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芬兰是一个地处北欧的小国,别看它国小人少,却被评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我在踏上芬兰国土之前,因为“廉洁意识”的先入为主,潜意识里感觉到芬兰人一定循规蹈矩,尤其是公务员,我把他们想象成了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相似文献   

2.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君子是君子.小人是小人.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现实生活中固然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即君子不容小人,小人不容于君子.可是更多的时候是君子的身旁总有小人陪伴.有些君子最终被小人算计。  相似文献   

3.
“在商场我是个十足的小人,是个惟利是图的卑鄙的人,捉住别人的口袋投其所好是我的本性,在自尊和利益面前徘徊是我的挣扎。做电台节目之后,我发现原来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方式中人也是可以真实的!听众需要的不是救世主,不是温馨的港湾,而是心灵真实的回归,因为他们在虚伪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受够了。”  相似文献   

4.
小人,即不道德、不正派、品行不端之人."开国承家,小人勿用"①就是说开创和治理国家不能信用小人.自古至今,小人虽素遭仁人志士抨击,且为民众所不耻,但是小人得势,小人干政的现象却屡禁不止,说明"小人现象"实在是根深蒂固,即使是我们共产党当政的今天,在一些单位、一些部门,小人为非作歹的现象也还没有根除,在个别地方甚至还十分严重.这对维护我们党的形象,树立党的威信,发展党的事业都是极其有害的,所以,我们共产党员认真研究"小人现象",防止以至随时清除小人对党的事业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对言论稿质量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不仅要论点明确,而且要求论据充足,剖析问题,阐明事理,使广大群众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离此是很难达到宣传目的的。 1985年春,我在南京湖南路一家小吃店吃馄饨,因店小人少,包馄饨的还兼收票款,顾客见了很反感,我就从注意饮食卫生这个角度写了篇《小吃店里的一件事》稿件,但发给两家新闻单位都没有被采用。这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在网上购得几本书。其中一本《自由之魂》,这书名我喜欢,里面讲述几位在台湾时的知识人(胡适、傅斯年、殷海光等),亦是我向所关注。但翻读一过之后,因书名而生的喜欢,却大打了折扣。比如,书中记蒋梦麟一篇,我发现有一整段完全照抄学者马勇一篇文章里的文字(仅将原文中的"稍后"改为"不久"),马勇那篇文章数年前发表在上海的《社会科学报》上。因此之故,笔者不禁浮生"小人之心"——此书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照抄"?  相似文献   

7.
孔子所处的是一个动荡不宁的社会,也是一个“女子与小人难养”的社会,他对当时女子和小人的生存处境格外关注。孔子仁学的目的是让作为统治阶级的君子能够克己修己,为女子和小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仁环境。  相似文献   

8.
似乎餐巾纸     
方英文 《今传媒》2004,(1):42-42
我最早知道的一份报纸叫《参考消息》,也是我至今读得最多的报纸。我印象里,即使在乱哄哄的“文革”年代,《参考消息》也没有停过刊。我是在我祖父那儿发现《参考消息》的。我祖父是镇上医院里的医生,名闻四方,一旦办公室里没有了病人,他便开始读《参考消息》。我觉得这张报纸并不好看,原因是它上面全是黑压压的文字,没有图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传统的语境中,老实人是指诚实、忠厚、正派、刚直、公正等诸多优秀道德品质的人。与老实人相对应的是"不老实人",俗称"小人"。"小人"的特点是曲意奉承、溜须拍马、唯利是图、混淆是非、品格低劣。具有  相似文献   

10.
孔子所处的是一个动荡不宁的社会,也是一个"女子与小人难养"的社会,他对当时女子和小人的生存处境格外关注.孔子仁学的目的是让作为统治阶级的君子能够克己修己,为女子和小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苏突然患脑溢血的那天晚上,我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后来我在想,这也许是上天早早安排好的。我和苏相亲相爱了5年,如果苏没有死,我应该是八月里最美丽的新娘。  相似文献   

12.
唱着歌前进     
近日,友人送来一盘音乐磁带,全部是前苏联歌曲和俄罗斯民歌。在录音机里一放,一首首清新的、深沉的,或者是明快的、雄壮的歌曲,像微风拂面,轻轻在我小小的房间里荡漾起来。而我,也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些值得回味的日子里。也许是偶然的巧合,北京音乐台在今年8月中旬那几个炎热的夜晚,也专题播出了前苏联歌曲。热线电话里,许多热情的听众激动地向主持人描述目已听后的感受,一位中年妇女竟然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地说:“我太怀念我们欢唱这些歌曲时的好时光了……”8月底,北京音乐厅里,也举办了前苏联歌曲和俄罗斯民歌演唱会…  相似文献   

13.
童年趣事     
那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神秘地对我说:“媛媛,妈妈是医生,你在学校里不管干什么事情,妈妈都能从显微镜里面看见。所以你上课不能乱讲话、做小动作。不然,妈妈看见了,回家一定要批评你。”从那之后,我变得特别小心。上课认认真真地听讲,下课小心翼翼地玩儿,总害怕做错了什么事,会被妈妈从显微镜里看见。我虽然害怕,但又十分好奇,总想看看显微镜里是不是真能看到学校里发生的事,便吵着让妈妈带我到医院去“领略”一下显微镜的神奇功能,妈妈被我吵得没法子,只好答应了。国庆节放假期间,妈妈刚好值班,我就跟她到了…  相似文献   

14.
远去的父亲     
朱盛中 《新闻天地》2004,(11):55-57
真的不明白,2004年10月6日,对于我来说,是怎样一个沉重的日子啊!傍晚的7点钟,我还没来得及吃晚饭,手机里一个声音说,我的父亲不行了。7点半钟的样子,手机里那个声音又说,我的父亲掉气了。如果手机里那个声音不是我的亲弟弟,我立即就会骂他一句:“你他妈的父亲掉气了呢!”  相似文献   

15.
在新生的共和国还是百废待兴的年代里,这群跳芭蕾的孩子们集三千宠爱于一身:鸡蛋一次发四个,吃不了就在上面画小人。每周六,被接到北京饭店七楼跟中央领导人跳舞。但是,文革开始了,中央芭蕾舞团不再是备受优待的特区,他们像全中国人民一样,深深卷入到政治风云之中  相似文献   

16.
悠悠电波情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四四方方的蓝色小木匣,木匣的正面是一块带眼沙网,里面藏着一个圆圆的小喇叭,有一根电线栓着铁棍插在地上,每天早、中、晚只要拉一下开关,小木匣里就传出优美的音乐和动听的声音,我爱听极了。好奇的我总是希望小木匣里说话的叔叔、阿姨能从匣子里出来。爸爸妈妈告诉我,匣子里说话的叔叔阿姨是广播员,他们的声音是通过电波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马力 《新闻与写作》2001,(11):31-32
我是一个对风景抱有感情的人。这些年,在我写的作品里,游记要多一些,这大约是由于我的职业决定的。旁的原因呢?想了想,可能还同我的经历有一些关系。 我在北大荒打过十年鱼。我们那个地方叫兴凯湖,四季都是美的。夏秋季节,我常常把渔船泊在芦苇丛边,铺上一块菜板,这就是桌子了。再找出纸笔,就能写上一气。潮润的湖风柔柔地吹着,偶尔会有两三只野天鹅从芦丛深处扑棱棱翔起,翅膀在透明的水光里划出低斜的飞痕,鸣叫着,在青苍的山影里远逝了。真是一幅世间好画。冬天,兴凯湖全是白的。我坐在爬犁里,默望晨霞下的百里冰雪和从村…  相似文献   

18.
卖书     
郭沫若  一元 《出版参考》2004,(10):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19.
上网不久,就遇到一遭轰轰烈烈的网络婚礼。是当时我常去的社区里,女的和我同城,男的是天津的,网恋了很久,男的出国留学在即,便决定在网上永结同心。社区里一位网友,帮他们买了最大容量的语音视频聊天室:90个人,沉默地、感动地、不约而同湿了眼睛地,为他们的誓言作了见证。  相似文献   

20.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论述过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离散-整合,集中论述的是发表在《现代传播》1996年第3期上的《搅拌机效应与未来文化猜想》,在这篇文章里我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和军事等6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发展趋势。在刚刚发表的《一种叙述:文化社会与文化模式》一文里,我把"文化就是力量"口号的论证明确地置于了对这种总趋势认识的基础之上。在《信息洪水冲击下我们如何生存》一文里我表示对这种总趋势认识萌芽发生在80年代初,这种认识贯穿于十几年的学术研究中,也指导着我主编过的两种学术刊物的业务工作。1994年初我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