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文 《电子出版》2002,(6):12-13
从原稿、设计、制版到印刷,要经过原稿扫描分色、文字录入、图文处理、组版、拼大版和印版制作等各种工序。由于人员、环境和作业方法的影响,难免会产生错误,因此印刷之前必须通过打样方法来获得印刷所需要的各种样张。因而打样作为印刷工艺流程中控制印刷质量、减少印刷风险与成本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打样是指印前工艺中,先在照排机上输出胶片,再通过晒版机晒版,最后在  相似文献   

2.
数字打样与传统打样的实验研究陈士文,袁金岭前言数字打样技术,是指利用桌面电子出版系统的硬件与软件不经过中间媒体如软片和印版而直接将电子原稿以数字输出方式制作的打样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打样技术(即打样机打样)相比,数字打样具有效率高、易于操作、修改控制方...  相似文献   

3.
屏幕软打样与传统打样.数码打样这些硬打样方式不同,它没有具体的样张,客户或者操作者只是通过计算机屏幕获得打样的效果和信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ICC开发和推广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开放式色彩管理技术.得到了软硬件开发商和相关行业的认可和大力推动。屏幕软打样技术及其应用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近两年相关展会上展出的屏幕软打样产品已经相当丰富。既有本地单机打样产品,也有远程网络打样产品。  相似文献   

4.
一:印刷商与客户的对话 印刷行业日新月异,随着CTP技术和全数字化流程的不断普及与发展,数码打样作为一种新技术正被越来多的印刷商和客户所接受,各式各样的设备、方案和色彩管理软件纷至沓来,厂商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数码打样越来越火.....然而就在这股“数码”趋势成为一种必然时,数码打样也逐渐曝露出一些不足与缺点,比如:我国印刷行业对于印刷适性的不唯一性,对数码打样设备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种印刷设备之间的色彩不稳定,无法实现真正的色彩管理;数码打样的管理软件与印刷机、照排机等配套设备的匹配不合炉;有些印刷企业不能用好数码打样、错误百出、印品很难追上样张的色彩,不仅不能真正地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反而引来客户接连不断的抱怨。  相似文献   

5.
在彩色复制过程中,打样是印前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印前与印刷的中间环节。打样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检查印前原版的质量,例如原稿阶调、色彩的再现性是否达到了要求,版面尺寸、图像、文字的编排、规矩线等是否正确,有无遗漏等;二是为正式印刷提供样张或印刷的基本参数,如墨色、墨量、网点再现的范围等,使印刷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乃至数据化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色彩管理作为数码打样的核心,在数码打样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针对几种数码打样情况介绍了其色彩管理解决方案。 数码打样与色彩管理 数码打样要求解释用户提交的作业,并且在打印设备上逼真地模拟印刷效果.因此数码打样技术的核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Post Script解释技术.二是色彩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4-3-2-5关于单色黑色相偏冷的测定下边是十级单色黑梯尺色度坐标值a,b:4—3-2-6墨水色强度、色偏、带灰、色效率的测量及计算数据及计算如表五所示:表五喷墨墨水的物理参数三评价数字样张与模拟样张颜色外观差异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使用5-1评价因子的建立下面是用以评价数字样张与模拟样张颜色外观差异的评价因子:A=(l/4)乙hi/3)】凸d其中i从1到民表示两种不同样张之间C、M、Y、R、G、B、CMY、K八个色块的色差之和,除以8表示其中某一色块间的平均包差司从1到4,表示IOO%、SO%、SO%、25%不同网点百分比的中话号…  相似文献   

8.
一、彩色管理概述 颜色的复制一直是印刷行业的重要课题。从扫描、显示到打印和印刷,有各种各样的彩色设备,而这些设备的彩色特性和彩色能力是不相同的,例如相同的RGB值在不同显示器上会得到不同的颜色,相同的CMYK值在不同的纸张油墨条件下也会得到不同的颜色。如何才能保证同一个颜色在这些不同特性的设备上呈现出一致的色彩来呢?这就需要彩色管理。 彩色管理的目标是在不同的彩色设备上得到一致的颜色,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所有与设备相关的颜色都用与设备无关的方式来描述。为此,在1993年,国际彩色  相似文献   

9.
色彩管理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用于数码打样,目前的数码打样软件和彩色打印机技术使这一应用非常成熟和稳定。但电脑屏幕仍是获取色彩感知的重要手段,现在虚拟打样(屏幕软打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简单。以前进行虚拟打样需要许多不同软硬件的支持,以及反复的人为调整。而如今,数字技术使整个流程精简到只需很少的几个关键构成,并且其中的许多步骤都能自动完成。  相似文献   

10.
北京文博利奥印刷有限公司拥有完善的色彩管理体系,并充分利用色彩管理的优势,在生产中应用数字打样(屏幕软打样、硬打样)为客户服务,生产高质量产品,不断提升数字打样的效率、品质,获得客户好评。现将在数字打样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印前制作过程中,由原稿制成分色软片后,通常要进行打样,其目的是将打出的样张与原稿相对照,根据原稿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求得色彩还原的一致性;再经客户认可后作为印刷过程中校对成品色彩、层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下面以彩虹数码打样的色彩管理为例来说明数码打样质量的控制关键。  相似文献   

13.
数字打样正在成为数字化印前工作流程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印刷工业稳步向完全删除胶片的方向发展,商业印刷商和印前部门最终将面临一种选择:如果他们还没有采用数字打样,那么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一下何时购买以及购买哪一种数字合同打样设备的问题。 前景有些令人畏缩,并不是因为数字打样技术本身不成熟。问题在于数字打样仍然还没有打开明确、可预测的市场。虽然速印公司使用一种高端数字半色调合打样系统,就像一家高档出版印刷商用桌面喷墨打样机一样罕见,但真的有这种情况出现了。在中档市场,选择数字打样设备仍然还是…  相似文献   

14.
打样是印刷生产流程中联系印前与印刷的关键环节,是印刷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控制印刷质量、减少印刷风险与成本极为重要。打样既是印前的后工序又可以作为印刷的前工序,用以检验印前制版的效果和模拟印刷进行试生产,为印刷寻找最佳的印刷条件和提供墨色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印前制版整个管理控制链中,色彩管理处于中心地位,色彩是印前、印刷质量控制的核心,应有效地控制印前制版过程中颜色信息的准确转换和传递,色彩管理系统中一项重要技术就是屏幕校准与屏幕软打样,如何做到屏幕显示的颜色与印刷颜色的基本一致,一直是业内人士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一个课题,也是在实际生产中最烦心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6.
数字打样技术始兴于1993年ICC成立之后.ICC是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国际色彩联盟”,其作用是创建色彩管理的标准和核心文件的标准格式,借助于这一标准格式保证色彩在不同应用程序、不同电脑平台,不同图像处理设备之间传递的一致性,这也为数字打样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数字打样作为一种高质高效、全新的工作方式,已成为印刷行业中印前样张制作的主流方式,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打样技术,同时,数字打样技术还成为了以拼大版、CTP输出为基础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和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17.
《电子出版》2003,(3):8-9
印刷业一直朝着远距离快速跟踪作业以及简化客户签样的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压缩时间,缩短与客户的距离以及更好地利用数字设备,印刷商、印刷厂客户、出版商和图像设计人员都在硬件和软件的远程打样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目前,客户对设计水平、周转时间、降低成本和改进通讯等方面的较高要求,促使制图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他们要想在变化的市场中快速有效的成功,就必须借助远程打样这种改变打样流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电子出版》2002,(11):20-21
数码打样技术的核心是应用了色彩管理技术。目前有些厂家宣称自己生产的打印机其色域范围大于印刷色域,而实际上几乎所有喷墨打印机的色域都是大于印刷色域的。数码打样的关键是色彩管理而不是打印机所能再现的印刷色域。因为只有使用适当的色彩管理系统才能统一印刷全程中显示器、打样机、印刷机和各种设备的颜色再现特性,保证印刷全程的色彩统一。  相似文献   

19.
早期的照相制版与电分制版,其色彩控制方法都是建立在以密度控制为核心的色彩属性定义与描述的理论基础上,并通过一个封闭的体系来进行色彩的识别与校正,在CMYK色彩空间中完成原稿分色到印刷成品的全部工作,并且对不同原稿的复制均具有针对性。所以在印刷生产相对封闭的情况下,依据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和经验积累,结合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数据(如灰平衡、彩色校正、最佳印刷密度控制、网点增大等等),传统色彩控制方法也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北京四通新技术有限公司图文产品事业部作为日本Roland产品中国独家总代理,早在多年前就致力于色彩管理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随着数码打样市场的蓬勃兴起,四通图文产品事业部结合Roland产品的特点,开发出系列数码打样产品。在开发研制过程中,四通的广大科技人员,并没有盲目模仿已有的打样系统,而是广泛听取用户、专家、系统集成商的建议,以客户的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四通图文开发出的Roland数码打样系统不仅在各项技术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过已有的打样系统,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无污染、操作简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