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在高应力的复杂力学环境中,围岩松软破碎,巷道变形量大,难以控制,给矿井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及最佳支护时段,改变传统单一支护的局限性,提出了软岩巷道的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提高巷道的稳定性,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软岩巷道的变形形态及破坏机理,总结了软岩巷道的分类和变形破坏原因。工程应用表明,锚注支护方法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协庄煤矿-850西大巷软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分析以及围岩应力研究,得出非均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机制以塑性扩容为主,物化膨胀以及结构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以塑性扩容为主的软岩巷道最为有效的加固方式就是对塑性区进行注浆加固,以控制其塑性变形.进行了加固支护试验,同步进行矿压观测,施工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成果可以为相似工程的深井软岩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梅河煤矿二井软岩巷道支护难题,分析了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力学机制,探讨了软岩巷道二次耦合支护作用机理,提出了针对梅河煤矿二井软岩巷道的二次耦合支护技术,并确定了锚顶、底网和锚索、喷浆一次支护以及U型钢可缩支架加小梁二次支护的方案、技术参数和施工方法,改进了施工工艺和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最终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剧烈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玉川煤矿为典型的软岩矿井,采动影响、水化作用及其水平应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增加了巷道支护的难度。利用相似模拟实验模拟分析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总结分析了来压步距,增载系数,切顶现象,三代分布等情况以及对巷道变形规律的影响,为巷道的设计及支护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尽分析了软岩巷道的性质、稳定性以及影响软岩巷道围岩与支架变形的主要因素、软岩巷道锚网支护技术的原理和作用等理论,指出采用锚网支护是行之有效的控制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先进而经济的支护形式,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矿山的开采随着其深度的不断增加,其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深部穿层的软岩巷道往往会出现显著的非线性软岩力学的特性表现,如大变形、难支护、大地压等等,造成深部穿层的软岩巷道出现支护困难的问题。对比国内外在深部穿层软岩巷道方面的支护情况,分析多种支护方式的适用特点,本文提出了有效的、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各种支护手段以及多种支护技术,实现了深部穿层软岩巷道的支护,确保了软岩巷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荣华煤矿东主运输巷道软岩支护问题,系统的论述了软岩的特征及其力学属性,软岩巷道破坏的特点,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软岩巷道的支护原则及其巷道的维护方法等。从软岩巷道承载机理出发,分析了软岩巷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为软岩巷道围岩及支护变形控制分析和数值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申磊 《科技风》2014,(8):15-15
围岩注浆加固工程实践,是适合大淑村矿一套行之有效、经济可靠的软岩支护加固技术,即初掘出的巷道高应力释放后,适时锚注二次补强支护,可提高软岩巷道的成巷率和延长巷道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软岩巷道由于其分类和变形破坏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很难解决。锚杆与注浆联合支护是目前中国软岩巷道支护很有前途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根据软岩巷道的特点,对软岩巷道有效支护注重的关键技术,软岩巷道的支护原理、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拳文通过对软岩巷道矿压特点、变形规律、巷道破坏机理、围岩影响因素以及巷道支护技术的理论研完,阐述了煤矿在软岩开采过程中巷道的变形量大。对软岩的特性、软岩巷道的稳定性控制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对锚网索复合支护基于耦舍意义上进行了研究,表明了采用锚网索支护是实现有效控制大变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技术措施。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是一种即经济又先进的支护形式,如何在软岩巷道中应用好这种支护形式,无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艾友矿针对大变形软岩巷道的特点,采用喷、锚、喷——网、锚、喷二次支护工艺,阐述了支护的工艺特点以及技术上关键的问题。实践证明,深部软岩支护采用二次支护工艺,可取得显著的安全技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锚注支护技术对控制沿空留巷中的软岩巷道的变形具有显著效果,而目其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对沿空留巷的巷道支护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分析发现,以往对深部软岩巷道的支护研究,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往研究深部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时,只追求片面的支护效果,没有对支护过程进行考虑;包括支护时间的选择、支护次数及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确定等。(2)支护方式单一且多为一次支护。深部软岩巷道一般表现为地压大,变形时间长等特点,一次支护不能控制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逐步向深部软岩巷道转型,如何有效合理的控制深部软岩巷道的变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车集煤矿28采区轨道下山巷道变形的原因,提出锚网索喷+ 36U型钢可缩性支架+壁后注浆+施工卸压槽支护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在深部软岩巷道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其技术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破坏日趋严重。软岩巷道支护历来是巷道工程的难题,通过对软岩巷道的特征分析,及支护原理和方法的论述,对泉店矿回采巷道支护方式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董旭光 《今日科苑》2009,(11):145-145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全煤巷道及软岩巷道的数量越来越多,围岩产生松动破坏及大变形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探索出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综采回采巷道的围岩控制理论及合理的支护手段,势必对实现煤炭生产的安全、高产、高效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查干淖尔矿一号井2煤回风大巷极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分析了巷道围岩力学性能测试和矿物成分,设计并进行了弧形钢管混凝土支架和U型钢支架的抗弯性能的对比实验。分析了原支护方式下巷道的变形破坏情况,并设计了以钢管混凝土支架为主体的联合支护方案,钢管混凝土支架断面采用浅底拱圆形,主体钢管选用Φ194×8无缝钢管,钢管内充填C40微膨胀混凝土。现场实验表明,采用此支护技术能有效控制围岩体变形,对其他极软岩巷道支护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索研究深部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机理及支护原则,重点分析影响锚杆支护体系效果的因素,以及深部软岩巷通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