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
空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以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则叫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  相似文献   

4.
思想教育的空白艺术孟治荣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自",音乐家叫它为"煞声"。空白,是艺...  相似文献   

5.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  相似文献   

7.
余梅芳 《中学文科》2006,(12):44-44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教学中教师掌握一定的空白技巧,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布白”一词源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 ,是处理空间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 ,也是许多艺术种类的重要表现手法。如诗人称“空白”为“含蓄” ,书法家称它为“飞白” ,画家称它为“布白”或“留白” ,音乐家称它为“煞声”。画家画画 ,总要留点空白 ,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 ;文人写文 ,讲究含蓄 ,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 ;音乐家演奏 ,注重此时无声胜有声 ,时而“千山咆哮” ,时而“万马齐喑” ,目的是让听众于无声处体味音乐。教师讲授也应如此 ,在细针密线、鞭辟入里的同时 ,给学生留有一点回味思考的余地 ,这就是课堂讲授中的…  相似文献   

9.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材中恰当的运用“空白”,往往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历史与社会》正中就有许多的空白之处,有很多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品味,可引发众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11.
曲韶丽 《辅导员》2010,(14):46-47
把玩画作时,山水画中的"空白"艺术,引我深思。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你看,写景抒情时,龙走蛇飞中,画山画水间,铿锵玫瑰里,留下些许"空白",静谧中犹生灵动,含蓄的意境,坚挺的笔势,亮丽的色彩,美妙的旋律,跃然而出,确能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白艺术,是所有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在书法、绘画、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空白艺术,尤其是书画作品,空白是其“半壁江山”,就像我们离不开空气一样离不开空白。艺术作品中的“空白”,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空间感觉”,从而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对于传情达意有说不尽的妙处。它容纳了无限的外延,使其向纵深延伸,可以用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去演化,因而也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3.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空白”与物象的构造关系上看,“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之中。这里的“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比如在绘画艺术中,就很重视追求“妙在空白”“难得空白”“空白是画”,“尝见一副八大山人画鱼,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勾点寥寥数笔,一条极生动的鱼,别无所有,然而顿觉满纸江湖,烟波无尽。”(黄宾虹语)整张纸的“空白”使人觉得是水,鱼以“实”出,水以“虚”生。…  相似文献   

14.
空白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使创作的艺术品形神兼备、虚实相映,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中学语教材的课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内容精彩丰富,语言含蓄凝练,而且作独具匠心地为读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成为本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亮点”。在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本中的艺术空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化虚为实,去探索求知。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探讨“空白”艺术问题,追述“空白”这一古老的美学概念的审美特性。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从操作层面看,“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把它嫁接到语文教学中,阐述“空白”在语文教材(文学文本)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审美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艺术创作中,“留白”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绘画中不着色彩的空白、诗词歌赋中的停顿跳跃、电影中的空白镜头,这些恰到好处的“留白”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思,给人以“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一、班级管理留白艺术的内涵 留白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是创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这种“空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相对于物象的实所呈现出的艺术的虚,它是一种空灵,一种虚中求实,一种虚与实的和谐统一。如在绘画中,画家常用虚实相间的笔法营造“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的画境,大文学创作中,  相似文献   

18.
滥觞于中国绘画章法的艺术“空白”,是艺术技巧中一种虚实的表现手法,它蒙养于中国哲学崇尚简易的表述特征,充分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它以审美情感的评价性和知觉的完整性为心理依据,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它的营造,要求艺术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9.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一、标题空白艺术的运用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文章的文眼,更是理解、分析文章的突破口。所以只要我们能巧妙的运用标题空白艺术,就能敲开文章的大门,引导…  相似文献   

20.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空白”也称“艺术空框”.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某些空白,让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去充填.这种不着一字的空白,提供了读者参与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能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取决于接受者所领会和赋予的意义.正如德国格·格林在《接受美学简介》中所说:“作品里充满图表结构和暗射空白,图表要由读者吃透,空白要由读者填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