标准,整合现有分散的内容资源;根据多元出版的要求逐步优化编采流程;整合新媒体业务,打造统一的数字采编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各种新的媒体形态的快速发展,正强力催化着我国传媒业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的变革。综观当今竞争白热化的传媒市场,充满着未知和变数,充斥着颠覆和挑战。信息社会里,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加入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对于传统报业来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上网而不是读报,广告客户逐渐倾向于向网络媒体投放。可见,中国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以及创新性地谋求更宽广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是中国报业人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方正电子在报业、出版领域的历史优势和技术积累使其应当成为引领新一轮报业改革当仁不让的技术领军者。而其新研发的“全媒体”资源平台正是顺应时代需求,符合我国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总体的目标。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的实施将可能使报业成为数字复合出版工程之下率先重新实现内容整合,价值增值经营模式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的报业结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来全方位地、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在我国,全媒体实验是从报业(传媒)集团开始的,报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也因此得以重构,视频报道业务逐步从传统业务结构中独立出来,全媒体记者逐渐成长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好经营应该是所有报纸都在考虑的事情,可以说,在诸多的经营手段中,建立专营的公司,整合报业集团所有资源进行跨媒体整合营销是一个富有实效的路径。构建"1+X"全媒体资源经营模式实现整合营销面对传播碎片化以及各类新媒体的崛起,报业集团可以整合资源,成立专门负责经营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报业集团旗下媒体经营工作,构建"1+X"全媒体资源经营模式,实现整合营销。专门负责经营的全资子公司成立后,首先需要细分媒体市场,秉承"让传播更有价值"的理念,创新构建以主业为本的诸多业务平台,逐步形成平面媒体广告经营、新媒体和视频节目运营、文化产业经营和多元  相似文献   

8.
报业发展已迎来机遇与挑战共生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就是全部的媒体,实质上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特别是地方报业不仅面临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严重冲击,还面临着区域性强势报业集团、传媒集团并购扩张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8,(11):10-10
本刊讯 11月27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京报集团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交流研讨会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厦举行。本次会议围绕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在当日验收通过的“新闻采编软件集成项目暨京报集团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进行交流,共有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京内外各大新闻媒体以及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领导、技术专家、技术主管约6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报纸、期刊、各类门户网站和工具性网站、手机报、iPad移动终端、户外LED大屏……对很多报业集团而言,上述各种媒介产品力争一个都不能少,因为这些新媒体产品均表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而占尽先机者往往获利最多,结果这些产品让报业集团发展成全媒体传媒集团,理论上能大大增强报业集团整体竞争实力.然而这些项目和产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发和渠道初占阶段,将其有效整合、科学管理、高效运营才能实现1+1>2的预期效益,到底报业未来应该是何种全媒体形态?如何能够实现各个项目间的科学管理和整合联动?  相似文献   

11.
韩露 《出版广角》2018,(14):47-49
随着数字化变革的加快和科技的进步,纸媒受到新媒体的冲击,面临发展瓶颈.在当前形势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通过转变经营思路,由主要依靠新闻内容、文字资源向依靠市场、跨界资源转变,从单一信息传播业态向以媒介经营为核心的多元文化服务转变,促进各业态之间的有机融合.在传媒业务之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多元化业务布局,推动传媒集团无形资产的增值;加强与其他平台的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跨行业发展,走"纸媒+"的新路子,将全域媒体进一步做强做优;通过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行平台,为集团转型进行先期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12.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各种新的媒体形态的快速发展,正强力催化着我国传媒业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的变革。综观当今竞争白热化的传媒市场,充满着未知和变数,充斥着颠覆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播》2012,34(6)
本文对当前我国报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和受众的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认为基于当前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参与国际传媒集团竞争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等现实需要,报业走全媒体发展之路是必然的选择.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我国报业全媒体发展的主要做法,如:加强自身网站建设,推动报网互动;开发手机报等接收终端,占领新兴媒体市场;再造内容生产流程,创新运行机制;培养全媒体采编人员.本文最后进一步指出我国报业全媒体发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项目背景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瞩目,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作为上海世博会官方合作媒体,举集团之势全力报道世博盛会,全方位展示世博新闻信息,为不同国家媒体聚焦世博,为不同地区读者和观众报道世博盛况。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2,(35):43
11月26日在海口举行的第八届泛珠媒体合作峰会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发言时透露,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通过聚合资源和全媒体转型两大战略,推进该集团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文化传媒集团转型发展。所谓全媒体生产,就是从原来的传统化平面媒体,转变成各种形态的新闻载体,比如从原来只做文字或摄影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13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全国首家全媒体新闻部.首批15名记者每人配备高清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和笔记本电脑,实行24×7全天候的多媒体信息发布模式.5月初,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新设立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实现多媒体、即时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  相似文献   

17.
<正>"十一五"我国报业进入战略转型期2006年,我国先后公布了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三个重要的国家规划中,都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其中文化发展纲要强调"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些表明国家已经将数字化、网络化为核心的多元内容出版和传播作为我国传统出版业态向现代出版业态转变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的报业集团,正在步入由纸质媒体向全媒体集团转变的关键时期。所谓"全媒体",顾名思义,是综合平面、电视、手机、网络等覆盖大众的主流媒体,进行综合传播的手段,也是拥有这些传播手段主体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中国报业"作为全媒体转型的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一是国外的传媒集团大多数拥有跨媒体的产品形态,不存在研究"全媒体"的学术课题.二是中国在广电媒体和平面媒体之间由于政策限制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空间.例如广电媒体允许创办如广播电影电视周报之类的平面媒体,但平面媒体不允许创办广电媒体.广电媒体有研究"台网"融合发展模式的需要,但没有动力在战略上求"全",因此广电媒体不是全媒体的主要研究对象.三是在中国,全媒体的概念首先是由报业集团提出并付诸实施,中国报业从单一介质报道到多媒体报道,从单一媒体运作到全媒体运营做了多种模式的探索,迫切需要进行理论总结,以进一步推动其全媒体战略.  相似文献   

20.
孙超  曾超明 《新闻前哨》2012,(12):44-45
当今新媒体正在不断崛起,微博、网络社区、论坛、网站综合体等新兴的传媒文化正在加速蚕食着现有媒体广告市场。2011年以来,国内各大传媒集团的广告营业额大幅下降。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广告额排名前十的传媒集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广告营业额下降,有的降幅达8%。互联网的兴起,使传统纸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步履最艰难的多是全国性报纸,不少些发行量并不大的地方报纸反倒没有生存之忧。这是一种引人深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