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丽卿 《河北教育》2005,(14):40-4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2.知道《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及价值。3.了解秦兵马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对雕塑艺术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写作经过,以及它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教学重点:司马迁写《史记》的经过。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提问:1.西汉时候,汉武帝为了加强同西域的联系,派谁两次出使西域? 2.西域指哪些地区? 今天我们要向大家讲的是西汉时期的另一位优秀人物——司马迁,以及他写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的事迹。揭示课题:第九课司马迁与《史记》(板书) 二、讲授新课: 1.司马迁的生平(板书) (1)初步认识司马迁(出示司马迁像)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精神。2.了解《史记》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价值。3.通过读书交流,初步了解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2600多年间的历史,理解《史记》的思想内涵和人物特点。  相似文献   

4.
网络资源丰富,容易获取,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查阅资料,并对此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利用网络支撑语文探究式学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探究式学习呢?下面我就《鸿门宴》这一课谈谈我的做法。教学平台:校园语文网。地点:微机室。1.课前准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接触过司马迁的文章,而且也了解后人对司马迁及其《史记》的评价,但这个印象毕竟是模糊的。为了达到走近司马迁的目的,走近《史记》的目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先前已知道的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信息做一整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司马迁及《史记》有所了解,能被司马迁忍辱含垢完成《史记》的精神所感动,并对人为什么活着有所感有所悟。  相似文献   

6.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有效教学应从学生“兴趣处”下手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并辅助绘声绘色的讲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案例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先来考考大家。你觉得《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最值得读者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生: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生: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不过(故意惊讶)……司马迁这么年青,怎么就有了写《…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刘知几的史汉比较研究徐兴海 ( 1 .2 4 )…………………欧阳修与司马迁马雅琴 ( 1 .2 9)…………………………《史记》与中国叙事传统党大恩 ( 3.2 7)…………………司马迁经济思想简论冯务中 ( 3.30 )……………………司马迁精神与当代知识分子向晋卫 ( 4 .1 3)……………司马氏家族世系的文化内涵考释党艺峰 ( 4 .1 7)………试论《史记》自注刘治立 ( 6 .3)…………………………西部大开发论坛论信息化建设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李富荣 ,等 ( 1 .1 3)…………………………………入世 :渭南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  相似文献   

8.
<正>怎样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一、案例描述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首先以鲁迅的评价及文中的描述介绍了《史记》的巨大价值,接着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 片段一:组织交流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1.生:(1)因为他受家乡文化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对古代英雄故事感兴趣。 (2)因为这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3)我从课外资料中找到答案:司马迁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二十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  相似文献   

10.
自学目的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品质,学习通过故事描写人物的方法。自学引导1、了解有关背景《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明他的写作《史记》的意图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确,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学说,是他的历史哲学的核心,是他的政治见解的理论基础。司马迁的写作《史记》,不仅是记载史实,而是通过史实表现了他对人对事的“论次”精神。所谓“论次”这里就有他的历史哲学和政治见解。那么什么是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学说的具体内容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传记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传记体的文学.司马迁创作的这部伟大作品,奠定了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使他列于世界伟大作家之林而无逊色.《史记》以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高度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史学家和文学家学习的典范.不过历史上的文人学士对《史记》的认识和评价也并不完全一致,也并非是毫无微词的.东汉时期的班彪、班固父子就曾指评《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的确,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所持的判断是非的观点或所表现的爱憎态度,是有些“离经叛道”的.其实,这正是司马迁超越同时代作家,思想进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韩兆琦教授这样评价:“《史记》是一座大山,永远耸立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之林;《史记》是一曲悲歌,永远回响在中国与世界的历史长河上。”执教以来,对于《史记》的阅读教学,经验是很少的。在指导学生学习了《(史记〉选读》后,感觉首先要有整体认识:了解司马迁;了解《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它体现了司马迁的价值观、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和进步的历史观,带有其鲜明的感情色彩。对待不同人物,他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可以借助《报任安书》一文来了解司马迁“隐忍苟活”,以生践志,从创作《史记》中找到自己的尊严和生命价值,从自比古圣先贤中获得安慰与自我肯定的心路历程。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抓住表现情感的语言来分析司马迁的情感倾向。当然,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也不可偏重一家之言,可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以时代的视角解读历史,观照现实。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但也有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司马迁坎坷、含耻忍辱的磨难人生,读李书崇先生笔下的司马迁,会激起你学习课本中所选《史记》篇章的兴趣,并沿着这条小径进入——《史记》。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但也有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司马迁坎坷、含耻忍辱的磨难人生,读李书崇先生笔下的司马迁,会激起你学习课本中所选《史记》篇章的兴趣,并沿着这条小路进入——《史记》。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但也有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司马迁坎坷、含耻忍辱的磨难人生,读李书崇先生笔下的司马迁,会激起你学习课本中所选《史记》篇章的兴趣,并沿着这条小径进入——《史记》。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但也有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司马迁坎坷、含耻忍辱的磨难人生,读李书崇先生笔下的司马迁,会激起你学习课本中所选《史记》篇章的兴趣,并沿着这条小径进入——《史记》。  相似文献   

18.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但也有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司马迁坎坷、含耻忍辱的磨难人生,读李书崇先生笔下的司马迁,会激起你学习课本中所选《史记》篇章的兴趣,并沿着这条小路进入——《史记》。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但也有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司马迁坎坷、含耻忍辱的磨难人生,读李书崇先生笔下的司马迁,会激起你学习课本中所选《史记》篇章的兴趣,并沿着这条小径进入——《史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