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宾 《东方文化》2001,(1):114-117
“卡通一代”的到来已是一个事实,无论你看见或看不见。“卡通一代”的到来带着些许隐秘和模糊,它没有类似于“新人类”一样带着一目了然的化特征和巨大的生活方式的冲击性。“卡通一代”的平和和不事标榜使他们时时被评论家们所忽略,甚至因所谓的“没化、没个性”而被置于视而不见的位置。造成这一状况,归根结底是由于评论家的无知和唯利是图的批评选择。“卡通一代”已不可辩驳地存在这儿。  相似文献   

2.
龙山 《寻根》2013,(5):74-79
石刻文字和图像,是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文化承载和表达方式。这种从远古时期由先民们的自然崇拜而衍传下来的岩石文化,至今已数千年,它以特别的水恒性和精神魅力,传达着人类的信仰和对未来美好人生的向往。从岩石崇拜的形式和地域看,青藏高原藏民族的岩石崇拜尤独具特色,譬如藏人的各种石饰、玛尼堆和石经等。今天,就石经而言,无论我们来到青藏高原哪个地方,都会很容易地见到  相似文献   

3.
藏东川西高原峡谷区,即“藏彝走廊”,是一条神奇的化沉积带。笔首次概括出这里的七大历史化特征,并首次以“母系化带”、“猪膘化带”、“牦牛化带”、“笃苯化带”、“重屋化带”、“石棺葬化带”、“藏缅语多元语言化带”为题,分别加以论述。提出:典籍所载“嫫母”为今白马人图腾和先母祖之一;第一个方相氏出于今白马人先民;峡谷一线民族崇拜的是同一个女神;“康”之新释;昆仑即是牦牛;习用猪膘的民族先民是农业的发明等等,对藏彝走廊的诸种历史化现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阐释。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生活的写照,它的永恒魅力不在于它是一种童年的玩物或幻想,而在于“童年”流露出的人类本性的真实性较之成年更直观,更接近人性底层。神话是原初先民不自觉的文化设计,在本质上是“人话”,其基本主旨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投影。由于不同的人类群体并不存在共同的童年,所以各自的神话也不同,神话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文化活的基因,时刻和本民族的人进行对话,从而形成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特色。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当人们追踪各门学科的源头时,无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花腰傣独特的化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学术界也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花腰傣主要分布在红河上游的新平、元江一带,人口七万多.世代与彝、哈尼、汉等民族相邻而居。处在多民族化格局中的花腰傣民族为什么能够顽强地固守着自己古朴的化?本试图从花腰傣的宗教信仰入手,对花腰傣的化传承之谜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6.
闫德亮 《寻根》2008,(4):20-26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因血缘关系组成不同的氏族与部落。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这些各自独立的部族如百川归海般融入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异口同声地坚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又称自己为华夏民族。这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一种民族精神的凝聚。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介绍云南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对策。一、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民族,从远古时代开始,彝族的先民就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为缔造这个伟大国家做着贡献。这一贡献的突出表现,就是彝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大量的、独特的、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的26个民族中,玉溪生活着9个世居民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玉溪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族化。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各级化部门和广大化工作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按照“抢救、保护、收集、发掘、整理、研究、利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永定土楼民居在世界上引起的轰动令人回味。数百年的历史,或许更早,一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喧哗不炫耀,默然静寂地庇护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没有想到说是有那么一天,这些圆形或方形的特异建筑,被西方国家的情报机关从卫星照片中发现,疑为“隐匿的核力量”,不由地一阵惊慌,不惜代价地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监测,得不出任何结论。我国  相似文献   

10.
郭艺 《滇中文化》2005,(2):15-18
一位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化是灵魂。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化在三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其“灵魂”作用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与发展。有的学认为:经济运行产生的成果形成“硬实力”.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化就是“软实力”.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龙山 《寻根》2012,(3):106-111
中华56个民族,各有各的风采和特质,而世居青藏高原严酷自然环境中的藏族在其中无疑独具魅力。无论是先民古老文化的珍贵遗存,还是藏传佛教理念在民众生活中的渗透和泛化,都体现了这个高原剽悍民族的独特性,以及存在于这个民族内心深层的智慧和善良。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罪恶的年代.这是一个物欲的年代、混沌的天空、污垢的街道,藏匿着无处不在的罪恶.没有白昼与黑夜的区分.没有正义与邪恶的界限.在这个明濒临流失的现实世界里.只有强生存的暴力法则。而以菊与刀形容日本的民族化精神再合适不过了。对暴力的崇尚和痴迷.似乎是这个民旅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日本电影中赤裸裸的暴力展示.无疑是这个民族对嗜血化的一种近乎执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周丽 《滇中文化》2005,(2):25-27
广场化活动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城市化现象。它具有显的广泛性、多样性、持久性和自娱性.其强烈的吸引力一直凝聚着不同年龄、不同化层次、不同职业的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4.
三星堆太阳崇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远古时代先民们就有了太阳崇拜观念,世界各民族都流传着绚丽多彩的太阳神话。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太阳崇拜在古蜀时代也同样十分昌盛,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十日神话与射日传说,在古蜀国也极其盛行。章根据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此作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的玛尼石刻。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一种化承载和表达方式。这种从远古先民的自然崇拜而衍传的岩石化,至今已数千年了。具有重要的教化和审美作用。在青藏高原,无论走到哪儿。随处可见那些纪念碑式的充满宗教色彩洋洋大观的经石胜景……而在藏区众多的经石景观中。青海和日石经墙无疑是刻经卷帙完整、系统浩繁的翘楚。  相似文献   

16.
张泰 《华夏文化》2006,(3):36-37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又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汉语的发展,同时,汉语又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在实际汉语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语运用、汉字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汉语所负载的文化涵义以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汉语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多资料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医疗保健方面也因化、意识、心理、环境等社会因素,形成了它特有的传统化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8.
刘畅 《世界文化》2012,(1):44-46
一次,向韩国学生们询问何为韩国的“恨文化”。学生小宋说,老师,你知道吗.韩国不仅有“恨文化”,还有“兴文化”.“恨文化”是表达我们民族复杂的悲愤压抑的情绪,而“兴文化”则是表达,我们热情奔放的精神。这是第—次听到“兴文化”这个词,一向对概念十分敏感的我不由得十分好奇,就进一步问道.你能说说究竟什么是“兴文化”吗?  相似文献   

19.
卢军 《寻根》2004,(3):31-35
一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信仰过原始宗教,或长或短有其自然、图腾、祖先崇拜的历史。先民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在生产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便产生了“祀神驱鬼”的“祭仪”,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巫”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们使神灵附体,替鬼说话  相似文献   

20.
刘亚虎 《寻根》2006,(5):28-3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形态史诗。在北方,蒙古、藏、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先是,多以草原游牧为生,草场与畜群的争夺、部落之间的争斗与战争连绵不断,使得他们的史诗多为歌颂征战英雄的英雄史诗。而在南方,彝、纳西、暗尼、傣、拉祜、阿昌、苗、壮、瑶等民族的先民。多居于高山深各或群山环抱、密林环绕的丘陵平坝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