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06,(5)
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的对话:父亲马林生回过头来看儿子马锐:“你说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应该是什么样儿?”马锐认真地想了想,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望着父亲,困惑地摇摇头:“我想像不出来。”他是那么严肃、沉重,他的真诚感染了马林生。但当他想要回答儿子这一问题时,他同样陷入了困惑和迷惘,这才发现,他对正常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儿,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条缕分明的蓝图。  相似文献   

2.
一位同学在与朋友谈论自己的父亲,他说:“在我记忆中,父亲是从来没有笑过的,他总是严厉地命令我干这干那。在我感冒发烧的时候,日夜不安、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也总是我的母亲。”正说着,他的父亲从对面走了过来,几乎是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连个招呼也没打。那同学得意地看了朋友一眼,朋友却微微地笑了一下:“到了前面的拐角处,你父亲一定会回头。”果然,到了拐角处,那同学的父亲微微地回了一下头,看了那同学一眼,随即又转了过去。再看那位同学,眼中已噙满了泪水。干大事的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忽略了细节,孰不知,有的时候,细节也是决定成败的…  相似文献   

3.
屈原追求的人格理想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是“内美”,二是“修能”。屈原追求的人格理想充满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这使他在内在精神满足以及外在实现人生价值两个方面都毫无所获 ,从而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屈原人格理想的幻灭 ,是一个在文化转型期无所适从的敏感诗人的悲剧 ,是一个先觉者的悲剧。他处于社会、文化的转型期 ,他以理性对感性现实进行了清算 ,虽然这种清算并不彻底 ,但这种清算昭示了社会文化转型期中先觉者心理冲突的实质 ,体现了从感性向理性的提升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刘力刚到我班时,打扮怪异:留着莫西干发型、带着一个耳钉、穿着紧身裤……活脱脱一个小混混形象。初次接触,我就感觉这孩子不简单,得智取。于是,我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哇,刘力,你很时尚哦!让我仔细看看!”故意走近他,仔细端详一番后用东北腔调很夸张地说:“哎哟,妈呀!这造型可以上星光大道啦!”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本以为他会不好意思,可没想到第二天他的莫西干发型反而成了彩色的,活像一只火鸡。我知道遇到“老油条”了,只得强压心中怒火,笑着说:“刘力,陪老师到操场走走吧!”  相似文献   

5.
英雄历险记     
<正>在爷爷的精心培育下,憨头不仅识字量明显超过了同龄人,还坚持练习写字,就像他父亲李任荣那样,也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这样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的姑姑心里却容不得他,甚至想杀死他,这是为什么呢?(小好奇)第二节车厢姑姑容不下的“神童”一李汝珍十分宠爱憨头,却并不溺爱,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李汝珍读过书,喜欢看《三国演义》之  相似文献   

6.
陶潜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悲剧,源于自身存在方式的选择。出仕,非其所是的存在,迷失自我,演出一场戴着镣铐在跳舞的悲剧;隐遁,高蹈独善,追求本真存在,但内心深处却又被“社会价值”所牵绊,与道家真正意义上的“坐忘”、“这观”相去甚远,因此,他的悲剧最终体现在本为俗身俗人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7.
学费     
“你想好吧!考上考不上,咱家都是拿不出钱的。”父亲叹息着说着这些话。母亲则在一旁忙着干自己的活,显得也很无奈。“嘭”,我使劲地关上门,到自己的房里一个人发呆,也把泪水往心里咽。我开始恨他了,没想到父亲竟然在我将参加中考前说这番话!我太恨我的父亲了!晚饭间,显然与以往大不一样。父亲只顾一个人坐在火旁吸闷烟,母亲也不唠唠叨叨的了。一切显得很平静,但每个人心里却很不平静。我只埋着头吃饭,吃完饭就一个人气冲冲地去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8.
吴双 《考试周刊》2009,(31):30-31
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高觉新作为长孙,他有维护封建家庭长治久安的责任,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服从。“五四”新思潮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对封建家庭不满却无力反抗.只能采取“不抵抗主义”来逃避现实。以求得家庭的“安宁”。在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的冲突中煎熬着,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是长子的悲剧,是“不抵抗主义”的悲剧,更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上期的“本期关注”《该不该打孩子》中曾经提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发生了一起惨绝人衰的悲剧——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活活打死!据死者的父亲在法庭上供诉:“孩子在认字时不用功,辜负了我们的一片苦心。我打他是为他好!”这出悲剧虽然是个别且极端的,但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除了识字、数数,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教与学     
一位父亲教他儿子认识数字,首先认识“1”。儿子很快就学会了。第二天,父亲正在擦桌子,同时,儿子在旁边看他擦桌子。父亲用抹布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1”,让儿子读。但儿子却不认识。“你应该认识啊!难道你不记得了吗?这是我昨天教你的。”父亲对他说道。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带有乐观主义的色彩,他认为悲剧所表现的正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在单纯的恐惧和悲剧的同情之上还有调解的感觉。这就是黑氏关于悲剧结局的著名的“永恒正义和解说”,这一观点在古希腊悲剧杰作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2.
我家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听儿子谈论足球。他今年13岁,是一个“资深”的小球迷。只要一有工夫,他就顺手拈出一位足球明星以及相应事迹来侃一阵。他说老球王贝利这辈子踢进了一千多个球。贝利的名字响亮于世,但贝利却不是他的真名,是他小时候的伙伴们给  相似文献   

13.
2014年的夏天,世界杯带着一股强劲的龙卷风来了。世界杯的来临让我们这些小球迷疯狂了。我的爸爸是一位资深球迷,所以在他的耳染目濡下,我也锻造成了一个小小球迷。今年的世界杯在南美洲国家巴西举行,像这样的大型比赛总少不了吉祥物,例如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今年的巴西世界杯当然也少不了。  相似文献   

14.
麦克白是一个弑君篡位的罪人,但其内心激烈的善恶冲突及其勇于向命运挑战的英雄人格却给人以强烈的震憾力。他的堕落是人性泯灭的悲剧,他的毁灭留给人们的深思,足以普照人类灵魂的黑暗。塑造一个恶人形象作为悲剧主人公,并获得完全成功,这正是莎士比亚对传统悲剧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欧洲悲剧人物相比,麦克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正面人物,而是一个从气势非凡的英雄沉沦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但是麦克白弑君、篡位、被杀的命运,却同样引起了强烈的怜悯与恐惧,并非恶人受惩罚引起的大快人心。麦克白作为悲剧主人公,其独特的审美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他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具有伟大的品质;第二,他在犯罪之后饱受痛苦的良心谴责和精神折磨,是一个具有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第三,他具有一种诗人的想象力,这更加剧了其内心冲突。  相似文献   

16.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有趣的事情     
这是一个留美学生带来的故事。他的导师是个很有成就的科学家。想到自己从小被父母逼着苦读书的经历,有一天他问导师:“您为什么选择了这条路?您的父亲是怎么教育您的?”导师笑着说:“我父亲从来也不教育我,他只是让我在假期里,到他的工厂去打工。父亲的工厂规模很大,有许多工种,但他只让我干最简单的活,就是将一个螺丝拧到一个孔里去。从早到晚拧螺丝,一个又一个,无限重复。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时间过得如此之慢,我就忍住不去看钟点。忍了仿佛很长时间之后,我看了一眼手表,哪知才过了半小时,当时我伤心得流下泪来。”选自《羊城晚报》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8.
小小球迷     
或许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6岁的儿子竟然成了小球迷。 每次从幼儿园一回到家,他就牢牢掌握着操纵电视机的大权——遥控器。当许多孩子沉醉在动画片中的时候,儿子却对体育节目情有独钟。有时他一个人独看,碰到重要的球赛,便会有两个大球迷跟他一块儿看。老少球迷们常常把吃晚饭的时间都耽误了。每逢这种时候,我只能望“机”兴叹,自己喜爱的节目只好忍痛割爱了。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早有定论,但我觉得有重新探究的必要。什么是悲剧?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但在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他们的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而致“毁灭”。因此,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典型的悲剧。那么,悲剧的原因何在?我这里先列举历年来研究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10日的柏林,礼花四放,彩带高飞,世界杯在德国完美地落幕了。作为”冷静“小球迷的我,欢送它的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