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本文利用现代青海方言材料和文献材料相比较的方法,对青海方言中留存的一些古俗语词做了考释。并认为,作为语言的活化石,青海方言古俗语词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者们对《聊斋俚曲集》中保留的方言俗语词做了大量的考释,但仍有部分词语意义不明,有待诠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方言例证,对几个词语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3.
长江大学芜崧教授的《湖北江陵方言》于2008年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全书40万字。这样的篇幅在汉语方言研究著作中是少见的。书中解释方言词语2100条、惯用语285条、方言成语176条、俗语108条、谚语言69条。  相似文献   

4.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受明清以来俗语研究学风的影响,把一般性俗语溯源研究与南通方言俗语辑录结合起来,对5595条俗语词进行了立体性的疏证考释。其篇幅和疏证特点堪与《通俗编》媲关。其文献学意义和俗语词研究史料价值、南通方言研究史料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方言四字格俗语在每种地方话中都独具特色。本文列举了宁夏灵武方言中150余条常见俗语,从语音、词义、例句方面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6.
阳曲方言属于山西方言中区的太原片,在有关山西方言的材料中有所研究与描述,但是材料中仅仅对阳曲方言的整体情况有所描述,而没有对阳曲方言中的泥屯地区有独立的描述,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泥屯方言的声韵特点作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7.
宁夏银川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独具特色,本文拟从语音、词义、举例三个方面对140余条银川方言中的常见俗语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8.
东北方言之多字俗语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语是一种具有民俗性,多样性与相对定型化和特定表现手法的语言单位,是方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在东北方言当中,俗语的存在和使用,不仅丰富了东北方言,而且使东北方言更具表现力,本文从俗语的语法、修辞、构成材料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
清代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词话》之后的又一部世情书。书中运用大量的方言词语,自称“造句涉俚,用字多鄙,惟用东方土音从事”,口语色彩浓厚,特别是那些让人费解的方言俗语,非本土化的读者很难理解和体味它们的真实含义,而揣测往往与事实相谬。因此,利用前人著述并结合方言佐证解释“攮颡”、“走草”、“作业”等有代表性的方言俗语,对准确理解这部作品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言》中有许多俗语词、方言词、通假字,前人已经做过一些训释注解工作,但仍有不少词语不曾涉及或不得确解。本文刺取其中疑难词语二十余条进行诠解考释,求其的诂。研究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据文证义”法外,注重利用方言来解词释义。本文能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对补正大型语文辞书的某些疏漏,帮助人们阅读此书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由于历代移民,尤其是明末清初"奉旨填川"的影响,现代四川方言与明代以前的蜀方言、中上古时期的蜀语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文献出发,对前人所用的"蜀语"、"蜀方言"进行了梳理,提出"蜀语"有蜀人语言、蜀人俗语和方言学著作<蜀语>等含义;而<蜀语>一书又有唐李商隐在明李实之前."蜀方言"一词较为后起.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5,(3):21-25
商洛花鼓戏《月亮光光》中有大量方言俗语,从而使得该戏曲亲切自然,感染力强,但方言俗语的英译也是该戏曲英译的难点。该戏曲中的方言、俗语英译应遵循语言的通俗性、简洁性和个性化的翻译原则,可采用直译、意译以及借译等翻译方法。该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商洛花鼓戏翻译研究的空白,为以后该领域的翻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申先生的《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是一部专门系统、全面考释《金瓶梅》方言俗语的著作。它多方求证,义项全面,内容丰富。当然,其中也有少数词语(尤其是疑难词语)存有误释或解释不妥之处。本文择出其中的30余条予以辨析,以求得出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撮取台州方言俗语31条,先正其意,再以古籍考释。  相似文献   

15.
河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方言中保留了大量上古以来人们口头俗语流传的痕迹.本文通过对河南丰富的俗语词资料进行比照分析,对其中一些俗语词义项的源流加以考证,从而表明方言中俗语词的研究对我们全面认识词汇及词汇发展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由临沂大学特聘教授张泰独撰,九州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本书以路大荒先生辑录的《蒲松龄集,聊斋俚曲集》为底本,参照了蒲先明先生整理、邹宗良先生校注的《聊斋俚曲集》,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此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整理。本书是目前国内首次对《聊斋俚曲集》中的方言俗语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方言俗语1500多条,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谈了《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所收语词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论证了《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与晋语研究的关系和忻州方言的一些构词特点;第三部分写了编纂和出版《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所带来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婚嫁丧葬礼俗极具地方特色,婚嫁丧葬礼俗中出现的方言俗语数量繁多、内涵丰富。本文联系连云港当地历史文化背景,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婚嫁丧葬方言俗语进行研究,归纳两类词语反映的思想渊源和思想内涵,揭示连云港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考释了敦煌变文中“爱”、“钉”、“夺”、“铺排”、“胜”等五条俗语词。这些俗语词有的始见于唐代,有的还活在现代方言中。本文或抉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静宁方言中的四字俗语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使用范围广,频率高,代表了方言区的独特文化,值得我们研究。文章主要从静宁方言四字俗语的结构方式和语言魅力这两个方面入手,对静宁方言四字俗语的语言特色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