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适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曾任<竞业旬报>和<新青年>等报刊的编辑,并创办过<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胡适新闻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即为"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容忍".本文试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胡适四岁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生活了多年.在他十三岁时,由他母亲作主为他定了"终身大事",对方为一缠了足的村姑--江冬秀.一九一七年胡适留美归来,与江冬秀结婚.婚后生两男一女.在"五四"个性解放的高潮中,许多留学生都发动家庭革命,"革"了原包办婚姻的"命".胡适忍别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这样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终生相处,白头到老.就此事,胡适也在同事、朋友如蔡元培、高梦旦、李大钊、徐志摩等人中受到特别的敬重.然而,胡适的个人生活并不像同事、朋友们想象的那样.他在江冬秀之外还有自己的爱,有自己的爱情生活.他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想发动家庭革命,追求新的爱情的幸福,并进行了"尝试".但他"胆小怕事",尤其怕丢了"面子",伤了"美名"."革命"失败.这首无题诗便是他这场未遂"革命"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3.
江湖上谣传,胡适在美国留学时,为了督促自己刻苦学习,在日记里制定了一个详尽的时间表,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就寝,上午读什么书,下午读什么书,都定得死死的。第二天,他没有看书,去跟同学打了一天牌。第三天,他接着打牌。第四天,继续打牌。第五天,他对自己虚度光阴非常不满,在日记里发狠道:"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但到了第六天,他还是打牌。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许多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都曾被人当作毫不起眼的"野草". ■就从爱因斯坦说起吧!这位大科学家在小时候是个既愚蠢又不善表达的男孩,他的父母都以为他是智障.到中学时,每科成绩都很差,他的老师建议他休学,甚至对他说:"你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相似文献   

5.
书架     
《出版广角》2016,(17):95-95
《容忍即自由--胡适的政治思想历程》
  作者:李建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52.00元
  提要:胡适一生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政治人,都饱受争议。本书与学界热衷讨论的胡适之文化思想、哲学思想等论题不同,独辟蹊径,对胡适的政治思想做了专门而深入的探讨,对“问题与主义”之争、“好政府主义”的起灭以及胡适在国体、政体与政党制度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做了较为通透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是每个孩子从家庭走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站.在这个小小世界里,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习与老师和同学等家庭外的他人相处,并逐步与之建立师生、朋友等亲密关系.当幼儿被父母送进幼儿园,挥手向父母说再见的那一刹那,他便踏出他社会化的第一步,踩到了他人生的第一级台阶上.  相似文献   

7.
1949年初,胡适曾有过一闪而过的和平幻想,所以才会想把家属安排到老家安徽绩溪去住.1月8日,蒋介石请他吃晚饭,他为蒋讲了温赖特将军守巴丹半岛力竭投降,胜利后释放回国,美国人热烈欢迎,国会特授予"荣誉勋章"的历史.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下了这件事,并写了"蒋公稍有动意?"一句话,蒋是否为这个故事所打动,胡适只是猜测,所以才会在后面加一个问号.从蒋坚持要胡适去美国,蒋从无求和的打算和诚意,所谓"求和"文告都不过是演戏罢了.  相似文献   

8.
"问题与主义"之争期间,毛泽东与胡适往来较多,他起草的《问题研究会章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胡适的影响,但从思想倾向来看,该章程与胡适的思想立场存在着明显差异,它更多的体现了青年毛泽东思想轨迹的内在理路,是他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性现象,也是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前夜的思想状态的集中展示,但在此过程中,毛泽东也借鉴了胡适多...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写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想方设法深入采访 我是第一个向有关负责人提出采访许振超和他的家人的.负责人板着脸答复说:"有13家新闻单位呢,都要排队,你等安排吧."我和陪同的青岛港的人"密谋"后,没有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计划,就偷偷跑到许振超家中.进了家门眼前一亮,三室一厅的房子,养着郁郁葱葱的花,有钢琴,有跑步机,有电脑,还有一个大地球仪.看来,这个先进典型的日子过得还满不错么.与他的妻子和女儿进行了几个小时的长谈,了解到他付给了妻子、女儿浓浓的爱.记者开始从心底里赞同这个男人了:"一个责任感强的男人."但心中对他仍然没有找到感觉,只是好奇.  相似文献   

10.
胡适是一位在政治上偏右的自由主义者,他虽然不赞成蒋介石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但更不赞成革命,他对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就不赞成,更不赞成共产党的革命路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斗争中,蒋介石一直希望拉拢胡适,为己所用,曾有意请胡适组织一个政党并参加政府.胡适于1946年7月5日回到国内,9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1月出席了为中共和民盟抵制的"制宪"国民大会.  相似文献   

11.
<正>胡适,安徽绩溪人,原名洪骍,在上海求学期间,受到进步思想影响,改名为胡适,字适之,取意"适者生存"。胡适幼年在家乡私塾接受教育,他天资聪颖,11时便博览群书。胡适13岁时到上海求学,接受新式教育,由于受到梁启超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胡适逐渐形成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之后,  相似文献   

12.
胡适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反动政治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对他的资产阶级学术观点过去进行过批判,这个批判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令人感到不够的地方,是过去一提到胡适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方面的工作,往往予以全盘否定,缺少分析的态度。胡适对近代图书馆的作用、任务、藏书建设、目录编制、工具书使用等方面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见解,以往人们绝少  相似文献   

13.
嘉庆皇帝城府很深,他知道只要太上皇乾隆还活着,就动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乾隆的旨意,弄不好反而于己不利,所以他韬光养晦,事事顺从太上皇,不发表自己的见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张,实际上就是容忍和珅继续专权,只把和珅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却丝毫不动声色……嘉庆终于将和珅麻痹了.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与胡适,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著名学者,其实,两个人的祖上就有过交往,据张爱玲在文章中回忆说,有一回,胡适去看望张爱玲,“他(指胡适)讲他父亲认识我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张爱玲的爷爷就是清朝末期名臣张佩纶,当年,还只是一名秀才的胡适父亲——胡传找到他,请他写了一份推荐函,去吉林、黑龙江边境找钦差大臣吴大澂,想得到他的关照.胡适指的就是这件事.  相似文献   

15.
贾樟柯 《出版参考》2004,(35):45-46
上初三的时候,我的一个结拜兄弟当兵要走.我去送他,他坐在大轿车里一言不发.我想安慰他,便说,这下好了,你自由了.说完此话,他还是一脸苦相,便有些烦他.在我的概念里,只要不上学,不做功课,不被老师烦,便是最大的幸福.而能离家远走,不被父母管教,那更是天大的喜事.我由衷地羡慕他,所以不太理解我那兄弟为何总是沉默不语,并且低着头不拿眼睛看我们.车快开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再看他一脸哭相,便说:"你是不是怕我们看你远走高飞,心里不平衡,假装不高兴来安慰我们?"  相似文献   

16.
慎说"咱"与不说"你"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国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表示或强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亲密,在指称对方家乡、家人或者亲属时,往往不讲"你"而用"咱".  相似文献   

17.
修改拾趣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写文学作品,还是写新闻报道,都不能忽视修改。契诃夫曾这样说:“写作的技功,其实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不好的地方的投巧。”诗人梦家将他的诗寄给胡适修改,诗中有这样两句: “鸟莫许唱,清溪停了不流!”胡适改成了“鸟不许唱,清溪停了莫流!”把第一句中的“莫”与第二句中的“不”移了个位置,使两句都成了命令语气,增强了抒情性。郭沫若写的话剧《屈原》本来有这样几句台词:“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他写完后总觉得有点不够味。当时这出戏在重庆演出,演员张逸生同志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第一次接见周碧泉时,送他一支钢笔;第二次接见他时则送他两个烟斗,并说:"一个送给你,奖励你在远东的情报工作干得好。另一个请你转交毛泽东,并代我向他问好。"周恩来亲自为他颁发红军纪念章周碧泉原名周绪亨,1910年出生在平江县思村乡蒋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从小就帮父母上山砍柴做家务活,仅读了几个月的夜书。8岁时就到地主家放羊。  相似文献   

19.
微记录     
<正>@历史袁老师: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慕名而来的学生众多,沈从文突然紧张,呆呆地站了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便急促地花10分钟全讲完了。他再次窘迫,无奈,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传到胡适耳里,胡适微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央视新闻:1942年,晋察冀根据地,因日寇封锁扫荡加上大旱,树叶成了军民的主要粮食,聂荣臻司  相似文献   

20.
1909年,胡适离开中国新公学,茫然不知所归.当时,他的家已不可救药地衰落下去.于是,他只得寄居在上海,与一帮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堕落下去. 中国新公学有个德国教员叫何德梅,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这位何君能说广东话、上海话、官话.此人是个中国通,中国人的玩意儿,他样样精通.当时的胡适就和他同居一室.何德梅常邀一帮朋友打麻将、喝酒.这样,不到两个月,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胡适全都学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