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刑事政策概念是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刑事政策概念众说纷纭,不利于刑事政策学科的长远发展.坚持刑事政策学科的独立,是研究刑事政策概念的前提.作为刑事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政策,不同于刑事公共政策,有别于刑法规范,更不是单纯的犯罪对策.刑事政策是国家基于犯罪原因认识,对已然犯罪采取的以刑罚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反应和处置活动.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犯罪主体、刑罚制裁、刑事管辖权等立法滞后。我国刑法典应修改 :增设计算机犯罪新的罪名 ,降低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 ,增加单位计算机犯罪的规定 ,完善计算机犯罪的刑罚制度 ,拓展刑法管辖领域  相似文献   

3.
交通肇事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极化刑事政策的提出,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已成为世界性潮流.通过对近年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解释的考量,交通肇事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趋势趋于明显.这反映了刑事立法与司法更加关注公共利益以及以人为本的刑法精神.针对醉酒驾车、超速驾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给社会公众带来巨大的危险,刑法是否有必要提前介入呢?基于刑法谦抑性的考虑以及自由与安全的平衡.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没有必要将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  相似文献   

4.
叶亚杰 《天中学刊》2009,24(4):46-49
只有在具有不得不使用刑罚进行处罚的法益侵害或者威胁的时候,才可以将行为人的行为作为犯罪,动用刑罚手段进行制裁,这是刑法谦抑原则的本质体现.谦抑原则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把一些行为进行非犯罪化、非刑罚化、轻刑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活动的法律调控机制中、刑法是不可缺乏的一环。围绕刑法调控经济活动的范围大小问题.法学界一直存在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争。我国现行刑法体现出犯罪化倾向。虽然刑法调控社会关系的范围广泛.可是在调控经济活动的广度、深度及调控方法上明显存在着局限。克服局限并加强刑法调控的对策主要有:经济立法与刑事立法同步进行,建立适度的刑法谓控范围;有效配置刑罚资源强化犯罪预防;树立开放的执法观.完善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环境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环境犯罪,具有模式化发展、损失严重化、因果关系复杂化等特点.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存在刑罚种类过于单一、刑罚过轻、加害主体难识别、因果关系难确定等突出问题.故为实现企业环境犯罪的系统化改革,刑法相关规定需针对性地增设资格刑与其他非刑罚措施、增设"阶梯式"罚金刑及提高罚金刑幅度、明...  相似文献   

7.
切萨雷.贝卡里亚是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他所提出的罪刑法定、罪刑相称、刑罚人道主义原则成为近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他所主张的客观主义的犯罪论、双重预防的刑罚目的观和实现刑罚有效的刑罚及时性、公开性、确定性原则以及他所倡导的死刑废除论对后世刑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反恐的刑法方面,首先要理清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然后,理清反恐的刑法困境:"越反越恐"的负面影响;现代刑罚观念对恐怖主义犯罪人教育、矫正的忽略;近年来"敌人刑法"理论在恐怖主义犯罪上适用的矛盾等。再次,探寻反恐的刑法出路:在准确界定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定义前提下,发挥刑法解释论的作用,不必频繁修改刑法;在现代刑罚观念上对恐怖主义犯罪人的处遇注重教育、矫正的作用;注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法的有机协调。  相似文献   

9.
以刑法谦抑精神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非犯罪化,是当今世界刑法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之一。我们在借鉴非犯罪化的时候,应当注意对其实行领域进行限定,同时注重非刑罚措施对这些行为的梳理作用,以实现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的和谐统一。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试探性解读,从而发现非犯罪化在中国的命运和体现,以期进一步推动非犯罪化在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严密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法网,将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纳入法治轨道,是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基本手段。为此,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反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大多国家在本国国内法中也明确设置了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条款,我国刑法同样反映了惩治恐怖活动的法律决心。针对恐怖活动犯罪的特殊危害性,我国还应完善对恐怖活动犯罪的刑罚制度,以充分发挥刑罚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诉讼案件剧增,中国已提前进入诉讼社会.这在刑法领域又集中体现为犯罪率的急剧攀升,监狱人满为患.尽管造成当下犯罪率攀升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犯罪观与刑罚观的错位以及罪刑模式的失当,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有给予重新定位之必要.其中,重视积极的一般预防、重新定位犯罪本质和强化限制性刑法解释就是诉讼社会下刑法理论的基本样态,这又带来了严格控制犯罪圈大小、强化犯罪级别划分和重视二元化犯罪模式之刑法转型.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大量的违法和犯罪现象.立法者通过犯罪化作业,动用刑法对部分经济不法行为进行制裁,是对社会需求必须作出的回应.然而,围绕经济领域的犯罪化问题,在理论上应当阐明刑法介入经济的根据,在实践上要为犯罪化作业设定相对合理的标准,并以此对经济领域的犯罪化作出必要的限制,以防止过度的、无节制的犯罪化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损害,同时,也要充分照顾到刑法与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有关环境犯罪的规定没有体现保护环境预防为主的原则,这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法律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控制模式也存在结构性疏漏,刑罚措施不科学,缺乏非刑罚措施等,导致刑法在保护环境上乏力。  相似文献   

14.
论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划定犯罪圈是刑事政策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必须正确认识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关系。从表面上看,两者是向刑事政策的两极发展,但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即两者在理念上是相互融合的,在实践中是互为补充的。所以在我国刑事政策中,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应并轨运行,才能更好地保护权利,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概念和特征的论述已经蕴涵犯罪本质多元论的思想。在刑事立法领域,犯罪的本质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前者是犯罪的社会属性,后者是犯罪的制裁属性。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的本质是刑事违法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犯罪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某一违法行为的犯罪化是指对该违法行为的控制是否有必要通过设立刑法规范进行规制。我国现行刑法典规定洗钱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而我国反洗钱的司法现状说明立法的规定不尽合理。国内也有学者对过失洗钱行为犯罪化持否定态度。从刑法学理论看,过失洗钱行为同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符合犯罪化的标准。同时,国际反洗钱立法标准和域外较成熟的立法经验也说明将过失洗钱行为纳入我国立法范畴是可行的。因此,我国刑事立法有必要将过失洗钱行为犯罪化。当然,过失应仅限于"重大过失",其量刑也应明显轻于故意洗钱犯罪。此外,还应注意区分过失洗钱犯罪与过失处置赃物行为。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犯罪是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不论从我国法律传统,抑或世界刑法的潮流,还是就刑法目的和公平原则考虑,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都应得到立法的肯认。刑法应明确规定对老年人犯罪可以从宽处罚,老年人犯罪原则上不适用死刑,并且对于老年人判处的刑期应予缩限,在刑罚的执行上还应做适当变通处理。  相似文献   

18.
刑法的谦抑精神不仅是刑事立法的基本精神,更是刑事司法的指导理念.量刑规范化是公正司法和法律正义的重要保障.量刑的规范化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在量刑的过程中贯彻刑法谦抑精神,通过非刑罚化和轻刑化措施,有利于实现量刑公正.量刑谦抑与量刑规范化改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量刑谦抑不是凭感情判案,不能一味追求重罪轻判,而是在刑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减轻犯罪分子的责任,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利于量刑规范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机关只有在该规范确属必不可少——没有可以代替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用刑法予以调整。在强调权利本位的今天,刑法的谦抑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过分强调刑法的谦抑性会使刑法缺少威慑力而不能有效地遏制犯罪、保护公民的权利,会出现犯罪猖獗的现象,从而使刑法不得不为了遏制猖獗的犯罪而变得更加严厉。因此我们也应关注刑法谦抑的相对性,不能过分软弱。  相似文献   

20.
对单位犯罪概念的理解、评价,向来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单位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