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教育的隐喻中,有人曾经把教师比作导游。2013年教师节前后,新浪微博疯传一篇学生作文,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老师到底应该是园丁还是导游?""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桠,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这段文字,出自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题目叫作《园丁与导游》。小作者质疑"园丁"真的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在小作者看来,如果孩子  相似文献   

2.
凌河 《教育文汇》2013,(20):14-14
“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叶,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这段文字,出自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题目叫作《园丁与导游》。今年教师节当天,这篇作文被班主任老师称为一份特殊的“礼物”。  相似文献   

3.
校园声音◆"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是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桠),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写的一篇名为《园丁与导游》的作文受到网友热捧。◆"局长伯伯,我好累!我一点都不想假期到老师那里去上补习班……我该怎么办?"——湖南益阳网友"小飞飞888"因不想补习向当地教育局局长求助。  相似文献   

4.
在被喻为祖国的花朵时,我们就知道了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其实,我更喜欢这样的比喻:“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只会听话的植物。”我最喜欢将良师唤为导师,为我指引方向的同时,也能够找到自己。  相似文献   

5.
徐敏 《上海教育》2013,(30):52-52
教师像辛勤的园丁,这样的比喻在我们心中已根深蒂固。而宁波一名六年级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园丁与导游》的作文,引发了人们对于教师角色与定位的思考。文中写道,“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正>教师,到底应该是修剪枝丫的园丁,还是带领孩子领略一路风景的导游,这个由小学生抛出的话题,显得格外引人深思。针对这一讨论,我有几点自己的拙见:一、导游型教师符合孩子的天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作为孩子的天性,被越来越多地重视。孩子把老师从园丁转化为导游,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导游的角色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导游,顾名思义,就是起引导作用的人,导游只要稍作引导和指点,游客游什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引爆了舆论界。"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媒体及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在惊叹小学生的文采之余,更惊讶于她的教育视角。一时众说纷纭,在热评过后,我们不禁掩卷沉思…,新时期老师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教育工作者究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园丁乎?导游乎?其实,不同时代对教师的定义有不同的解读,但任何历史时期,都要求教师必须扮演好他们合适的角色。今天,  相似文献   

8.
一天放学后,我接到了杨子剑妈妈的电话:“老师,怎么办?杨子剑被语文作业愁得在家里直哭呢!唉,这孩子,每次您一布置日记呀、小练笔呀这样的作业,他就既害怕又发愁,就像老鼠看见了描一样……”家长的话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为了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一开学我就规定每人每周写四篇小练笔,  相似文献   

9.
吴荣珍 《广东教育》2011,(10):60-60
在第十六周学生交上来的周记中,其中一个女学生这样写道: 班主任你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而作为你的学生——我,却不停地给你带来麻烦,现在真的感到惭愧!  相似文献   

10.
上课铃响了,这节是唐老师到我们班上思品课。教室里传来响亮的师生问好,我心里充满一种快慰:接班一期来,孩子们由百事不懂的“毛毛虫”逐渐变得像个小学生了。   我坐下来准备写教案,唐老师走进来说:“小成说她丢了三支铅笔,还有几位小朋友也说丢了铅笔,我们一起来查一下吧 ?”   走进教室,我们两人唱起了“双簧”。   唐老师亲切地说:“刚才小成丢了三支铅笔,有哪位同学看见了吗 ?”一阵轻微的声音响起:“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我也没看见。”……   我接着说:“一定是哪位小朋友课间借去用了忘记送还吧 ?现在…  相似文献   

11.
“我”是幼儿园门前一块碧绿的草坪。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园丁们就给“我”喂甜甜的甘露。“我”贪婪地吮吸着,好舒服。渐渐地,“我”变得又嫩又绿,像一块碧绿柔软的地毯。“我”高兴得舒展嫩绿的身子,摆着小手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冲他们微笑……  相似文献   

12.
从我记事起.妈妈就教导我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人。有素质的人要有优良的品质,比如,看见好东西不贪,关键时刻要舍己为人……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0,(9):37-39
观博者 富润炘 我们一路欢声笑语,向上海进发。两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世博园。刚进馆,就看见了人头攒动。因为我们团队人数少,所以没有导游,只能跟着别的团,可他们庞大的队伍怎可有容我们之地?挤得我只听到一个新名词——“一轴四馆”。这时,一个大哥哥和一个大姐姐见我们是少先队员,便主动当我们的导游。  相似文献   

14.
我曾多次旅游,都是随旅游团在导游带领下进行的。一来二去,也就知道了这种旅游的一些特点:来到景区,看到某个景物,导游喜欢问游客,这像什么?游客按照提示猜测。猜对了,导游满意;猜不出,导游也很快就把答案说出来,游每个景点的时间是规定好了的,绝对不能超时。遇到很好的景点,游客肯定要照相留念,于是赶紧准备相机,找人帮忙,还要耐心排队,终于等到后便匆忙拍照。这时游客也就没有时间再来欣赏景物了,因为得赶紧追赶队伍去,导游一般是不等游客照相的。在有些景区,遇到了山高路险,导游会推荐游客享受现代化的设备——电缆车,游客只要掏了钱,坐上去,不费什么力气,  相似文献   

15.
本溪水洞     
假期里,妈妈领我来到了辽宁省本溪市的本溪水洞。我们和导游坐着小船渐渐入洞。河道曲折蜿蜒,清澈见底,水洞又被称为“九曲银河”。水洞内各种各样的石笋,也就是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真的非常好看。像那个被称为“八仙过海”的石群,仿佛那张果老、吕洞宾 等8位神仙坐在各自的法宝上,正从那波浪滔天的大海上渡过;当我坐船路过“广寒宫”的时候,又像是看见嫦娥正在广寒宫内向窗外望去,只有孤独寂寞陪伴着这位美丽的仙子;随着导游的解说,我看见了名为“大雪山”的钟乳石,它还真像那巍峨雄伟、白雪皑皑、气势磅礴的…  相似文献   

16.
我的钢琴老师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姓夏,叫夏雨。我觉得这个名字像一个小姑娘的名字,每次他到我家上课,一进门,我总会又蹦又跳,大声呼喊:“‘下雨’老师来了!‘下雨’老师来了!”夏老师的老家在怀化,现在在师大音乐系学习,他读二年级,是个威风八面的班长哩!夏老师长得很高大,起码有1.76米,不胖也不瘦,他有一头乌黑的短发,眉毛又黑又浓,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架着一副大眼镜,可真像个“四眼猫”。他的鼻梁很高,嘴巴小小的,手臂上和腿上都有许多毛,像一只“大黑猩猩”。记得我和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看见我也…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小虫,像蚂蚁那么小,头尖尖的,上面有两根细细的触角;身子像七星瓢虫,但没有七星瓢虫大;它还有翅膀,会飞,但一般不飞,遇到危险才展开双翅飞翔;它的繁殖速度很快,就算只剩几只了,两三周后又会变出上百只。这种小虫,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只是见它在用来煮玉米粥的玉米头里爬来爬去,偷吃玉米头粉,那就叫它“玉米虫”吧。今天,我和妈妈晒玉米头,看见了一大群玉米虫。我看见它们正舒心地偷吃玉米粉,气愤极了。妈妈说:“我们来捉玉米虫吧。”我说:“好吧,我去装碗水。一泡在水里,它们可能就死了。”我们把玉米头摊开,撒…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导游一名外国旅游者参观果园,导游边走边吹牛:"在我国,橘子看上去就像足球,香蕉树就像铁塔……"说着说着,一不小心他就绊倒在一堆西瓜上。一果农大声喊道:"当心我的葡萄!"  相似文献   

19.
猴子种葡萄     
猴子很聪明,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我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他把一棵葡萄秧子插进河里,葡萄秧被淹死。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秧施肥料,就说:“哦,原来葡萄需要肥料。我要给葡萄施更多的肥料,就能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秧栽在粪堆上,葡萄秧被烧死了。猴子再次来到葡萄园里,这时已到了冬天,猴子看见园丁用稻草把葡萄秧包起来埋在地下,就说:“哦!原来我的葡萄秧栽不活,…  相似文献   

20.
【案例叙述】(“小导游”活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我们在教学调研中发现“错位”现象十分普遍,下面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开展的“小导游”教学活动。)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当一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介绍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先在小组内练一练,等会儿请同学们上台来表演。(孩子们以四人为一组围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地当起了小导游。)师:(三分钟后)好!请同学们静下来……,哪个愿意到前面来当小导游?(举手者寥寥无几,于是教师请了一位女生上台。)生:(这位女生好像不太乐意,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