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备真备(695—775)是日本奈良时代的大学者,据说日本文字中的片假名就是他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奈良是日本著名的古都。位于奈良的唐招提寺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亲手兴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鉴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唐招提寺,大约在公元770年竣工。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后期的金堂,  相似文献   

3.
伊藤滋  贾梅 《收藏》2006,(4):94-95
在奈良、镰仓和江户时代,很多中国文物流入日本,使日本的文化繁荣起来,在书法方面尤为显著。 奈良时代(710~794年)传入了王羲之的书法摹本,镰仓时代(1192~1336年)传入了宋代黄庭坚和苏东坡等的书法拓本,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8年)传入了元、明诸家的法帖,而近代日本书坛受中国影响更大。下面从碑帖方面简单回顾一下明治(1868~1912年)、大正(1912~1926年)和昭和(1926~1989年)时代日本书坛的动向。  相似文献   

4.
浮世绘     
正每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底蕴、文化发达的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美术史。如果不追溯到远古时期,日本绘画的历史是以政权所在地名来划分的。从公元七世纪起一直到十七世纪初,其间经历了大和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由于与中国隋、唐的密切交往而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佛教对其影响最深,不仅仿照唐代的风格建造了法隆寺等众多寺庙,绘画也多以佛教为题材进行创作,壁画也出现了类似敦煌壁画的风格(图1)。直到十七世纪初,德川氏消灭了丰臣氏而统一了日本后,日本才进入了以浮世绘而闻名于世的江户时代。  相似文献   

5.
李宏 《上海集邮》2003,(7):21-22
奈良古建筑群(第7、8组小张邮票,分别发行于2002.6.21、7.23) 奈良的历史比京都还古老,710-784年间曾是日本国都,是日本艺术、文学、工艺、农业的发祥地,佛教也是由这里向日本各地传播。古都奈良1998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提起剑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部日本武士。这个与日本武士文化有着深刻依存关系的格斗技艺,以其独具特色的服装护具和打斗方式让人感到好奇。相对来说,练习剑道是安全的,护具保护了身体的重要部位,而护具的发明,也使剑道这种古时的格斗技术成为普通人都可以练习的体育活动。剑道有几千年的历史,确切的源头至今尚未考证清楚。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日本奈良时代的文字书简。书简中多次出现"击刀"的名词。到了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剑道被称为"太刀打",当时在日本流行使用"唐太刀",对中国刀剑的仿制也很普遍。在刀剑技术上,也受到中国刀剑武术的本质性影响。到了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剑道被称作"兵法"。当时的《孙子兵法》在日本被称为"大兵法",剑道被称为"小兵法"。剑道在日本古代,是整个武士阶层必备的一种技能。经过一千多年漫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美网共有14名来自亚洲的女子选手参加了单打正选比赛,创下了新的记录,同时也意味着今后的亚洲女子网坛将进入新的激战时代。本届美网,由于有了中国女选手的参赛,使得亚洲军团的力量一下壮大了许多。同时也使亚洲女子网球目前实力的画面变得更加清晰。排除参加预选赛的选手,日本在参赛人数上还是最多,这也是日本历史上最多的一次,同样中国也是。一方面说明日本在女子方面仍然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中国上升的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与李芳、易景茜时代不同的是,现在中国队已经形成一个集体,无论什么样的比赛,中国队都可以派出实力相当强、令各队不  相似文献   

8.
菅原道真的棋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深受汉文化熏陶的日本贵族及知识阶层,已有模仿中国文人用汉文撰文作诗的雅好,并以此展示自身的文化修养。奈良末年的《怀风藻》、平安初年的《文华秀丽集》、平安后期的《本朝文粹》可谓是代表该时代精华的日本汉诗汉文集。此外,还有许多私家集成的汉诗文集,如菅原道真的《菅家文草》就是广为人知的私家作品集。持续了二个多世纪的遣唐使因菅原道真的建议而终止,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领域可谓尽人皆知。而在日本,菅原道真被作为学问之神“天满天神”至今仍被人们所参拜,其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菅原道真(845~903…  相似文献   

9.
忍术     
日本忍术,战国时代有甲贺流,伊贺流等流派.忍者之原型,异想天开,以妖术、幻术,八门遁甲,咒术为能.起源于中国,日本应神天皇时(公元234年),值中国三国时代,吴国人经辽东航海到日本伊贺地方,随之忍术原型也带到日本.奈良时代百济僧(也有说是中国人)渡海列日本,时人想有仙术,长生不老,故人皆信之.室丁时代,中国秦汉以来之散乐朵技如吞刀走火,弄丸飞剑,叼绳缘杆等复经朝鲜传到日本.到平安时代,忍者技艺"忍术"初具规模.当时忍者.从事侦察敌人,探测地理和收集战略情报等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07,(12)
3岁就开始学打网球的奈良来美,是日本女子网球项目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她目前在ITF青少年排名榜上高居第9位,是Top10中惟一一位来自亚洲的选手。在2007年温网青少年组女双比赛中,她与同胞土居美口关合作获得了亚军。而比奈良稍小的土居美口关目前还在念书,参加的比赛并不多,不过仍然是日本国内青少年选手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中国女篮于1974年9月1日—1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了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女子篮球队参加的有朝鲜、南朝鲜、日本、伊朗、中国共五队。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结果:日本四战四胜获冠军;南朝鲜四战三胜一负(负日本)得第二;中国二胜二负(负日本、南朝鲜)得第三;朝鲜三负一胜(负日本、南朝鲜、中国,但因在与南朝鲜比赛中对裁判不公抗议未打完,仲裁委员裁决为弃权,列为最后一名);伊朗四负得第四。  相似文献   

12.
孙立谋 《收藏》2008,(10):80-83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用作鉴容的铜镜传人日本,成为其历史上帝王政治、财富、权力的象征。迄今所知,在日本北九洲为中心地域属弥生时代(相当于中国两汉时期)出土的中国制铜镜达300面之多;属古坟时代(相当于中国魏晋时期)的有3000面,其中三分之一为中国制造。据《三国志·魏志·倭传》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六月,倭女王遣使来到中国的魏朝,  相似文献   

13.
清水康友 《收藏》2012,(11):178-179
在亚洲画坛说起吕忠平,马上会想起日本刊物所发表的他的大型障壁画。吕先生对干年古寺浅草寺、东京本愿寺、京都金阁寺及奈良藏书院等众多寺院壁画的修复及创作,曾引起宗教界和美术界人士的巨大反响,一时间,各大媒体均有相关新闻报道及国家级的授勋和最高文化奖的颁奖仪式等等。  相似文献   

14.
奈良美智的成长经历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1959年生于日本青森县,著名的现代插画家、艺术家。 少年时期的奈良并不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不喜欢团体活动,甚至有空想癖。奈良美智说,  相似文献   

15.
亚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和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全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将于9月22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将是一次真正的亚洲体坛盛会,全部308枚金牌将在激烈角逐中各归得主。一、日本:奋力走出低谷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初,亚洲体坛多年一直由日本唱独角戏,风头最劲,一直牢牢地保持“亚洲体坛盟主”之位。但到了八十年代,日本体育水平大有江河日下之势。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上日本被中国击败,退居第二。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上又惨败于南朝鲜手下,变成“亚洲老三。”由于日本各界  相似文献   

16.
对广州亚运会上中、日两国的游泳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实现了对昔日亚洲泳坛的再次超越,也创下了参加亚运会以来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女子游泳项目在亚洲泳坛的实力雄厚,游泳水平明显高于日本.中国男子游泳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水平逐渐接近日本,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2005,(7):3-3
日本著名儿科专家仁志田博士,拟用3~4年时间沿着亚欧人民传统友谊的古丝绸之路,进行马拉松长跑,从意大利罗马起程,经过中国,最后到达日本奈良。  相似文献   

18.
日本水球队是亚洲水球场上的一支劲旅,在第三至第六届亚运会上,曾连续四次蝉联亚运会冠军。1974年,中国水球队在第七届亚运会上逼和日本队,礼让东道主伊朗夺魁,从而结束了日本水球队长期称霸亚洲的历史。自第七届亚运会以来,日本水球队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所有比赛的结果、各队表现出来技战术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透析亚洲水球发展的现状,结果表明:中国男女水球处于亚洲的领先地位,哈萨克斯坦与日本处于第二集团,其他几支队与上述几支队存在较大的差距,亚洲水球的发展受到众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宏 《上海集邮》2003,(6):32-35
日本1992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公约》(又称《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建立)的缔约国,迄今已有9处文化遗产:法隆寺地区佛教古迹、姬路城、古京都历史古迹(京都、宇治和大津城)、白山历史乡村、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原爆遗址)、严岛神社、奈良古建筑群和日光的庙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