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自然课教学中,有些观察项目需要长期 进行,如第一册第十三课《怎样测定太阳高 度》,观察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二册第一 课《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分别在第二册第 十二课、第十八课,第三册第一课,寒假作业中 出现。第五册第十四课《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要用到观察记录)。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何 指导学生进行长期地观察、记录呢?现以第四 册第一课第5作业题和第五册第一课第3作 业题(要求学生观察月亮在农历一个月中位置 和形状变化并进行记录)为例,谈谈我的一些 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1996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30题第①小题是有关《四书》构成的填空。这确是高中学生应该熟知的概念 ,因为除去中国历史教材不论 ,单是在高中语文课本内它就至少出现了三次 :①第三册第十课《祝福》 ;②第四册第十五课《林黛玉进贾府》 ;③第五册第六单元知识《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但是 ,高中语文课本编者为此所给的注释却是———“四书” ,宋朝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 ,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 ,称为《四书》。(第三册第138页注释③)事实上 ,无论是《鲁迅全集》的注释还是《辞海》或其他工具书的条目 ,…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即将和广大师生见面。现就这册历史教科书编写的若干问题作简要介绍。一新编《中国历史》第三册,从清朝前期讲到北洋军阀统治末期,共32课。其中,前27课供六三制学校讲授;后5课是专门为五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11课《近体诗八首》中有一首刘禹锡的诗《石头城》,第12课《词七首》中有一首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  相似文献   

5.
插接的研究     
人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册(二年级)第三单元《玩具》第2课。  相似文献   

6.
《自然常识》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在自然课的教学中运用浅显的语言正确地阐述有关科学概念是很值得得探讨的。本文就市编自然教材的第二册第6课《种子》,第四册第13课《种子的传播》,第14课《种子发芽》等章节对“种子和果”实谈一些个人看法。市编自然教材第二、四册重复出现三次有  相似文献   

7.
《会变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的内容,是继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之一。通过对一年级下学期《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对各种线条已  相似文献   

8.
课例展示  两名学生主持。  主持女:先读课本,学过的课文咱们就不读了,下面读没学过的课文。  主持男:谁来读?请这一行和这一行吧,每人选一段来读,开始。(学生乘火车读,在读的同时,屏幕上显示学生读的内容。)  生:我读的是第五册第1课《晨读》第1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九册16课《鸟的天堂》第9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七册13课《十里长街送总理》第1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七册12课《我们家的猫》第2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六册19课《雨中》第2自然段。  生:我读的是第七册19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第15课的教学内容,是继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进化》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三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9课.  相似文献   

11.
课题名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9课《ɑi、ei、ui》。教材分析:《ɑi、ei、ui》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的第9课,这篇课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第二部分是声母和ɑi、ei、ui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音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1课《五四爱国运动》[0049]揭露工人受剥削压迫的漫画(见教材)[0050]共去厌物 ,道路平坦●《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2课《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0年12月 ,上海的《申报》发表了一幅钱病鹤漫画 ,画中的四位农民正合力把一株枯树连根拔起 ,枯树上写着“军阀”二字。这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军阀混战恨之入骨、渴望早日结束这种局面的心情。因此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打倒军阀”列入党的最低纲领 ,正代表着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0048]民气一致之效果●《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1课《…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三册第14课——《乌鸦与狐狸》,作者是俄国的克雷洛夫。  相似文献   

14.
显微镜这种仪器,在小学自然教材中只作过两次观察实验。它们分别在第二册第五课《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一课中,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第四册十五课《植物怎样喝水》一课中观察叶的气孔。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第四册十七课《植物怎样繁殖(一)》中,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花粉效果不明显,于是,我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把花粉打落在玻璃片上,在12.5×  相似文献   

15.
《麻雀》(小语第六册第7课)《鹌鹑》(小语第十册第24课)这两篇课文都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张祥保周珊凤主编)第三册的第十课,和《新英语教程》的《英语阅读》(李相崇主编)第三册的第七课,都选用了出生于英属圭亚那的黑人作家 E·R·勃拉斯怀特的作品《约见》。笔者恰巧同时讲授过这两册编撰优秀的大学教科书,就课文中出现的“as if…”及不同搭配的用法,做了些整理和归纳。现请先再看看课文第六自然段中,有这样的描述:“…Yet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第19课练习题二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的经典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高中众多版本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选文。人教课标版(下同)高中语文(必修)共选司马迁两篇文章,一篇是《鸿门宴》(第一册第六课),另一篇便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册第十一课)。《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教版课标课本节选部分,下同)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个故事,以事写人,成功塑造了廉颇、蔺相如等人物形象。阅读《廉颇  相似文献   

19.
4月的一个午后,阳光灿烂,我刚好是自己班的《品德与生活》课。今天我上的是第二册的第三课《有人生病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能同情病人,学会细心照顾病人。  相似文献   

20.
适用范围: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中"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并适合在两节美术连堂课中适用。 选择课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第二册《漂亮的瓶子》、《童话城堡》,二年级第三册《大树的故事》。 内容分析: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材的"造型·表现"课是儿童学习美术的最基础的学习活动,所接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