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晏红 《家教指南》2006,(5):16-18
爸爸对宁宁的什么要求都满足,妈妈却不是这样。一天,宁宁又发脾气了,一脚把小椅子踢翻了,妈妈让宁宁扶起小椅子,宁宁不干,就大声哭,爸爸听见了,他对宁宁的妈妈说:“不就是一把小椅子吗?顺手扶起来就得了,至于把孩子吵成这样嘛!”说着就去哄宁宁了。妈妈见爸爸总是这么迁就孩子,觉得女儿变得越来越不好调教了。  相似文献   

2.
徐小丽 《幼儿教育》2014,(11):14-15
镜头1 宁宁4岁,和爸爸、妈妈、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爸爸妈妈上班忙,要早出晚归,常常由奶奶接送上幼儿园。宁宁留着一头短发,虽然一直以来都没有梳辫子,但是很可爱。  相似文献   

3.
桌前教育     
吃晚饭的时候,宁宁见桌上没有自己爱吃的“糖醋排骨”,便噘着嘴走开了,任凭妈妈怎样叫,他也不来吃。妈妈放下筷子来到他身边问道:“宁宁,你知道排骨多少钱一斤吗?”宁宁摇了摇头。妈妈又问:“你知道爸爸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吗?”宁宁又摇了摇头。妈妈说:“你帮妈妈算一下,我和你爸爸每月的工资是2000元,咱家每月要支付水费电费、煤气费、米面费、房租费、乘公共汽车费;另外,每用提取100元作全家购置服装用费,再提出300元存入银行,作为宁宁将来上大学的费用;扣除这些开支,余款600元钱。每月30天,日平均生活费是20元,…  相似文献   

4.
“宁宁,宁宁,宁宁家里有人吗?”又到了家访日,事先约好的宁宁家里却“铁将军把门”,打电话给宁宁爸爸,却从一片嘈杂中听到了宁宁爸爸的道歉:“老师,真不好意思啊!我做生意很忙,下次我到幼儿园找你吧!”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较为忙碌的家长根本没有时间接受  相似文献   

5.
入夏后,才3岁多的宁宁,一天能吃五六支雪糕,四五瓶果奶。爸爸妈妈想:“宝玉不肯吃饭,好在雪糕、冰淇淋、果奶、酸奶……都是奶制品,就用这些代替吧。”也就听之任之了。 可时间不长,宁宁以前的神气不见了:面色苍白,口唇变淡,精神委靡。到医院一查,发现宁宁患有贫血症,医生说是由于吃冷饮太多引起的。入夏以后,像宁宁一样情况的幼儿有不少。  相似文献   

6.
早晨,我在幼儿园大门口碰上宁宁的妈妈,只见宁宁从自行车上下来连忙摆摆小手说:“妈妈再见!”妈妈说:“你走吧,我给你交伙食费去。”宁宁非常着急地说:“不用你交,让爸爸来交。”妈妈还是要交,宁宁急哭了:“你快上班去吧,千万别来,好妈妈,你别来……”我当时很纳闷,难道宁宁是怕老师向妈妈告状吗? 宁宁六岁,在班里是数得上的聪明孩子,表达能力强,老师很喜欢他,因此根本不存在怕老师告状的问题。宁宁的妈妈说:“以前大多是我送他到幼儿园来,近些天不知为什么,他只让爸爸送他。那天他爸爸外出,一说我送他,他就不愿意……”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有意多接近宁宁,终于使他说出了原委:“我听老师们说我妈妈长的丑,××  相似文献   

7.
宁宁牙疼,爸爸用手指在宁宁的虎口上揉了一阵,牙真的不疼了。有一次,隔壁的顾奶奶牙疼,宁宁拿了根细棒替她轻轻地戳了一阵,顾奶奶的牙疼也真好了。顾奶奶很高兴,夸他是小牙科医生,乐得宁宁什么似的。于是,宁宁将爸爸的白衬衣反穿了当白大褂,拿了根冰棍棒,真的当起牙科医生来。他见了小孩就问: “你牙疼不疼?”说来也晦气,转了好半天,就没一个是牙疼的。最后,他问到了小红。“小红,”宁宁说,“你牙疼不疼?”  相似文献   

8.
妈妈给宁宁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天放学后,宁宁都会在爸爸的帮助下学骑车。骑自行车真有趣,没多久宁宁就学会了!“妈妈,每天在院子里骑自行车真没意思,我能骑车上街吗?”宁宁恳求妈妈。  相似文献   

9.
方丰娟 《家庭教育》2005,(8B):42-43
宁宁的妈妈满面愁容,因为,宁宁所在的那所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多次找她反映宁宁的情况。宁宁同班小朋友的家长经常到幼儿园告状,说“宁宁老是打人,照这样下去,我的孩子可不能在这个幼儿园待了!”。这样的反映一直不断。迫于别的家长要退园的压力,园长只好委婉地向宁宁的家长提出。是否可以给宁宁换一所幼儿园。殊不知,宁宁已是第三次换幼儿园了!妈妈情急之下。带宁宁去医院检查,结果,经医师诊断,宁宁患有“多动症”。  相似文献   

10.
宁宁不到一岁就不尿床了,可刚上幼儿园的几天动不动就要尿尿。带他出去玩,出门前尿了一次,刚走几步他又急着找厕所。爸爸妈妈感到奇怪,到医院请医生作了检查。医生根据宁宁的症状,作了全面体查,结果未发现异常。心理卫生门诊的医生仔细询问了宁宁在幼儿园的情况。宁宁刚上幼儿园,充满了好奇心,下课只顾和小朋友玩,上课了才想起要尿尿,可其他小朋友都在听讲,他也只好忍着,结果尿在身上了。宁宁很害怕,又很难为情。老师批评几句后,给宁宁换了衣裤。此后,只要一上  相似文献   

11.
挨打有因     
《小学生》2005,(1)
宁宁一见妈妈下班回家,便向她诉苦:“妈妈,今天爸爸打我两次了!”“他为什么打你呢?”妈妈问。“第一次是我让他看了写满不及格的记分  相似文献   

12.
我们班学生WQ从小爱唱歌、爱画画,是家中名符其实的“开心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疼爱她,生活洋溢着幸福。但在她五岁那年,爸爸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从此,她很少见到爸爸妈妈,只能每晚抱着妈妈给她买的洋娃娃睡觉。妈妈、奶奶常要去医院照看爸爸,家人对她的关心明显减少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她读二年级时,爸爸去世了。妈妈和奶奶没有告诉她,直到她上三年级时,她才得知亲爱的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她伤心地大哭了一场。渐渐地,原本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变得怪异、不合群……  相似文献   

13.
晏红 《家庭教育》2008,(12):26-27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宁宁转到一企新的学校,以前他在班里的朋友很多,现在刚来到一个新环境,他一个人也不认识,他担心别的同学不跟自己玩。爸爸知道了,启发他说:“你一定会交到新朋友的,想想以前为什么那么多同学爱跟你玩。”宁宁说:“女同学爱听我讲笑话,男同学爱和我做游戏。”第一天放学回来,他兴奋地对爸爸说:“真是神速,今天才第一天,我就认识了三个新朋友。  相似文献   

14.
毛毛日记     
这狗叫憨憨,吃了睡擘了吃,真憨。跟我爸爸一样。 爸,你真傻,你把妈打昏,一抱就去了,还怕她不肯吗? 同学的爸爸妈妈打架。爸爸打伤了妈妈,很紧张,“去医院吧。”“不去,就不去。”这时同学插了一句……毛毛日记@刘又嘉$湖北荆州市田家炳中学初一  相似文献   

15.
门铃响。宁宁跑着去开门。走进来的是一个细高挑男子。宁宁不认识他。只见他右手拎着一个包,左胳肢窝下夹着一个漂亮的长方形纸盒儿.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细高挑也不问长短,径直往里走。奶奶正坐在床沿上做着针头线脑的活儿。见有人来,忙起身迎接。细高挑把两样东西放下,搓了下手,讪笑着对奶奶说:“大妈,我是来看望张科长的。”“看望我爸爸?他好好的,看望什么?”宁宁不解地问。她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下旬,重庆巴南区一对夫妇带着儿子小宁来到儿童医院,1岁零9个月大的小宁右上眼睑中有一个约半公分大小的伤口。据孩子父亲讲:两三天前,儿子在家学走路的时候,手拿着一根象筷子尖粗、长约20厘米的钢条,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哇”地一声就哭起来,抱他起来的时候发现,钢条插进了右眼眶。小宁爸爸当机立断就把钢条拔了出来,当时流了些血,到附近的诊所处理了一下。但这一两天来,平常活泼好动的小宁竟然贪睡起来,昨天还吐了两次。  相似文献   

17.
此情此景     
《小学生》2006,(1)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早上起来天灰蒙蒙的,还下着小雨,兆文突发奇想要考考爸爸。兆文:“爸爸,我考考你。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爸爸:“那是因为大气层有很多水啊!”兆文:“爸爸,你错了,是太阳公公挨爸爸妈妈打,哭了!”爸爸:“……”  相似文献   

18.
敏敏刚进门,就看见桌上摆着好几串又大又紫的甜葡萄。嗯,准是爸爸回来了。敏敏的爸爸每次回家,总有好吃的东西带给敏敏。“敏敏,回来啦。”爸爸从里面走了出来,把敏敏抱起来,转了几圈:“敏敏,喜欢吃葡萄吗?”“我最喜欢吃了。”敏敏拿起葡萄就吃、那葡萄真甜,敏敏一个人坐在桌边,一颗一颗地吃着。一会儿,住在敏敏楼下的宁宁来找敏敏玩。“敏敏,你瞧,我有桔子。”宁宁扬了扬手中的桔子,那是一只很小的桔子,“我给你吃一半,要吗?”“哼!这种桔子,我才不要呢。我家的桔子,比你好一百倍。”敏敏只管自己吃葡萄。宁宁手里拿着小桔子,正想剥来吃。  相似文献   

19.
从晓晓出生的第一天起,她爸爸就开始写“宝宝日记”。有一天,他给我看了这样一篇日记:妈妈给晓晓买了一只电动小狗,可是不到三个小时,小狗就不走了,妈妈要打晓晓,晓晓说是邻居宁宁弄坏的。宁宁才两岁,妈妈问不明白宁宁究竟弄没弄。晚上我下班回来,给小狗挨了四节电池,小狗又走了。原来晓晓贪玩忘了关开关。后来  相似文献   

20.
小蕊是个哑巴。刚生下来时小蕊的爸爸妈妈并不知道,等到同龄的孩子能喊“爸爸——妈妈——”时,小蕊还是只能“啊——啊——”地叫。小蕊的爸爸妈妈返才担心起来,带着小蕊在各大医院间穿梭着。可是他们花光所有的钱,也没能让小蕊像正常孩子那样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