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齐民要术》与汉语词汇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时期,汉语发展由文言系统向白话系统转向,并且产生了一些新兴的语法现象和大量的新词新义,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农书《齐民要术》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含有大量的中古汉语材料,可以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许多的用例,和《汉语大词典》进行比较,可为该书提供上百条更早的书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汉语韵律句法研究逐渐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一般认为,对汉语韵律制约句法现象进行专门的研究始自赵元任、吕叔湘等人。文章借鉴冯胜利、吴为善等学者的汉语韵律句法研究成果,通读《马氏文通》,找到了该书所涉及的若干汉语韵律制约句法的现象;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分类,并主要与冯、吴二位的汉语韵律句法研究相系联,试图证明《马氏文通》是汉语韵律句法研究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话     
与上古汉语、近代汉语相比,中古汉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还需要加强中古汉语的专书、专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萧红的《六世纪汉语疑问词语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分布》一文选取了中古汉语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对其中的疑问词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章还与同时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探求语言的发展演变规律必须研究语言的变异现象,语言变异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曹起的《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将汉语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对当代汉语发生的语言变异现象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话     
正与上古汉语、近代汉语相比,中古汉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还需要加强中古汉语的专书、专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萧红的《六世纪汉语疑问词语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分布》一文选取了中古汉语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对其中的疑问词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章还与同时  相似文献   

6.
句组又叫句群、语段、句段。它是关系密切的一组句子的集合体,是近年来中外语言学者开始注意研究的语言现象,是和语法、逻辑思维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边缘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句组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新增了这一内容。 最近,笔者翻阅了许多不同体系的现代汉语著作,对语法部分不同体系的各家之说进行了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作为现行大专教科书的几套《现代汉语》教材,大多数未涉及句组。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吴积才、程家枢编著的《现代汉语》,都不曾提及句组。我们现在使用的黄伯荣、廖序  相似文献   

7.
《型世言》是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人情世事,语言别具特色,较典型地反映出明末的时代特征。《型世言》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对近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型世言》中所出现的个别语言现象略加整理、分析,以引起学者诸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以《史记》、《齐民要术》为例,试图解释语境在名量选择中的作用。认为名量选择研究是汉语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这些研究从多个视角论述了名词和量词之间的关系,但从语境方面对其进行阐释,目前还很薄弱。  相似文献   

9.
以《史记》、《齐民要术》为例,试图解释语境在名量选择中的作用。认为名量选择研究是汉语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这些研究从多个视角论述了名词和量词之间的关系,但从语境方面对其进行阐释,目前还很薄弱。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历史上中西方语言学者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学者所剖析的汉语语法现象,来说明汉语也遵循普遍语法,进一步证实了语言共性理论。  相似文献   

11.
《齐民要术》的编撰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科技农书《齐民要术》归类细致合理,叙述通俗易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编写方法详略得当,其成就在农书编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齐民要术》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经验的杰出著作。该书内涵丰富,除了介绍农学知识及农业生产技术外,还蕴藏了大量的哲学智慧。然而,我们不少农林院校的学生对该书缺乏必要的了解。文章挖掘了书中的核心农学思想,剖析了它们在高等农林院校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有利于强化学生“尊农爱农专农”的观念,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迁移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范畴。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过程中。20世纪中期Lado的对比分析假设(Contrasive A nalysisH ypothesis)认为:“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会发现该语言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些年来,语言学界开始注重研究语言的化性质,研究语言和化的关系。但是,从中学到大学的语言教学,仍然停留在语言描写的阶段,仅仅讲授语言现象和规律,几乎不涉及语言的化因素,从而导致语言教学枯燥乏味。实用性不强。章着重阐述语言的化价值,以期引起语言教学工作的重视,改进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互文性是新闻语篇中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这对我们研究语言和社会具有重要启示。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它关注很少。以《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中两则新闻为语料,尝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解释互文性的运作机制和功能,希望为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杰肯道夫依据乔姆斯基的语法生成性的基本思想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概念语义学,该学说由本体概念范畴和概念结构构成,句法结构由概念结构按一些规则投射而成。国内外语言学界积极地对概念语义学进行分析及引介,但缺少对作为概念语义学核心的概念结构的本质研究。从概念范畴的来源和组成成分两个方面对概念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概念结构具有普遍性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徐龙年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59-60,72
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作品中的一些语言现象已与现在有所区别。为了保持鲁迅作品的原貌,在再版及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并没有按现在的语言习惯和规范进行改动,广大师生在阅读教学时必须引起注意,学会鉴别,并藉此提高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向《列女传》编撰完成于西汉成帝时期,之后,历代学者在各类文献中著录了此书,然而,不同时代对于此书载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汉唐学者的重教化,宋代学者的慕古,明代学者重视版本的外观以及清代学者的重收藏,通过研究这些著录可以窥见历代学术风尚一斑,而对于《列女传》历代接受史的研究还有待于在此基础上做更为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许多美国学者的研究均指出,院校分层和学生隔离及其相互渗透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的重要特征。基于不同种族、社会阶层,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尤其是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上存在着差别,是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最不公平的现象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其变化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山西方言有着“同是一乡人,三里之内不同音”的语言现象,相隔不到十几里的清徐县和古交市即使同属于晋中方言区,在语音和用词上也有所不同。当前的晋语研究,学者们着重研究语音方面的差异,对词汇构成以及运用方面的关注并不多,我们通过清徐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发现清徐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主要有加词缀、重叠、合音、分音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