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是引发冠心病六大易患因素之一,而且更具有独立危险性。近年随着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改进,糖尿病酮症的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而急性心肌梗塞已成为中、老年糖尿病者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病之一。本文对我院1992—1995年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伴糖尿病29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3例,比较临床表现与转归,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便死患者的临床与预后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共122例均经酶学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2.
对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DM-AMI组)和按其一般情况及梗塞部位配对的无DM和AMI患者52例(NDM-AMI组)的临床特点做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血清心肌酶谱(CPK、AST、LDH、A-HBDH)峰值无显著差异,但DM-AMI组30d病死率明显高于NDM-AMI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低于ND-AMI组,揭示AMI患者合并DM病死率高,左心功能较不合并DM者差,可能与DM性心肌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院1994.2~200O.1月期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24例与同期收治的心肌梗塞无心源性休克患者24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年龄偏小,多有吸烟史,死亡率高多为首次发病既往多无冠性病史合并症少。梗塞面积大多为广泛前壁、或两个以上部位梗塞。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急诊抢救是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得到尽早诊治的重要条件。现从我院 1998.11~ 2 0 0 1.10月经急诊抢救并收住院的患者中选出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 73例 ,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 我院 1998.11~ 2 0 0 1.10月经急诊抢救并收住院的患者中经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确定符合WHO制订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的患者 ,共 73例。1.2 统计处理 分别对病人的一般资料 :发病至就诊时间、就诊至入院时间、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梗塞部位、扩冠并发症及急性期死亡率等进行分析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并能促发各种慢性糖尿病的并发症。是造成其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老年组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治疗颇为困难。我们对随访的68例老年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选择性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并进行分析比较,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危重病,其发病率、院前急救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也是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其死亡的患者中50og发生在发病后1h内,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就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所以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急救中心2005.1~2005.12月进行的AMI院前急救46例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5种疾病之一;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也已日益呈现出低龄化和多发性倾向性;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对糖尿病的治疗、特别是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工作实际,就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谈点个人体会,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急症,也是老年人常见急诊之一,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因而,掌握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下面将我们长期在临床工作中的观察病人如下几种重要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而心肌梗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比例是惊人的。笔者随机抽取了1997年1月-1998年4月资料较完整的2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总结了做好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可提高心肌梗塞病人的好转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部分急性胰腺炎呈现心肌损害的心电图改变,个别甚至酷似急性心肌梗塞。这对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本组18例急性胰腺炎中12例呈现有心肌损害的心电图改变。笔者认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要常规检查心电图,如有心肌损害者要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如果条件允许、则监测心肌酶谱的演变及其它项目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室壁形态和运动的改变以及心电图和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于症状发作后1-14天进行首次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个月内复查2-3次.出院后隔3-4个月复查一次.重点观察左室形态和大小、室壁厚度及运动协调性、室壁运动幅度及室壁增厚率、室壁膨出及心包渗出情况.结果 23例中,与心电图相对应部位的室壁异常21例(91.3%),室壁膨出3例(13.04%).心尖室壁瘤形成2例(8.69%).室壁膨出检出时间为2-14天,随访3例室壁膨出患者中2例形成室壁瘤,1例于发病2个月后室壁膨出消失.形成室壁瘤者梗塞面积大,心电图上坏死性Q波在3个或3个以上导联,且振幅深,多呈QR形或QS形,心功能多在Ⅲ-Ⅳ级,有严重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结论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快速检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鉴别心肌缺血、早期急性心肌梗塞和非缺血性胸痛,对临床上突发性杂音性质进行准确鉴别诊断,对急性心肌梗塞并乳头肌功能不全或穿孔有决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病变。本文就1985年3月至1990年12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经治的14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及植物神经病变48例加以分析,重点讨论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时白细胞升高与近期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1998年2月-2002年12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入院时24小时内白细胞计数≥10×109/L和<10×109/L,将病人分为白细胞正常组和白细胞升高两组,调查两组的基线资料,调查两组病例4周死亡率与白细胞的关系。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白细胞升高组28例,4周死亡12例,死亡率42·9%;白细胞正常组23例,4周死亡3例,死亡率13·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其中,白细胞升高≥16×109/L亚组11例,死亡10例,死亡率91%。结论:白细胞升高可能为提示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急性心梗的治疗应降低白细胞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从20年前的3000万人激增到如今的2.3亿人,且患者呈低龄化趋势。据悉,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有近4000万名糖尿病患者,其中儿童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约10万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糖尿病与胆石症的关系,本文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B型超声胆囊探查。男42例,女58例, 平均年龄53岁。结果发现29.0%尿病患者伴有胆石症。96.6%的患者均大于40岁,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增高。83.1%的患者无临床症状,61.2%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增高。本资料提示糖尿病患者胆石症发生率高,且无症状者多见。年龄增高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汁瘀滞,高脂血症等可能是胆石症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建议对本病患者早期作预防性的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饮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内容。护士必须全面掌握糖尿病,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42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CAA组 ) ,40例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非CAA组 ) ,检测其血浆胰岛素及血糖、血脂等指标并相比较。结果 两组间InS、LDL、CHO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InS水平与患者LDL、CHOL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HI(高胰岛素血症 )可能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发挥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近年来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40例,均为住院患者,且符合1979年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病史在24-72小时,且失去静脉溶栓时机,心功能分级按killip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5-71岁,平均56岁,killip Ⅲ级16例,Ⅳ级4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7—74岁,平均58岁.killipⅢ级17例,killipⅣ级3例。  相似文献   

19.
<正>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主要有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病变,感染等。软组织感染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临床换药病程长,愈合慢,且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93年采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软组织感染15例,获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5例中,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0~75岁,均为Ⅱ型糖尿病。感染部位:足跟部8例,趾端7例。结果15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预后。方法:选取101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者为实验组,163例非糖尿病发生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包括降糖,降低颅内压,扩血管药物应用等,并对35例具有适应证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偏瘫(P〈0.05),高血压(P〈0.01),高脂血症(P〈0.05),治愈率(P〈0.05),致残率(P〈0.01)等方面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组疗效及预后均较非糖尿病发生脑梗塞组差。其原因不但与血糖水平高有关,而且与糖尿病患者本身的高血脂、高血压及高心脏疾患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