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概括了洪诚先生《训诂学》的特点:1.以语言历史发展观点指导训诂学研究;2.充分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和言语的个性化特性;3.以语法为突破口,为训诂学研究指出了新的途径;4.观察细微,思辨缜密;5.强调训诂研究必须结合古代社会文化;6.重视地下实物资料与传世文献相印证;7.求真求实,学风严谨;8.关注研究动态,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训诂与语法     
传统训诂重在词义的疏通训释,也间及语法的阐述。近人论训诂学的著作,以洪诚先生《训诂学》强调论述语法与训诂的关系为出色。前贤在训诂实践中,虽态度谨慎,但是也有偶而因未注意到语法问题,导致训释  相似文献   

3.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2)中国、印度、希腊一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相似文献   

4.
文章学论略     
大家知道,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总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例如,对语言规律——语法的认识就是这样。我们现在讲语法学的建立始自一八九八年的《马氏文通》。其实,古代文献学的研究内容除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之外,很早就有了对语法的认识,有了语法学的萌芽。明、清之前已经出现了有关虚词的文章和专著:唐代刘知几《史通·浮词》,柳宗元《复杜温夫书》都给虚词分了类。明代卢以纬《助语辞》,清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语言研究以实用为目的,在解释某种语言现象时,常同时涉及词义、文字、音韵、语法、修辞、作文和校勘等方面的内容.“前人的语法研究,一方面和训诂学(词义学)相结合,另方面和修辞学相结合,这两方面都没有明显的界限.”多角度研究语言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一个显著特点.《马氏文通》使汉语语法学成为系统独立的学科,但由于马氏揭示“华文义例”是为了指导人们  相似文献   

6.
《玉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楷书为主要形体的字书。它的成书与流传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字典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篇》的体例特点与重文现象对于研究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具有相当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敦煌研究院为纪念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而汇编的丛书《敦煌研究文集》之史苇湘先生《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一书,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12月出版。  相似文献   

8.
训诂,简言之就是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雅言解释方言.《毛诗正义》一书包含汉代的毛亨传,郑玄笺,唐代的孔颖达疏和陆德明的注音,具有丰富的训诂学价值.本文以《毛诗正义关雎至桃夭》为切入点,对其中包含的训诂内容和训诂术语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释,以加深对训诂的认识,为今后训诂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敬爱的洪诚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前,他在大量便血病危住院前夕,还在灯下伏案备课,准备讲完全国训诂学师资培训班的最后几节课程。洪城先生一生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忘我奉献的精神,在他生命的最后更放射了耀眼的光芒。当年的情景,我是水远不能忘怀的。1979年,全国人民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高等学校复课几年后出现了兴旺景象。年初,教育部为了加紧培养训诂学师资,决定在南京大学开办培训班,请洪诚教授主讲。进入夏季,正当训诂班筹备就绪即将开学的时候,洪先生却被诊断患了胃癌。中文系领导十分震惊,…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献阅读最大的障碍是词义问题,"落英"是指落下的花儿还是初开的花儿,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公案,训诂学以古汉语词汇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研究核心,通过运用训诂学原理分析"落"的义项,可以推断"落英"是指落下的花儿,这个例子说明训诂学有助于培养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字词考释能力,解决古代文献中历来歧义纷争的语言问题,提高研究者的文献阅读水平,应重视训诂学在古典文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雅》是中国辞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章。对于中国训诂学的发展和中国雅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继承《尔雅》方面、训诂学的价值方面、语言的规范方面和词语的释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较高的文献学价值,为研究汉语语言史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也对近现代汉语语言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上)》2011,(17):157-157
《中国文化报》报道,为了纪念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诞辰100周年,由其子季承授权、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纪念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图文纪念版文集”近日面世。该文集共包括5部作品:《季羡林自传》展现了他的奋斗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校读是校勘学方法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推广应用。训诂学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将校读法导入训诂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使得训诂学的理论研究能够进一步结合古籍的读书实践,在增强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的同时,能够拓展学生的读书视野,有效提高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作为我国叙事文学源头的《左传》为例,通过《左传》与《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史记》、《新序》、《说苑》的校读材料,从字词训释、称谓表达、语言风格、文章布局等方面印证、强化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校勘是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目的在于确定原文的真相。由于校勘是以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与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校勘是传统训诂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校勘的成果反过来又能纠正古代文献中的误字、脱文、衍文、错乱等错误,使扦格难通的词句文从字顺。 众所周知,《汉书》在撰写人物传纪时,凡是《史记》中已写过的人物,《汉书》基本上是抄《史记》,只不过内容有所增删,文字有所改易。如果我们把《史记》与《汉书》加以对照,校勘其用字的差异,则往往可以据此来探求和诠释出两书中的某些疑难词句,而无需借助于古注或工具书。此可谓读古书之一法。兹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语言记载了文化历史,反映着文化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和文化历史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因此研究训诂学,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还涉及到人类社会尤其是文化习俗的各个方面。在解释古代文献语言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多地熟悉古代典制习俗,并作为一种意识贯彻到训诂工作中去,是我们通读古籍和解决一些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训诂的研究成果又为文化习俗的研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6.
左林霞 《培训与研究》2009,(12):24-25,116
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语言记载了文化历史,反映着文化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和文化历史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因此研究训诂学,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还涉及到人类社会尤其是文化习俗的各个方面。在解释古代文献语言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多地熟悉古代典制习俗,并作为一种意识贯彻到训诂工作中去,是我们通读古籍和解决一些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训诂的研究成果又为文化习俗的研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7.
训诂学是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沾学通常只局限于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学术研究当中。我认为,训诂学的一些知识也可以运用于中学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25周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20周年,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宣传出版工作委员会《、老年教育》杂志社编辑、制作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老年大学25年》、电视专题片《中国的老年大学》、《全国老年大学经验选编》文集,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报》报道,为了纪念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诞辰100周年,由其子季承授权、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纪念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图文纪念版文集近日面世。该文集共包括5部作品:《季羡林自传》展现了他的奋斗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病榻杂记》收录了季羡林自2001年住院后在病榻上所撰写的文章,涉及生死观、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季羡林谈人生》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学的不朽名著,它为后世字典词典的编纂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该书的一些释义方式和释义规律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挖掘与研究。从《说文解字》中选取双字释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双字释语与被释字的意义关系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说文解字》的释义方式及释义规律,对于我们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加深对训诂学、词汇学以及词典学的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