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具有"创生取向"的课程。它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地创新的经验的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不能一招一式地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不管,而应把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尽管活动之前学生已制定好了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施中遇到种种现实困境。而STEAM教育理念因其先进的特性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因此,我们提出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指导下,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来更好地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举证,探讨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操作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遵循课程方案去做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为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需指导教师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课程价值观、表现型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并重的课程目标观、开放的学习者经验和优化的课程资源结合的课程内容观、对课程方案的合理调适和有效创生教育经验相结合的课程实施观以及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并举的课程评价观.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必将达成教师课程观的转向,进而促使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略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发展个性的舞台,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使这个舞台永不倒塌的保障。只有实现常态化实施,才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课程意识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前提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比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5.
项目式学习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创生取向为主具有诸多优势,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能够让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有效落地,达成核心知识重组创生与面对生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生,让学习真实发生,让核心素养切实发展。  相似文献   

6.
STEAM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整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STEAM教育都强调跨学科性,主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工程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文章尝试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融入价值、融入可能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STEAM教育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并选择设计制作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能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式,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学科有机融合的STEAM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在论述STEA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活动缘起、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效果等方面系统阐述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基于STEAM教育理念而开展的,以“叶的畅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卓有成效地赋能学生成长,并促进教师教学协作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推进STEAM教育的本土化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将STEAM教育与我国课程体系对接,融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是STEAM教育本土化实施的重点。本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STEAM教育在创新发展、综合素养、情境实践、协同合作、深度学习方面的趋同性分析,结合浙江学校课程项目实施案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课程切入点,为推进STEA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出融合实施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论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特点,阐明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主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回答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评价原则和内容及实施过程中应协调好的几个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特点,阐明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主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回答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评价原则和内容及实施过程中应协调好的几个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A significant contention underpinning the commentary around STEM / STEAM is the evidence of discipline hierarchies, and inherent binary perspectives and/or biases that lend themselves to privileging one or more disciplines over another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context. The current focus on increasing engagement with STEM in Australian schools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how the creative and liberal arts, and arts‐bas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being adopted to significantly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and for STEM educ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design for a STEAM education programme evolves and is adopted in an Australian context. Tasmania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vibrant creative communities in Australia.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one of the lowest level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ntrenched teaching habits and disciplinary hierarchies often create significant barrier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EAM despite genuine goodwill and enthusiasm for STEAM among teachers and within school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despite the contrasting dynamics extant in the Tasmanian educational context, it is here that some of the nation’s most curious and exciting examples of STEAM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ve emerged. It offers an example of an innovative learning project and proposes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disciplinary strands have been effectively entwined.  相似文献   

12.
实施学习领域课程循序渐进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其实施条件是实践性、生产性的教学环境(包括仿真教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生产现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创新和进行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立足于课改和教学实际,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行动研究等方法,初步构建了以"一目标二行为三环节四板块"为形式的"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形成了该模式较为系统的实施策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几个年头,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当认真总结。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移植国外理论,忽视本土化,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其二,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自主学习虚假,学习方式陷入误区;其三,教材编制轰轰烈烈,但教材质量堪忧;其四,教学方式技术化,教学艺术无处寻;其五,教育科研虚假繁荣,独创成果鲜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对民族、后代及教育的未来负责的精神严肃地正视这些问题,剖析其根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5.
当前,乡镇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取得可喜成绩: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已基本认同,学校能根据上级要求开设三类课程.课程改革思想在课堂逐步得到呈现。但从现实状况看,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只是加法拼盘,课程建构仍是编写教材,课程实施还是变相讲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没有从整体上规划课程,没有从本质上建构课程,没有从理念上实施课程。其应对策略为:从学校教育哲学出发,整体规划课程;从课程本质意义出发,科学建构课程;从课程学习理念出发,全面实施课程。  相似文献   

16.
在护理教学中不断地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护理岗位的需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将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成人护理》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7.
在护理教学中不断地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护理岗位的需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l'1题,将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成人护理>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当前的中学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变革。在课程改革中,要把原来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做法摒弃,转变到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对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分析,提出了对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新思路,注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其它省市实验区科学课程面对综合还是分科选择的难题之时,浙江省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坚持着“综合”的导向,因而审视与反思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成为必要。本文基于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七个维度三个层次设计的访谈、对典型地区学校的课堂观察,提出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表现为“综合科学”与“组合科学”两种科学课程形态的并存;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性质与目标认识不到位;对课程资源理解不一,科学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有效科学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使用亟待专业引领。进而立足于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难点,提出有效推进科学课程实施的根本在于以培养与培训相结合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以教材比较研究促进科学教材的完善;改革中考,促进科学教师对科学教学评价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课程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实施的导航器。在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要从传统的“评教”转到“评学”上来,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全文论述了课堂评价重在“评学”的意义,并对怎样“评学”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