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我国高校的特点出发,可尝试引入作业成本法来核算其教育成本。在实际应用中,高校作业成本核算包括确定作业与作业中心、按资源动因把资源费用分配至作业中心、确定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等具体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专业设置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关键作业之一.以高职院校为例,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 ABC)应用于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通过相同专业前后期对比、不同专业同期对比,确定了不同时期、不同专业之间作业成本差异.研究发现,学生人数多少对降低同一专业作业成本有重要作用;单位时间作业成本、资源利用率、资源未利用率是判断不同专业之间作业成本高低的指标,为高等院校优化专业选择、进行专业设置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核算影响着大学组织变革的动机形成、路径选择、过程推进、管理质量和绩效评价。作业成本法是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基本内核的一种成本计量方法。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大学组织变革成本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业成本法对大学组织变革成本核算的适用性。根据作业成本法,可将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分解为直接资源成本和间接资源成本。前者为变革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材料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加以计量;后者为变革作业成本,具体通过认知成本、发动成本、设计成本、实施成本、完善成本五个作业成本池进行归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作业成本计算法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成本计算方法通过成本动因的分析,将专属成本准确计入产品成本,并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既提供详实的成本资料,又能有效地控制产品成本;通过对作业成本计算实施作用,对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适用范围、成本动因的选择、区分增值作业与不增值作业以及消除不增值作业、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法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普遍存在因对物流成本认识不足并进而导致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则可有效弥补其不足.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主要明确作业中心、确认企业物流资源、确认资源动因并将其分配到作业项目、确认成本动因并将作业成本分配到物流服务项目、计算产品或服务总成本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6.
浅论现代物流配送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送成本是用金额评价配送作业的实际情况,配送成本的大小决定于评价的对象--配送作业的范围和采用的评价方法等,评价范围和使用的方法如果不同,得出的配送成本的差异是很大的.利用配送成本进行配送管理,必须正确确定配送成本,划分配送成本范围.  相似文献   

7.
现代成本管理越来越深入到作业层次上进行作业计算与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往往被认为是最优核算系统,将其应用于企业物流活动中就形成了物流作业成本管理思想。它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的特点,通过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控制,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物流成本管理的缺陷,成为一种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将作业成本管理与目标成本控制有机结合,初步建立了作业成本目标控制体系,从而为建立新型的成本控制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将当前比较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引入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从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适用性入手,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实施作业成本法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高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客户价值研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方法去确定客户的贡献。当企业把这些信息投入使用 ,他们能更好地做出战略计划以进一步增加从客户那里获得的价值。作业成本管理是测量该指标的基础和工具 ,客户价值评价和作业成本管理的结合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和标杆管理 ,将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让企业用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有效地细分市场 ,管理好客户关系和内部的业务流程 ,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战略营销的视角,立足企业整体层面,以营销资源为对象,以营销资源配置为手段,构建基于营销资源配置的企业营销力理论框架,并对基于营销资源配置的企业营销力与基于市场的企业营销力进行比较剖析,指出企业营销力生成的过程是企业营销资源经过识别、择取、激活、融合后创造出新资源和新价值、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创新过程,从而扩大对营销力研究的视野,使企业营销力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为企业营销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问题解决的网络协作学习越来越受到CSCL领域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利用设计研究的方法,设计并实施了一轮基于问题解决协作学习活动。数据分析显示5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问题解决网络协作学习活动可以发展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使之获得丰富的在线学习体验。学习者对任务和问题设计的满意度较高,对资源、工具及角色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角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以至于不同角色的学习者难以协作完成任务。资源与工具缺乏使用提示,以至于学习者难于将资源与工具与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3.
CSCL技术的发展为参与学习活动的个体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协作学习环境。为了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使学习个体能在CSCL环境中顺利地进行协作,更好地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率,须用本体来对CSCL的参与个体和学习资源进行定义,使到在CSCL中的学习资源能被统一的表示,完成以学习资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知识交互,并进行以知识获取为最终目的的资源重组,使基于本体的CSCL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模型的实现和测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OPAC的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将图书馆馆藏的各种数字资源、电子资源及网络资源合理的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一些资源整合的实例,探讨基于OPAC系统的馆藏资源整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育资源在共享和重用中存在资源非标准化建设和数字资源版权归属问题。文章提出以学习对象为基础的教育资源版权管理模型,将学习对象的数字版权管理整合到e-Learning系统中,构建了一个标准化的、安全的网络资源共享环境。最后,结合具体的视频教学资源案例分析,探讨基于对象的网络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的具体执行方法,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社区蕴含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来源。学校应立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原则,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区资源开发途径,从社区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热点问题中开发课程资源,以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理念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幼儿有什么、能够做什么,然后把主动权交还给幼儿,让幼儿拥有自由支配和自由选择的权利,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自主地探索、操作、交往、合作、成长。文章从以生活为起点、确定活动主题,梳理幼儿经验、预设思维导图,合理利用资源、做好准备工作,开展正式制作、注重过程学习,立足幼儿生活,展开深度学习等五方面对基于生态理念的幼儿深度学习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晗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1):183-185
以微信为应用平台,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运用文献调研法,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相关研究,充分阐释了微信作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应用平台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得出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流程,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设计框架和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板电脑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便携式移动设备,相对于手机,具有屏幕大、操控性好、沉浸性好的优势。随着平板电脑的普及,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也成为移动学习的关注重点之一。研究从文献分析入手,调查了平板电脑上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手机、平板电脑和桌面电脑在硬件特征、使用习惯和用户体验上的差异,介绍了平板电脑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场景。还通过两个实际案例剖析了平板电脑上内容类应用程序的特点,并总结了基于平板电脑的资源设计的框架和设计要点,以期为以后同类研究提供指导原则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Within a broad notion of “the field”, teachers using field‐based methods work towards many different educational aims, some implicit and others explicit. Particular aims are examined, and some types of field activity are seen to be better for achieving certain aims than others. Types of field excursion are classified and some special learning benefits of working in the field are suggested. Field teachers should set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carefully plan and select the experiences they intend students to have, taking into account educational aims, time available, distance, student readiness, and availability of localities and resources. Thorough briefing and debriefing are important in maximising field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