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档案史料 ,对上海小刀会起义进行重新研究 ,提出小刀会起义不是农民起义 ,而是城市流民暴动 ,小刀会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联系 ;小刀会起义的失败除了外部因素外 ,还与自身诸多先天不足有关。小刀会起义对近代上海和全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
闽南小刀会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创建者究竟是谁?领导一八五三年起义的首领属于那个阶级?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几点意见。一、闽南小刀会是怎样产生的? 清朝御史陈庆镛的奏折说,闽南小刀会是“由外洋传染而入”。而史敏、何祚仁的《1853年的闽南小刀会起义》一文,却认为陈的记载是错误的,并论断它是本地产生的。那种说法符合史实?我们查阅有关材料说明,陈庆镛的记载是事实。首先闽南小刀会天德癸丑年四月初十日(1853年5月17日)发布的告示,落款处盖的大印便是明证(读作:“大汉天德义兴公司信记”)。“义兴”是南洋群岛马来亚槟榔屿天地会一个支派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1853年爆发的闽南小刀会起义是近代会党在对外通商口岸发动和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闽南地区的统治,而且很快引起了其它通商口岸和台湾地区会党群众的连锁反应,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席卷江南半壁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本文着重阐述这次起义对台湾会党起义和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以及它在会党发展史上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详尽的史实,科学地剖析了上海小刀会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指出小刀会原为“七帮”组成,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内部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组织纪律开始松驰,甚至受到破坏,其指导思想与政策策略也犯有许多错误。这些都是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的反映,它最终导致小刀会起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上海小刀会原系天地会的一个支派,他们曾经改变天地会一些传统的信仰主张,基本上接受了太平天国的宗教伦理思想,与同时期的其他天地会系统的起义军迥然相异。这是他们的一个特点,值得探讨。1853年夏,在太平天国运动和闽南小刀会起义的推动下,上海原有的各个秘密会党帮派,如天地会,小刀会、塘桥帮、庙帮与百龙党、罗汉党等等,组成一个统一的秘密团体上  相似文献   

6.
1853年9月爆发的上海小刀会起义,是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的一次革命武装斗争。这次起义经过十七个月的英勇战斗,给予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以沉重的打击,最后虽然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而失败,而它那种敢于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精神,是永不泯灭的。这次起义鼓舞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斗争。一百一十年来,帝国主义者力图掩饰、洗刷其绞杀上海小刀会起义的罪行,把自己打扮成中国人民的朋友,企图借以继续进行其罪恶的侵略活动。今天在我们纪念上海小刀会起义一百一十周年(1853——1963)的时候,再一次看看帝国主义者当时究竟扮演了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运动的胜利发展固然为上海小刀会起义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客观条件,但上海小刀会起义的酝酿与发动,是否与太平天国具有实质性的关联则还需要作具体的分析。通过对一些基本史实的考辩,探讨上海小刀会与太平天国的初期关系,可以认为,在上海小刀会起义的酝酿阶段,双方并没有建立起任何实质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1854年12月9日法国武装干涉上海小刀会起义后,各种力量格局发生了不利于小刀会的变化,而小刀会内部的行动战略却产生了明显分歧,无法形成合力突围出去,投奔太平军.在界墙修筑完成以后,小刀会处境更加艰难.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刘丽川精心谋划了通过放火制造乱相而逼使所有成员从西门突围的安排.但是,这种安排最终演变成分散的大逃亡,逃出来的只有一部分人投奔了太平军.由此看来,在改变了"等待接管"的战略以后,奔赴太平天国一直是小刀会追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上海小刀会起义是对上海近代化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在“三方四国”的环境下,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起义有很大区别。区别之一就是外部力量的介入,其中法国的因素不可忽视,它对小刀会政策的转向及其命运息息相关,法国对小刀会从最初的“中立政策”到实际放弃转而谋求小刀会退出县城再到联合清廷镇压小刀会,敷设了一条政策演变的曲线,布尔布隆的南京之行就是法国政策实质性变化的节点或称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7日至9日,由上海历史学会、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东南民众运动与上海小刀会起义”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千年古镇南翔举行,全国各地近百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就小刀会起义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上海的初期,移民以福建、广东人为主,但不久被江浙等地的移民所取代,这一变化的出现与小刀会起义有紧密关联。小刀会起义使闽粤人在上海的发展受到致命打击,他们被迫转移移民路线,下南洋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而江浙人凭借其地理优势、生活习惯优势及经营优势成为了移民的主体。同时,小刀会起义使上海租界的格局发生变化,由“华洋分居”转向“华洋杂处”,租界逐渐成为移民的主要集聚地,并加快了向上海移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1853年5月,在太平天国革命胜利发展的鼓舞下,福建境内天地会系的一些会党纷起响应,向清王朝发动了猛烈进攻。黄德美、黄位领导的闽南小刀会起义,是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一支。这支义军从5月13日攻占海澄县城之后,仅用九天时间,就接连攻克了石码、漳州、长泰、厦门、同安、安溪、漳浦、云霄,以及平和的琯溪和诏安的铜山等城镇,起义队伍由一千多人发展到数万余人。一时声势浩大,全闽震动,“省垣大吏束手无  相似文献   

13.
上海小刀会对太平天国的“争取接管”战略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小刀会于1853年9月7日起义以后,刘丽川等人即宣称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并确立了争取太平天国派员到上海接管的战略,为此进行了各种努力,死守上海县城。但是,上海的外侨社会并不相信他们与太平天国的关系,而太平天国又不能调整自身的北伐和西征战略以接受这一战略,只是给予了一定的军事策应,由于对小刀会的宗教信仰状况不太满意,还放弃了进一步军事策应的行动。这使小刀会对起义的前途感到迷茫,由此出现了投降、议降的风潮。议降也找不到出路,他们只能调整战略,起义的第一阶段结束。  相似文献   

14.
近年先后看到一八五三年九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后发布的两个重要文献的原件,一个是起义首领刘丽川的《上天王奏》,一个是刘的《太平天国招讨大元帅刘示》。这两个文献,在现存上海小刀会起义后发布的三十一个文件中,都是头等重要的。前者是在起义后不久即发出的一封奏章,它是旗帜鲜明地表示拥护太平天国革命新政权,服从其领导,静候正式任命;这个文献的政治重要性,不言可知。后者是起义后八个多月发布的具有强烈革命理论性的告示,是一篇宣传反封建反迷信的进步思想文献。两者都是研究上海小刀会起义军政治方向与  相似文献   

15.
一、小刀会的組織及其起义的酝酿 1853年太平天国奠都南京不到半年,上海人民在小刀会的領导下爆发了响应太平天国革命的起义。小刀会是清代以南方諸省为活动中心的最大秘密結社天地会(一称三合会、三点会)的一个支派,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主要的群众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市民,实質上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封建革命組織。分布的地区很广,以安徽的凤阳、廬州、寿州最多,江苏的徐州、海州、淮安次之,浙江的余  相似文献   

16.
上海小刀会起义主要爆发于闽广无业游民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许多资料表明闽商会馆也卷入其中,原因何在?上海小刀会起义固然与鸦片战争后上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有着直接关联,但闽商会馆的介入,经济因素绝对不是主因,乡缘因素表现更为突出,这种情况凸现了作为移民城市的上海,其中的秘密结社与乡缘因素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小刀会是以“旗”为军事组织的单位,最小为“小旗”(十人),小旗之上似有大旗的组织,旗色序列为黄、青、红、黑、白五色。起义军设有师帅、先锋、军帅、将军以至副元帅、大元帅等职称,并成立孩兵局。这种军事组织渊源于天地会与太平天国,并吸取了上海当地乡勇的一些组织形式。上海小刀会的军事斗争,从1853年9月初嘉定、上海发动起义至嘉定等四县一厅失守为第一阶段,从同年9月底保卫上海县城至1855年2月突围失败为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小刀会起义之初,刘丽川的相关言论和声明,往往成为人们研究上海小刀会与太平天国初期关系的重要资料。文章依据基本的历史事实,对刘丽川说法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刘丽川的这些言论和声明,用以表明小刀会对太平天国的向往和拥护则有余,但要以此证明双方已在事实上建立起联系则不足。刘丽川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策略性考虑而编织的“美丽谎言”。  相似文献   

19.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用剑和火打开了中国大门,上海成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从此,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纷纷吞食上海,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使上海人民忍无可忍。1853年9月5日爆发了上海史上著名的小刀会起义,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为了保卫新生政权,小刀会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法制。上海小刀会起义军法制是上海史上唯一的农民政权法制,在上海法制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华侨,历史悠久,迹遍五大洲,人口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至辛亥革命前的1907年,海外华侨已达六百三十一万七千三百八十九人,其中美洲华侨占二十七万二千八百二十九人.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美洲华侨的出国,除旧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剥削,迫使他们不得不离乡背井到海外谋生外,其中有一部分是太平天国运动、小刀会起义失败后身受政治迫害的人们,而绝大部分则是贫苦农民和城乡手工业者,由于美洲金矿的发现和美国西部太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