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辩证地看待课堂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交流与探究学习,只要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正>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在新形式下的教学中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适时、适当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掌握新知、培养各种能力有促进。生物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舞台。通过实验教学,指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同学之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学生将来去探索新知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使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取得成效,我们教研组进行了分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吴小丽 《甘肃教育》2009,(13):29-29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挖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包括:求知的需要、参与的需要、成功的需要、交流的需要等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美然 《成才之路》2009,(21):25-26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参与的需要、成功的需要、交流的需要等各方面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讲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①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根源。②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③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④实践操作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数学实践操作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浅见.  相似文献   

8.
沈清楼 《考试周刊》2014,(61):77-77
教师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DIY是符合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针对课堂教学现状中学生思维的缺失与无效,提出课堂DIY,引领学生自主创设课堂,在自主思维、小组合作与探索建构中发展思维能力,以更好地培养英语素养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这样,有利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以及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47):123-124
技术思维是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以后解析问题的逻辑现象,体现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学生技术思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信息技术课程特点进行合理应用,需要以项目为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的分层教学与合作交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科学评价与自主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让技术思维真正在学生群体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求教师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数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有力于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等各方面的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培养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促使教学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旨在增强学生团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及时、恰当地把握时机,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8.
"实践与综合运用"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新增的内容,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发学生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多元评价,让学生主动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巨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赖杉 《四川教育》2008,(10):31-3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20.
胡娜 《教育教学论坛》2011,(20):196-197
新课标倡导: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总结规律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有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