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丽 《阅读》2014,(44):16-17
<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是很有学问的。作为教师,脑海中首先要浮现出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要有大语文观、大视野,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因此,强调学生学习中的自觉性,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将阅读和学生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好。对学生来说,兴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一经养成,那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点尝试:首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促进创新意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城郊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大作用。因为兴趣,乃喜好之情趣也。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总是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源库”,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喜欢文学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它,熟悉它,学好它.古人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还说;“乐此不疲”.我们也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只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无兴趣、兴趣大小.兴趣浓淡,其心理状态与实际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说,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关键,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何平华 《阅读》2014,(40):10-11
<正>做事情事半功倍,是每个人的梦想。工作效率高,是每个教师的追求。在对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研究中,我深切感受到学生主观能动性所发挥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什么样的语文课会让小学生喜欢呢?顺应天性,让学生"动"起来,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实质是引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的教学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农村初中,常常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经常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什么兴趣。特别是对那些需要背诵的课文、知识点等,更觉得是件苦差事。那么,怎样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语文呢?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习者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要实现这一转变,师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一、增强学习兴趣,减少心理负荷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有这样的论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极精辟地表明了学习...  相似文献   

8.
作 为教学的主导 ,教师要组织好教学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让学生想学、乐学 ,使他们时刻作为课堂的主人公去参与教学 ,发挥主体特长 ,达到优质高效完成教学的目的。在这其中 ,我认为创设合理的情境 ,将大大促进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老师在课初要精心设计导语 ,使学生随着导语所创设的情境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并使文章对学生产生大的诱惑力 ,如我在教学《与妻书》一文时 ,将孙中山先生在《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中的“草木…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感驱使下把食物吞到  相似文献   

10.
快乐数学源于创设情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乐学的重要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堂激趣6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才的起点,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相似文献   

12.
寓教于乐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课堂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是英语口语学习的加速器。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人的大脑中都有愉快中枢和痛苦中枢,如能在上口语课时,创造一种祥和欢乐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愉快中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就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感到开口说英语,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教师的一颦一笑是学生情绪的调节器,从老师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起,他的情绪就感染着学生,老师亲切和蔼的面容可以保证学生开口说英语时,不胆怯,不感到拘束或沉重;上英  相似文献   

13.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14.
石以航 《阅读》2023,(71):22-2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期。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心理稳定性差、情绪波动大。因而,如何在一年级的课堂上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值得教师思考的。本文试图探索低年级学生性格特征,对症下药,运用正确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兴趣充满小学一年级课堂。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七世纪西方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表明了人们对兴趣这个心理现象早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当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何现实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仍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仍因循守旧,一味照本宣科,“死教书”、“硬灌输”,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深刻说明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密切相关。在中学阶段生物是一门必修科目。但由于中考不考,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为一名普通生物教师,我认为要使自己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地采取“满堂灌”的教学,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身处素质教育的时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为之,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愉快氛围,寓乐于教,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以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全神贯注地进人情境,在和谐的气氛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积极主动学好功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还说 :“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因此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学是身心活动过程 ,要动身必须动心 ,从外到里 ,里外结合 ,变外来刺激为内在需求的乐趣。有乐趣和没乐趣的体育练习差别很大。有实验证明 ,青少年学生参加有兴趣的球类活动时 ,血糖上升 ,肌力增强 ,精神饱满 ;而强迫他们做那些单调、枯燥、缺乏趣味的体育练习时 ,血糖下降、肌力减退 ,很快就会出现精神怠倦的疲劳症状。体育教学要掌握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作文就能事半功倍。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这是对激发兴趣的精辟阐述。这两位教育家的论述充分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对于写作文就更应该培养写作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因为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偏重于形象思维,想象正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