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初中分流教育的现状。农村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每年都要有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升学,只等毕业后回家务农。为使这部分难以达到常规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学有所得并减少流失,最有效的办法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技之长。因此,农村初中的分流教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改革办学模式实行初三分流汪洞乡中学校长林晨目前,贫困山区不少农村中学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入学率低,教学仍以应试升学作为唯一的目标,可是学生毕业后能够升学的却寥寥无几,大部分走向社会,成为新的劳动者。所以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萍乡市芦溪县河下中学是一所有1400多名师生的农村初级中学。近几年来,我校探索出一条农村职教发展的新路子———实行初三分流。在高度自愿的前提下,将初三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一部分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通过实践,效果很好。近三年来,我...  相似文献   

4.
初三分流也叫初中毕业年级或初二后分流。就是在坚持因材施教、按需设教、学生愿意、家长同意的基础上,将不同情况的初三(初二后)学生分成两个流向,一个流向主要是面向升学,另一个流向主要是面向就业。对那些不准备升学或不可能升学的学生,将他们分流到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或暂在原校,纳入初中和成人中专两个学籍,第一年组织他们继续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适当增加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经营技术的学习和训练;第二年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第三年分散实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生毕业后经考核合格发给初中和成人中专毕业证书。一、实施…  相似文献   

5.
尹禹 《吉林教育》2006,(9):43-43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职业学校的招生,目前不少地区的初级中学纷纷开办“初三分流--职业教育班”(以下简称“职业教育班”)。“职业教育班”就是依据初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通过分流教育,使中下层学生:一部分仍有继续升学就读职  相似文献   

6.
合川县是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当年教育实践过的地方。为了认真实践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相结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该县南屏乡初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农业,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响亮的提出了“不求人人升学,只愿个个成才”的口号,对初三年级学生进行分流:把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职业》1993,(12):38-39
一 我们武进县鸣凰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现有34个班,其中初中24个班(含初三分流2个班),高中10个班(含职业班2个班),学生1650人。近几年来,我们重视在各年级开设劳技课,附设高中职业班,初三分流,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果,受到了县、市、省各级领导的好评。 我们学校所在地鸣凰镇,在常州市南郊,水陆交通方便,经济发展较快,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8.
适应经济发展抓好初中分流──关于四平市第二十一中学分流教育的调查孙硕,张忠堂,赵丽萍四平市以第二十一中学为典型,在城郊普通中学实行了分流教育,即多目标教育:一部分学生完成初中学习任务后,参加中考,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一部分不准备升学的学生在完成学...  相似文献   

9.
抓好分流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四平市第21中学教育改革纪实孙硕,张忠堂,赵丽萍城郊初中“分流”教育是普通初中教育的新模式。它的特点是普通中学实行多目标教育。一部分学生以升学为目标,完成初中文化课任务参加中考,一部分不准备升学的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用一...  相似文献   

10.
面向山区实际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湖北郧县在推行初三后分流的3年多时间,使一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初中毕业生回乡后大显身手,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现状,确定专业,办好试点郧县地处秦巴山区,经济落后。为改变山区...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合格初中的过程中,我们常熟市张桥初中不断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逐步从“升学教育”模式转向“素质教育”,调整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校教育逐步形成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机制。我们在调查学生思想动态和了解乡办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在初三年级学生中搞分流试验。1988年秋,我校与张桥袜厂和鞋桥服装厂联合开办了机织和缝纫初级职业班,由学生和家长提出申请,经学校和联办单位审核,有53名初二升初三的学生进入分流班。分流班半天上课,学习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文化课和缝纫、裁剪、缝纫机修理、机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教育旗帜.积极主动、科学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界人士的神圣使命.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是衡量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笔者以农村初三学生为对象试析之. 1.农村初三学生的心理现状 现在农村中学生心理疾病逐年呈上升趋势,在学习方面、考试方面、情绪意志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任性、自私、自卑、偏激、冷漠、逆反心理等.农村初三学生还多了一层茫然、无助、力图上进却找不到成功等心理问题.如果他们带着病态心理升学或步入社会,必然会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有可能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3.
初三技术班指的是学生在读完初二之后,让学习文化课较困难的学生,经个人志愿、家庭同意而单独编班,称其为初三技术班。对这些学生如何培养和管理?建瓯市在参加《福建省农村普通初中分流教育改革和推广》实验县(市)会议后,结合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思路,推出了《建瓯市农村中学初三技术班“优质——规范——实用”教改实验》课题。该课题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学术评审组评审,确定为2001年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初中技术班开设的化学课福建省漳州市长泰五中张瑞珍福建省农村初级中学教育改革实验教材是为了适应农村初中教育分流改革的需要,本教材是供初二后分流班即初三年段专业技术班的教学使用,让学生能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基本知识与生产技能。初中化学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5.
(一 )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 ,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他们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 ,分别进入普通中学 (5~ 6年制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 )、文理中学 (一般为 9年制 ,为升入普通高校做准备 )、实验中学 (介于普通中学和文理中学之间 )和综合中学 (前三类学校的综合 )四类学校 ,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 ,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 (5或 6年制 )毕业后实行第二次分流 ,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 ,一部分学生升入文理中学高中部 (具备升入高等学校的资格 ) ,…  相似文献   

16.
德州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全市共有人口近53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82%。全市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到1997年底基本实现“两基”任务。全市有230多所初中,在校学生26.2万人,大多集中在农村193个乡镇。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方教育只是面向少数能升学的学生,而对大多数升不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则缺乏关心,导致农村初中在校生流失比例较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农村初中实施“分流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建立合理的分流教育模式。要进一步扩大分流教育范围,从初一开始就进行分流。普教、职…  相似文献   

17.
“初三分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内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教改模式,它不仅帮助那些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初三学生毕业后能致富有路,而且也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提高了学生素质。我校虽是一所职业中学,但自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以来,一直附设初中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其中年龄偏大、素质较差、非定量户的学生占有较大比重。根据这一特点,从1992年起,我校对初三学生进行了分流,办起了“初职班”。几年来,学校先后开设了烹饪、服装裁剪与制作、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累计培养初级技工318人。在学校,他们既能基本学完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所有课程,又能学到一至  相似文献   

18.
劳动预备培训是指对城乡新生劳动力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为其实现就业准备条件。同时,通过延长这部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已经开始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今年劳动预备工作首先将把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前劳动预备制培训;沿海地区及其他经济较发达城市从今年起,其他地区从明年起,将进一步把农村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开展农村劳动预备培训,要重点和初、高中分流教育结合起来。在实施初、高中分流教育中,要打好学生的“三个…  相似文献   

19.
1996年以来,我区在四年制初中试行初三后分流,一部分学生提前一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学业考核合格,一年后发给初中毕业证书,三年后发给职业高中毕业证书。此项改革,符合我区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实践证明,实行初三后分流,有利于控制初中生辍学,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初三分流工作应遵循三个原则,即因材施教的原则、工作做细的原则和学生自愿的原  相似文献   

20.
我校地处上海县塘湾公社,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6个班级,另有一个农学职业班.历年来,我校60%以上的毕业生都直接回农村参加劳动生产,升学的只是少数.这一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只抓少数升学尖子,放弃多数学生,农村教育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农村教育,就要培养全体学生既有文化基础知识,又懂得初步农副工业生产技术,同时做好升学、就业两种准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几年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