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教师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浪潮中推出的重要模式。比较研究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就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不同空间领域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行动方案。通过对比五种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发现其共同的理论命题、价值准则和情境条件,从而为我国新兴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提供借鉴,即注重责任共担、深度合作和赋权增能。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升华,规律的探索,更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是现行教研制度的发展和创新,它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它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和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是现行教研制度的发展和创新,它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它以深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和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传统的院校培训相比,它突出了"以校为本,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提高培训效益,注重形成学校特色"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的总称,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而开展的教育研究活动。校本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开展的目标指向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学科教育教学的质量。传  相似文献   

7.
<正>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他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育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研究为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发展。其基本内涵包括:(  相似文献   

9.
一、校本教研的价值 校本教研是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它是在原来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衍化而来,但又超过其高度。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还注重规律的探索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的出现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一种“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研究活动。学校是研究的基地,教师是研究的主体,需要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教室就是教研室。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是研究的起点,研究的归宿是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校本研修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策略研究为主线,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为根本目的,它是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理想模式,其基本框架为:问题——设计——实践解决——反思总结,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理念下的校本研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模式。它根植于学校才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它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教研室是融教研、科研、师训、信息为一体的教研机构。园本教研以幼儿园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存在着教师教育资源分散、职前职后教育脱节、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研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新型师资培育形式,其建设原则和活动特点,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可有效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融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为一体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其理论基础为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其核心概念是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是:我们的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模式均需改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校全员培训"通过为新教师、优质教师及学校特殊情景的实践问题解决提供支持,以提升教育团队的实践胜任力,并以生活化的培训项目设计和网络化的实施路径为两翼,关注学校独立发展能力.这种基于实践的培训模式启示我们在校本教师培训中应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实践需求、在实施途径上注重教师行动研究和网络培训,并通过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域以激发教师的职业价值体验.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中小学教师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首都师范大学与丰台二中在合作建设教师发展学校过程中以“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对此做出了探索。这一探索坚持以严格的科学态度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建构。  相似文献   

19.
在霍姆斯小组三个报告的推动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在美国诞生后,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具有时间短发展快、理论研究者多一线工作者少、以美国为中心遍及世界各地、理论研究多实践操作少、肯定支持多于质疑犹豫等特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内容涵盖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其中既有可喜的成就,也有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幼儿师范学校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关键是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以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幼儿师范学校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注重提高教师个体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积极走出去与高校进行合作,沉下去到幼儿园学习,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