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旧年与新年的更替,沉浸在“圣诞快乐”和迎新年氛围之中的学生.给了我这个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很多问候和祝福。面对学生的信任和诚意.我该如何回应呢?经过再三思忖.并与各任课教师反复商量以后,在2005年的最后一个班会上.我首先对学生的问候和祝福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表达了对学生最真挚的祝愿.然后提出了建立和谐班级,在2006年的元月开展“无批评月”活动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参考》2006,(7):20-20
日本部科学省3月16日公布了《小学校英语活动状况调查》。 2005年度,在全日本22000所公立小学中,利用“综合学习”时间或课外活动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学校达到93%,而在2003年的部科学省的第一次调查结果为88.3%。6年级学生的年平均学习时间增加到13.7小时,显示出以英语歌曲、互相问候等为主要学习形式的英语学习活动在日本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老师,请接受我们的问候──—九月份少先队活动设计卢永先,支香凤今年的9月10日是第11个教师节。为对队员进行尊师、爱师教育,使教师的形象根植于队员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可在9月10日(教师节)上午,开展一个“老师,请接受我们的问候”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过程 1.以歌曲问候,以活动开课。 上课了,用师生对唱歌曲“How are you?”代替机械式的问候,形式活泼、新颖。问候之后,做游戏Simon Says。教师先示范,学生再跟读单词做动作,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看望生病的同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属于“交往”系列之一,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生活交往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时教师应模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演练,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交际,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欲望,让学生学会当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  相似文献   

6.
校园拾贝     
《下一代》2003,(Z2)
进入4月,陵西小学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了“百位英雄是我师”系列寻访活动。同学们慰问了郅顺义爷爷和毛烽爷爷,带去了鲜花和少先队员的问候,带回了老一辈对少先队员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希望。宁山路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预防“非典”的环境清洁日活动。同学们在两个多小时的劳动中,表现突出,决心把卫生习惯坚持下去。向工三校开展“星星竞技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  相似文献   

7.
假如我是小郑的班主任,我不会为他那句“老师,好久不见,近来可好啊”的问候而感到尴尬,因为他的问候并无恶意,相反却“暴露”出他是一个敢于表达自己、乐于与人沟通的孩子。当然,我也不会赞成或者无视他那种与众不同的问候方式,因为那样的问候会引起其他同学的“窃窃私语”和“嬉笑”,不利于营造肃静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课前几分钟,怎样来安排?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真诚问候在一次参加“乡村教师进城”的评课中,几个选手面对陌生的学生都有几分钟的“开场白”。其中一个老师给了学生真诚的“问候”。结果,他的课堂中,学生与他没有一丝半点的陌生感,个个都积极地围绕老师来展开“参与性”活动,配合他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这位老师的成功来看,他把“课前五分钟”用在与学生的情感投入上了。这是“人文化”的投入,是真诚的,真诚可以换来真诚。“说古论今”新课前,我们结合要学习的新内容,如果有故事、趣闻或者新闻与之挂钩…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刚开始的时候,小学生的兴奋点往往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上,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积极的热身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给学生创造和谐的英语环境。一、亲切问候,拉近师生距离亲切的话儿暖人心。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一声“Class begins!”将同学们的注意力从课下兴奋的状态中,从上节课的情绪中引入到英语课堂中。随后,教师热情地问候学生:“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Glad to meetyou again.How are you today?”或者:“Hello,every…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看望生病的同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属于“交往”系列之一,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因为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生活交往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交际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说话情境,激发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中说,说中乐,让口语交际生动起来。教学目的:1.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让学生学会当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  相似文献   

12.
所谓“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这一以“活动单为学案,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与《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的“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殊途同归。本文试以《草原赞歌》一课为例,从“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三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一实施活动一检测反馈”着手,对如何运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语法词汇的教学及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而本文认为让学生意识到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也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并着重探讨了英语教学中的“称呼”和“问候”这两种情形,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建设怎样的班级文化就能造就怎样的学生。建设班级文化主要通过让孩子共当班级“设计师”来营造良好的班级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引领班级文化;并让孩子亲手创建自己的“家”,当好“家”里服务员,以形成“班级归属感”,在开展“晨间问候”“对话心语墙”活动中,精心营造“班级亲情感”,让学生真正恋上这个“家”。  相似文献   

15.
我们每天会遇到很多相识的人,你都对他们说“HELLO”了吗?如果你能做到主动问候别人,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如果你能用英语问候,那你就会被认为是个既懂事又爱学习的“双好学生”!来吧,别犹豫了!让我们学会“问候”的几种表达,做个名副其实的“双好学生”吧!  相似文献   

16.
赵海英 《小学生》2012,(8):56-56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本着新课改的理念,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相似文献   

17.
做阳光教师     
马玉顺 《山东教育》2004,(35):13-13
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阳光教师”。在我眼里,阳光教师就应该是性情中人,能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发现个性不同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为学生的热情问候而感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欢欣鼓舞,为学生的失误不足而扼腕叹息只有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和学生同喜同乐,同悲同哭,才能真正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看望生病的同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属于“交往”系列之一,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  相似文献   

19.
吴甲新 《广西教育》2007,(10A):47-47
上课伊始,师生互相问候,是沟通师生感情、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老师问一声“同学们好”,学生问一声“老师好”,虽然是件简单易行的常规小事,但它对教书育人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注重语言交际,其教学大纲特地安排了30个日常交际活动的语言功能项目(language functional items),从“问候”、“介绍”、“告别”、“打电话”、“感谢与应答”直到“常见标志与说明”,几乎涵盖了各种生活场景。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