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本所选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为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语文教师既要有意识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又要保持学科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科教学自身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要想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渗透德育,教师只有掌握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把德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科学性与德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讲授与德育的水乳交融。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教师只有深刻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体系,把握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是各不相同的。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3.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引导他们学好专业和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这也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功能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一直是众多学科中最利于德育渗透的学科之一,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从学科特点来看,语文与德育“挂钩”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必须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要根据语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对学生实行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则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学科在德育中的最大特点是“文以载道”,整个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整个教学环节都可以充分发挥其德育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  相似文献   

6.
滕秋雄 《广西教育》2009,(20):35-36
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最大特点。不可否认,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德育渗透,也讲究德育渗透,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较其他学科来说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优势:一是德育内容的厚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修身养性、立志成材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这些资源的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超越的。二是德育空间的广度。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就决定了它的德育渗透也具有广阔的天地。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三是德育艺术的高度。语文教师创造性地施教,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出发,在智育中渗透德育.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悟”、“读”、“说”、“写”等多种方法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课本中,语文所蕴涵的德育材料相对于其他学科丰富而生动.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中,通过打破语文学科和德育教育学科分割的方式,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特点,将德育思想建构为学生成长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德育运用情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德育渗透的可行性以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德育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在三个方面落实学科与思想的统一,对中职学前...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实际上就是在渗透学科德育的目标。要做好这一点,教师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题材,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进行优化和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可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尤为重要.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首先,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语文学科独特的学科特征及语文文道统一教学原则,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更要培养学生品德.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技校学生特征和语文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意识进行德育渗透,起到"和风潜入"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杜甫的优美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象地说明了学科渗透德育的特点。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渗透在我们各科的教学之中,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赵抗 《考试周刊》2010,(25):43-43
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语文教学就学科特点来讲,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语文教材文本、作文教学和语文课外活动三方面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5.
陈昂昂 《考试周刊》2014,(51):38-38
挖掘学科德育的潜在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大法宝。文章认为,可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探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品德修养,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李焰 《教师》2013,(22):58-58
"教书育人""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不单要讲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技能,还得立足文本,探究其蕴含的文"道"。语文教学进行德育的特点是"渗透",也就是说,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不能脱离文本的语言文字天马行空地讲授大道理,应该符合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5,(34):220-221
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一种活动,它不仅依靠直接的德育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德育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就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德育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探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职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将职高学生的成才与成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其他学科的老师所缺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学科渗透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小学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这种"德育渗透"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德育渗透点,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德育,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0.
应用写作教学要进行德育渗透,可结合应用写作学科自身的特点,通过教学合作互动,挖掘应用写作中的德育元素,紧密联系实际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