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期注水油藏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周期注水的机理入手,主要从理论上探讨层非均质性、润湿性以及毛管力等油藏因素对周期注水的影响,为油田实施周期注水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正韵律厚油层水驱油的特征,提出了夹层和优势渗流通道是控制剩余油富集的两种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剩余油富集的特点,提出了正韵律厚油层五种主要的挖潜措施及其适应性。对于夹层发育的油层,借助夹层作用,开展浅部调剖和水平井顶部挖潜;对于夹层不发育、优势渗流通道较发育的地层,主要开展深部调驱和深部调剖;对于渗透率级差较大、顶部渗透率低,且地层较浅、压裂易形成水平缝的油层,开展厚油层层内压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对于层内非均质性强、纵向渗透率大的厚油层,开展周期注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五号桩油田桩39井区油藏非均质性强、注采井网不完善、开发矛盾严重的问题,对该区三角洲砂体进行了精细的油藏地质研究,建立了精细的储层三维模型。将间接的、定性的、静态的地质研究与油藏数值模拟直接的、定量的、动态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区有利储集部位主要为河口坝微相,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沉积微相、注采井网及井网密度的综合控制,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原因是注采井网不完善、有采无注、压力不足。  相似文献   

4.
针对义和庄潜山油藏开采过程中,由于采油强度过高,产量逐年下滑,油井含水高、采出水矿化度高,造成污水处理产生巨大能耗等问题。为减少产水量,稳定油田产油量,通过深入研究其生产规律,找出油田生产的主要矛盾,运用油藏数值模拟等技术,对降压开采、周期注水、改变液流方向、堵水效果、间隙采油等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降压开采、不稳定注水、间隙采油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单家寺稠油油藏属构造地层稠油油藏,经过高轮次吞吐以后,由于受储层非均质性、开采方式、油藏边底水等因素影响,开采效果逐年变差.在研究活跃边底水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钻新井、扶停产井完善井网,运用调剖、大修防砂技术挖潜油藏剩余油潜力,采用注氮气加化学剂控制水锥、注采参数优化等技术综合治理稠油热采边底水侵入,各项措施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扰动方法处理了任意形状非均质油藏不稳定渗流问题,将解表达成关于扰动参数的无穷幂级数形式。应用边界元方法和杜哈美原理获得了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绘制了考虑油藏非均质性、复杂边界以及油藏内存在不渗透区域等因素的井底不稳定压力典型曲线,并分析了曲线特征。与解析方法的对比表明,本文的扰动边界元方法计算精度很高,适用于任意形状非均质油藏的不稳定压力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7.
孤岛油田馆1 2层系油藏埋藏浅、厚度薄、出砂严重,其地质条件及油资源品位较差。本文分析了馆1 2低品位油藏开采特征,总结了提高采油速率的做法。结果表明,低品位油藏注水开发是可行的,该油藏开采技术的研究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温和注水开发暴露出的地层压力水平低、油田产量递减快、采油速度低、平台有效期内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手段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采比、采油速度的优化研究,确定了适合埕岛馆陶组油藏下步开发的注水技术政策,为海上埕岛油田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层间矛盾突出的出砂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注水井往往需要采取防砂措施后再进行分层注水,为此研制了液控式防砂注水一体化工艺技术.主要采用新型的分层防砂、分层注水一体化管柱,通过液控型地面控制封隔器,以及双层滤砂管等相应工具的配套,一趟管柱可以实现座封、锚定、注水、防砂、洗井、验封等工艺.该工艺应用方便可靠,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数值模拟工作最基础的资料之一.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处理通常有3种方法.在处理原理的基础上,剖析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实例表明,对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相对渗透率端点标定的方法拟合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