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写新闻精品,是读者大众的殷切期望,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真正的新闻记者追求的目标。多出精品,提高报纸质量,这是平面新闻媒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采写新闻精品,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相似文献   

2.
多出精品是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重任,也是新闻记者自身追求的目标。新闻精品不易“求”,更不易“遇”,关键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悟性。所谓“悟性”,即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当有价值的新闻出现后,记者像触电一样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发现、判断、采写它。多见不怪与少见多怪。新闻工作者每天都会看  相似文献   

3.
迟之禄 《新闻三昧》2003,(11):32-33
新闻工作者抓“活鱼”,把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受众,以深度的报道启迪受众,以形象报道宣传受众,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新闻媒体对自身的业务要求,更是广大受众迫切的需要。以下就谈谈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如何抓好“活鱼”、深度及形象报道:新闻敏感抓“活鱼”新闻之所以姓“新”, 是“易碎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精品,弘扬时代主旋律,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奋斗方向和神圣职责。江泽民同志指出:“深入,深入,再深入”。这不仅仅是外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提出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新闻出精品指出了方向。要出精品就需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深入  相似文献   

5.
吕舜  黄伟 《新闻世界》2011,(10):6-7
新闻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新闻工作者在这项活动中,一方面要扎跟基层一线,汲取养分,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考,认清形势,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正确引导舆论,加强自身学习,弘扬老一辈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传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家说过:新闻和历史是一对同胞兄弟。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则是昨天的新闻。生逢盛世,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理应写出更多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新闻精品。 把握主旋律才能出精品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有高屋建瓴的气魄,从大局去理解和审视现实生活中的焦点和敏感点,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留下新闻精品。《忻州日报》从1984年创刊以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始终绷紧了这根弦,特别是从1998年  相似文献   

7.
精品,已经成了新闻界的共同追求和热切呼唤,“精品年”、“精品月”活动此伏彼起,鼓励出精品的各项措施频频出台,精品力作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成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一个个“拳头产品”。实践表明,精品是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的标志,多出精品,我们的新闻宣传才能战胜平庸,摆脱浅薄,才能深刻厚重,生动引人,产生人们所期待的吸引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将求精品之志化为出精品之行,不断地向社会、向时代、向受众奉献新闻精品呢?许多有识之士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涉深水…  相似文献   

8.
创优是新闻宣传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出精品、出名牌的必由之路,是新闻媒体砥砺队伍、锻造人才、提升实力、扩大影响的有效方法,也是新闻工作者衡量自身学识水平、业务能力、思维品质、职业精神的一项重要指标。搞好新闻创优,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7,(9)
“出精品”首先要“正人品”文/湖北·吕道宁近几年,新闻界提出的“新闻出精品”这一概念,是新闻紧跟市场变化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给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它成为我国新闻界同仁的共识。人们知道,一个企业没有名牌产品,企业就叫不响,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同样,一...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有效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真正做到“帮忙而不添乱”.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助力添彩,这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2,(9):1-1
近年来,通过“一线练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教活动和实施“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工程,我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量优秀作品不断问世,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新闻报道方面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历年来获全国性新闻奖的作品比较少,还需要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加倍努力,与时俱进,多出精品,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水平.为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我省的新闻事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明确提出,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要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人民,用最好的东西去“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江总书记在这里倡导的“用最好的东西”,也就是新闻传媒上的“优质品”、“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是新闻媒体吸引受众、感染受众的手段,是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的手段。一个有志气的新闻工作者绝不满足于写大路货,合格的新闻作品,而是孜孜追求写出振聋发聩于当代,又逾久弥香于未来的  相似文献   

13.
多出优秀作品,多出精品是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是记者孜孜不倦、奋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各电视媒体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的巨大推动力.那么,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闻要多出精品。这一口号于五、六年前在新闻界提出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新闻界改革开放发展步伐加快和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新闻媒体自身还是广大读者,都对精品新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企盼有更多的精品新闻涌现出来。新闻要多出精品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的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必然会产生许多困惑甚至是对立,这些都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新闻创优,顾名思义就是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拿大奖、出精品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常规和必备“节目”。因为这是对新闻实践的检阅。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主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新闻记者或一家新闻媒体实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16.
所谓问题新闻,是指刊播在新闻媒体上的、带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新闻报道。虽然问题的表现形式不一而足,但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出于新闻工作者的粗心大意,就是出于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高,而自身素质往往又包括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知识和规律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以及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水平与道德操守等。笔者认为,问题新闻的出现,虽然有的具有客观性,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与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关,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有关。本  相似文献   

17.
张彤 《新闻知识》2001,(10):50-50
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精神物质运动过程的工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通过新闻媒体,为各级领导层提供决策参考;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此,认真做好新闻工作使其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舆论工具就成为新闻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作者以自身几十年的新闻实践,谈谈新闻工作如何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体会解剖“麻雀”决战千里新闻工作者能否运用自己的职能优势,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新闻,首先要学会解剖“麻雀”。通过一个“麻雀”,反映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所在,制订出有利于推动生…  相似文献   

18.
从精品到精品群———关于提高新闻整体质量的思考“多出精品”,强调的是精,是多,不是出一个两个,而是出一些、一批,是新闻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从精品到“精品束”、“精品群”,是“多出精品”的内在要求自从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要求,精品,...  相似文献   

19.
多出优秀作品、多出精品是各媒体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之一,也是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经过多年实践和总结,笔者认为要出好的新闻作品,就要在加强策划、发掘题材、提炼主题、巧选角度、深挖细节、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坚守工匠精神,打造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20.
孙韵 《新闻世界》2014,(3):89-90
“注水新闻”的出现影响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价值以及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想要解决“注水新闻”带来的问题,应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优化工作机制,努力改变新闻工作者的从业环境;强化管理标准,重视加强新闻采编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