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距配比和播期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的是不同行距配比对优质强筋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和播期对不同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沉降值、产量及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质强筋小麦密播时产量和品质均偏优。播期的影响是:晚播有利于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的提高,早播和中播均降低优质强筋小麦品质;但晚播产量偏低。因此,在晚播密播均能提高优质强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强筋小麦新麦19最佳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新麦19生长发育、成产要素及产量的影响显示:对生育时期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在返青期之前,单位面积群体呈明显增加趋势,至拔节期其差距明显缩小,趋于接近;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播量越大群体消退越慢;从抽穗期到灌浆期,群体消退呈现出“快、慢、快”趋势。强筋小麦新麦19成穗数随着播量增加而增加;精少量播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每667m^2超过10kg播量时,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下降;种植密度为7.5kg/667m^2时产量最高,成产三要素最为协调。  相似文献   

3.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种植、不同单位检验品质的综合研究表明:(1)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处于同一水平,强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不同土壤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于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2)品种类型之间籽粒黑胚率无明显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粘土地黑胚率降低、角质率高.(3)品种类型之间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明显高于普通中筋小麦.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复杂的,沙质土壤对湿面筋提高不利,有利于稳定时间的提高;土壤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4)不同化验单位对小麦品质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豫北地区两类强筋小麦最佳播期及晚播极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黄淮麦区近年来气候变暖、小麦冻害频繁发生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半冬性、弱春性两类强筋小麦品种最佳播期及晚播极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豫北高产麦区,半冬性强筋小麦品种常年的适宜播期范围是10月1日-11月10日,最佳播期为10月1日-10月15日,晚播极限是2月10日,2月份播种没有经济意义,3月份播种不能形成产量。弱春性强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范围是10月15日-12月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10月25日,晚播极限是2月底,3月10日播种没有经济意义,3月底播种基本不能形成产量。  相似文献   

5.
在豫北平原高产麦区,适时浇灌灌浆水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都很重要,最适宜的灌浆水时期是小麦扬花后10~13天,比扬花前15天灌水增产82%,比扬花后10天灌水增产41%,比不浇灌浆水增产103%;后期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一定影响,但产量与品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豫北平原灌溉麦区,适时浇灌灌浆水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都是重要的,最适灌浆水时期是小麦扬花后10~13d.此时灌溉比不浇灌浆水增产10.3%,比灌浆水晚浇(扬花后20d)增产4.6%.后期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后期不灌水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湿面筋含量下降;后期灌水处理面团稳定时间均高于不灌水.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与强筋小麦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后期灌溉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豫北平原灌溉麦区,适时浇灌灌浆水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都是重要的,最适灌浆水时期是小麦扬花后10-13d,此时灌溉比不浇灌浆水增产10.3%,比灌浆水晚浇(扬花后20d)增产4.6%,后期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后期不灌水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湿面筋含量下降,后期灌水处理面团稳定时间均高于不灌水,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与强筋小麦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强筋小麦品质与氮肥施用技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高优503和新乡市农科所新引进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陕225-21系进行不同施氮量、不同施氮时期、不同氮肥种类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新乡地区中高水肥条件下,优质强筋小麦的品种施氮量应在最高籽粒产量和最高蛋白质产量之间,即每hm2施纯氮1 65~210kg;施氮重点在越冬、返青期和孕穗期之间;氮肥种类以尿素或氨态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氮肥用量及施用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施氮肥对强筋小麦新麦19苗期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获得冬前壮苗很有必要。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新麦19籽粒角质率,但肥的不同施用量和底追比例对籽粒角质率没有明显影响;施用氮肥对籽粒黑胚率和秕籽率没有明显影响。从产量和品质综合来看,施底氮6kg/667m^2、拔节期追N6kg/667m^2的施肥模式产量高、品质好、最经济。总氮用量超过18kg/667m^2时,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0.
强筋小麦品质与氮肥施用技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河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高优503和新乡市农科所新引进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陕225-21系进行不同施氮量,不同施氮时期,不同氮肥种类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新乡地区中高水肥条件下,优质强筋小麦的品种施氮量应在最高籽粒产量和最高蛋白质产量之间,即每hm^2施纯氮165-210kg施氮重点在越冬,返青期和孕穗期之间,氮肥种类以尿素或氨态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