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实验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在接受12周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后,其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有规律地从事适宜的体育锻炼既能提高被试者的身体素质,又能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体育锻炼的规律性、适宜性、愉快性是获得良好身心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3.
1.A ID S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形成AID S患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社会因素。第二,A IDS患者自身因素。2.体育锻炼增进AID S患者心理健康的两大机制(1)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生理学机制;(2)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的心理学机制。3.体育锻炼对AID S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体育锻炼能增强AIDS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我效能感;(2)体育锻炼能培养AID S患者的进取精神和意志力;(3)体育锻炼能培养AID S患者的社交能力。4.体育锻炼能治疗AID S患者的某些心理疾病由于体育锻炼与抑郁、焦虑的降低有关,一个自然的推论就…  相似文献   

4.
对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意识不强.自觉性不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等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法,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改善心境状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作为体育教学的教材。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略的分析并提出了方法。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同时也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个案研究法,选择3个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无器质性痰病及体育锻炼史的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被试,根据被试的个体特点合理实施体育锻炼并结合适宜的日常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10周的试探性矫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结合适宜的日常心理疗法对3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的矫治效果,能非常有效地较大幅度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能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同样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又会使锻炼者更加自觉的投入到运动之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的效益。心理健康是指人能从容地负担起繁重复杂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要求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我控制情绪和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理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促进生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旨在引导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更要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486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揭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和体育锻炼后的感觉与心理健康关系明显,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与心理健康关系不明显;(2)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找出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体育锻炼对策。方法:以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和体育锻炼问卷为工具,通过随机抽样207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利用SPSS25.0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10项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症状)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职称在各项因子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因子与体育锻炼之间均有着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P<0.05;r<0);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各项因子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t<0)。结论:(1)高级职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教师中较为严重。(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各项因子均具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3)保持适当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35岁以下船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贺  张松  苏煜 《体育学刊》2002,9(5):56-58
采用SCL-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对我国35岁以下船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35岁以下船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性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船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船员。  相似文献   

12.
体育锻炼     
G806 20034519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刊,中,I]/徐薇薇(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黄岗(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体育科学研究.-2003(1).-43-45 参4(XH)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同时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G806 20034520利用计步器评定体育活动最省值的恢复方法的实验测  相似文献   

13.
黄柳倩  黄翔 《体育科技》2006,27(3):46-47
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自己对《体育颂》的理解,论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不但能够增强体质,还能调节、甚至消除紧张、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达到“身心合一”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运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体育锻炼情况问卷对13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尊与心理健康呈较高的正相关。体育锻炼情况得分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体育锻炼、自尊与其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而且体育锻炼比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5.
当前 ,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健康 ,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同时还能调节与促进人的心理活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在美国《1996运动与健康报告》中也看到 :经常性、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压抑与焦虑感、促进和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类研究已成为体育科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而有关师范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特征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旨在通过师范院校女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特征的调查 ,分析和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为体育锻炼的“健心功能”及通过体育锻炼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评价。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杭州师范学院 99级女生 186人 ,年龄 18~ 2 3周岁 ,身体健康 ,她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1 2 研究方法1 2 1 问卷调查法心理健康水平测试 :选用国内外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 ,指标有安全感、评价自己的能力、目标、人格的完整、学习、人际关系 ,控制情绪、发挥个性等。运动量测试 :选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调查与评定测试者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着重研究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组大学生参加了为期6周每天1h的体育锻炼,采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作为评价工具,试图考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结果表明,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5个分量表及消极情绪纷乱总分上,均与对照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优于对照组,表明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测量等方法研究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间与黑龙江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揭示体育锻炼时间、频率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除强迫指标外,每周参加三次及以上对心理健康各指标作用较好.每次参加30~60min比30min以下和60min以上体育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作用大.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与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体育锻炼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对目前AIDS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旨在揭示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和改善AIDS患者心理健康的理论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对伤残体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体育锻炼对伤残体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提出了促进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