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深度教学”视域下的高中数学精准教学模式,要求通过大数据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深度教学理论、学习内容进行融合.课前深刻理解课标要求和教材意图,根据学生的学情及学习内容的主要特征,利用变易图式的对比、区分、类合和融合等功能对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设计,解决教师精准、科学地教,学生精准、高效地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对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应该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坚持生本理念,服务于考试的原则,深入挖掘教材、整合教材、研究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基于《课标》角度对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我国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依据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因此,作为高中一线教师,要研究高中数学教材首要的工作是深入研究《课标》,把《课标》  相似文献   

3.
跨学科研究已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同时我国中小学课程一直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肩负着多学科融合的使命.基于跨学科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学科来源、呈现位置、设置目的和呈现方式四个维度对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统计”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新旧两版教材:跨学科内容种类丰富,但内容分布不均衡;内容的融合深度较低,缺乏思想方法上的整合;以文字描述呈现为主,融合方式较为单一.建议均衡跨学科内容分布,形成数学整体性观念;拓展学科融合的深度,加强知识的交叉水平;增加非数学语言应用,提高数学教材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9月以来,全国范围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对《课标》提出的教育理念及教材的适用性、科学性,一直是广大实验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老师的创造性,导致老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何渗透和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教师“用教材教”的关键.下面以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基本不等式》内容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处理教材的一些分析和思考.1深入研读课程教材切实把握教材要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注重创设情境;(2)注重数形结合;(3)注重探究发现;(4)注重联系实际应用;(5)注重创新发现;(6)注重学生兴趣;(7)注重实际操作;(8)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有问题”开始,养成“问题意识”和交流的习惯,进入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学习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及应用,感受深刻的思想和方法.“课题学习”、“探究活动”、“阅读材料”等栏目的设置更加适应《课标》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  相似文献   

5.
目前使用的高中数学人教A版课标教材与课改前使用的人教大纲教材比较,在教材编排、教学内容、教材难度、栏目设置与课后习题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以两种教材的平面解析几何部分为例,通过对部分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值得思考问题是:教材变动知识点教学深度的把握,“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平面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的编排顺序以及教材中的新增栏目使用率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要求教材设计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内容,现在新教材已经使用,教材中对于课标的要求是如何体现,以及教师如何利用好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本文在这两方面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个不同版本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拓展栏目"彰显了不同版本教材的特色,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比较这三个不同版本数学教材的"拓展栏目"可以发现:三个不同版本数学教材在"拓展栏目"的编写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对此,在教材"拓展栏目"编写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凸显栏目价值,促进数学知识的教与学;融合数学史料,揭示数学文化的源与流;整合信息技术,增强数学学习的知与行;创设数学情境,构建核心素养的路与径。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1年和2019年出版的两套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分别对教材中跨学科内容的学科来源、呈现位置、呈现方式、使用目的、知识领域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建议:加强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协作,拓展跨学科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落实数学探究活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 学进行深度的融合,是适应新课程理念、信息时代及创新教育 要求的需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 的本质。高中数学教学应尽可能地使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 合,使得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数 学知识规律的探索与发现。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下半年我校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将全面使用高中课标教材,由于现行的初中和新课改下的高中在教材教法以及教学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教学的内容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因此本人认为抓好高中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是实施好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的第一步。一、高一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一)学法的原因从跟学生交谈的结果分析,造成高一新生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美国McGraw-Hill公司出版的Core-plus Mathematics教材的框架结构和内容特点,与人教B版数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台湾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的编辑理念与架构,教学内容的选编、组织与呈现,《学生习作》与《教师手册》的编写,作了全面介绍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构建分析框架,比较中、法两国初中数学教材对数学史的使用情况,发现数学史已进入我国教材正文的各个环节,数学历史名题的"复制式"与"顺应式"使用做到了联系学生实际。而对于符合我国学生认知需要的"重构式"融入,相比于法国教材明显不足。数学史应成为衡量教材质量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4.
集合是不能精确定义的基本概念,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集合应描述为:凡是具有某种性质的、确定的、互异的、无顺序关系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集合中的对象称为该集合中的元素.对集合概念科学的认识应该理解为: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数学中研究的集合甚至可以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空集,一个集合中的各个元素是可以相互区分开的,组成一个集合的各个元素在该集合中是无次序的,任一事物是否属于一个集合是确定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微积分是否可以进高中数学教科书有过几次讨论.1978年微积分初步首次正式进入高中数学教科书.此后.微积分初步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地位由必修降为选修.进入21世纪,课程改革后,微积分初步以选修的身份出现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微积分初步在数学课程中的"钟摆现象",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要探索微积分初步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合理的价值定位;微积分初步进入高中数学课程是数学课程发展的必然,可以成为必修课程;师范院校要注重为选修课内容储备师资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2种基本呈现方式应该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应用和拓展;(2)问题情境-激发动机-展现知识-实现应用,教材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其实现方式可以是:(1)改变教材中一些问题的提问方式;(2)教学内容的叙述中适当留下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17.
插图质量影响着数学教科书质量和学生对数学的有效学习.通过构建数学教科书插图质量分析框架,对中美三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后发现:三版教科书插图的领域分布相同,但中国两版教科书插图数量偏少、平均密度偏低;美国GM版和中国浙教版教科书在一些领域缺乏具有高情境性和联系性的插图;中国人教版插图质量水平较高,但不够重视插图的准确性;中国和美国的教科书在从图形角度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整体性上有所差异.中国数学教科书应适当增加插图的数量和平均密度,加强高情境性和联系性插图的运用,重视插图的准确性,进一步从图形角度考虑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选取澳大利亚与中国影响较大的两套高中数学教材,借鉴已有数学认知水平框架,对中澳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函数内容习题进行数学认知水平的质性分析与量化比较后发现:中澳两国在“函数”知识内容的选取和设置上有较大区别,其每个水平的习题量澳大利亚至少是中国的两倍多;具体通过对计算——操作性记忆水平习题的比较发现:两国都安排了较多的计算和作图题,重视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领会——说明性理解水平习题的比较发现:澳大利亚的习题量大且题型多样.借鉴澳大利亚高中数学教材,中国需合理安排4个认知水平习题的比例;在增加习题总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计算——操作性记忆水平习题的比例,提高探究性理解水平的习题比例;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较早地让学生接触数学软件等.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小学数学教科书,都把两个数的比定义为两个数相除,这样的定义不仅削弱了比的现实功能,而且无法让学生感悟比的数学本质.论证了比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与度量,还论证了比与除法、分数、比例的差异.并且,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法国中学数学教材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中学数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如:以现代数学内容及方法为统领;注意与多学科联系,突出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意识;以实验、探究等活动方式展示“活生生的数学”,等.这对我国中学数学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中学几何内容应融入现代数学内容及其方法;应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妥善处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