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创新已是大势所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关,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作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一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性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燕斌 《考试周刊》2010,(43):92-92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就是要让教师既减负又有效,如果加重了负担,成绩又不好,新课程就是失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的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是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历史,历史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历史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使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舸 《南昌教育》2006,(3):18-18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我在教学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陛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创新已是大势所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关,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作的潜能;学生要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应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教学目标基本是以课堂教学为途径来实现的,课堂教学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可通过系统分析教材、注重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阐述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充分说明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技术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展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我近年研究的数学科创新教学的课题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