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考察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新特点,分析大学生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遵循价值认同规律,努力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先伟 《教育探索》2008,(5):108-109
大学生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去教育大学生,构筑大学生精神支柱。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学生,激发大学生的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大学生充满朝气、蓬勃向上,但是也表现出理论素养不足,人际交往商品化,过分追求自由、个性,秩序和责任意识淡漠等精神空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文化公共性价值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公共性价值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公共性意蕴,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主题的毕成与实践的多向度路径。  相似文献   

4.
杨媛媛 《文教资料》2008,(34):190-19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又出现新的特点.高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找出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正确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为青年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培养他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广阔的视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教育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判断发展形势,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
黄懿 《大学时代》2006,(6):61-62,43
当代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个性教育,培养和谐、健康个性的大学生,使其个人价值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价值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其根本价值取向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其中根本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抵制西方颜色革命、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承载历史责任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