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无定形纳米TiO2.以甲基紫、亚甲基蓝污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无定形纳米TiO2为催化剂,500W卤钨灯为可见光光源、500W氙灯为模拟太阳光光源,探讨这两种染料在这两种光照条件下的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当光照时间为3h,甲基紫的光催化降解率为64.68%,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71.60%;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甲基紫的光催化降解率为61.02%,亚甲基蓝的为63.46%.  相似文献   

2.
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了无定形纳米TiO2,并用于几种较难降解的偶氮染料(橙黄Ⅱ、橙黄Ⅳ、铬黑T、酸性铬兰K、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50 mg,染料浓度为10 ppm,卤钨灯为光源,光照一定时间后,染料均有降解;其中铬黑T和酸性铬兰K的降解尤为值得关注,当光照时间为3h,在不需要调节溶液体系pH的条件下,铬黑T的降解效率为100%,染料完全矿化降解;酸性铬兰K的降解率也高达95.6%.结合催化剂的吸附试验和染料在可见光照射下的直接降解试验可知,染料的降解是催化剂和可见光引发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BaTiO3,用XRD、SEM分析了BaTiO3的表面形态、结晶度和粒径等,在紫外光下,以甲基橙为被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钙钛矿型BaTiO3,颗粒较均匀,结晶度好,其粒径约为52.4nm,样品有严重地团聚。在紫外光下,BaTiO3对甲基橙溶液有较高光催化活性,当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为10mg.L-1、pH=3、光催化剂用量2.5g.L-1、通空气量20L.h-1、光催化反应1h后,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81.63%。  相似文献   

4.
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污染治理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氧化能力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综述了该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纳米光催化荆的制备及作用机理、光催化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沉淀-溶剂热联用方法,制备粒径约为30nm的TiO2材料,作为光催化分散液的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镜(透射TEM、扫描SEM)、拉曼、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纳米TiO2的晶型、形貌、结构与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制备的TiO2为粒度均匀、分散良好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在不做任何修饰的情况下,将纳米TiO2置于水中,通过超声得到分散均匀、稳定性好的纳米TiO2水性分散液,室温静置180d后仍保持澄清透明,无沉淀析出。180d后,该分散液对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的降解仍旧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光照15min后罗丹明B明显褪色,30min完全降解,无活性损失。将该分散液喷涂在铝板基底上,表现出良好的自清洁能力。本文提供了一种可规模化生产、成本低、过程易控的纳米光催化分散液制备思路。  相似文献   

6.
偶氮染料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的难降解废水,其处理方法已引起广泛关注。TiO2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是一个能高效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概述了近几年来TiO2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核酸电泳技术中的凝胶观察一直沿用紫外光线下观察,EB(溴化乙锭)染料作为染料染色或通过亚甲基蓝染色后反复脱色观察。众所周知紫外光和EB都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另外用亚甲基蓝染色则需要较长时间,效果却不明显,对于中学实验教学,以上方法在安全及时效上都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SnO2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光催化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在气敏、导电、光电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特性,尤其是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表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在介绍二氧化锡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的基础上引出其光学性能及催化降解机理,简单综述了它的常用制备技术,为制备出性能独特的多形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纳米光催化剂半导体的基本原理及光催化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并从光催化材料体系的氧化物、氮化物以及磷化物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环境和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出发,提出了提高光催化材料性能的几种途径:过渡金属掺杂和非金属掺杂、半导体复合、表面负载、表面光敏、贵金属沉积、外场耦合等.  相似文献   

10.
以转CP4-EPSPS基因玉米CC-2叶片为试验材料,将叶片研磨成粉末,后分别混入取自吉林公主岭、北京上庄、山东济南、河南新乡的四种土壤中.放入25℃的培养箱中,按期取样,测定各个取样时期土壤中CP4-EPSPS的蛋白残留量,建立降解模型,获得蛋白50%降解天数(DT50)及90%降解天数(DT90).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土壤中的CP4-EPSPS蛋白均呈前期快速降解后期缓慢降解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吉林公主岭、北京上庄、山东济南、河南新乡的DT50分别为1.68 d、1.88 d、1.95 d、2.38 d,DT90分别为5.79 d、5.84 d、6.54 d、7.44 d;四种土壤理化性质检测结果中CP4-EPSPS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和土壤成分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明确该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中外源蛋白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规律,为下一步田间试验建立降解模型,比较室内及田间降解规律异同奠定基础,以期为转CP4-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释放田间后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研究提供初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短时间模拟太阳光照射或黑暗条件下,标准天然有机质Suwannee River腐殖酸将三价金离子(Au3+)还原成金纳米颗粒(AuNPs)的事实.研究结果表明,活泼的腐殖酸对还原金离子这一反应在水体中广泛存在,在极端缺乏光照的水体(如地下水、溶洞水等水域)中也可进行.Pony Lake富里酸和Aldrich腐殖酸的对比试验表明,不同天然有机质在缺乏光照条件下还原Au3+的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黔产干姜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采用纸片法研究干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并用试管法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从超临界提取的黔产干姜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4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α-姜烯(45.52%),β-倍半水芹烯(15.55%),α-法呢烯(9.79%),β-甜没药烯(6.21%),Α-姜黄烯(5.01%),姜酮(3.13%);干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经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50μL/L。  相似文献   

13.
以UV/H2O2 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及TiO2 光电催化非均相氧化技术为例,选择硝基苯、4 硝基苯酚、喹啉和活性艳橙K R等为目标化合物,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UV/H2O2体系中产生的·OH是硝基苯、4 硝基苯酚和喹啉降解的直接原因,有机物的降解可用准一级动力学进行很好的描述。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氧化剂浓度及水体中存在的常见无机阴离子如HCO3- 、NO3- 、Cl-等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探讨了各有机物的降解途径。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光电填充床催化反应器,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光催化氧化效率。外加电压和溶液中NaCl对活性艳橙K R和喹啉的氧化起着促进作用,同时还研究了溶液酸度条件、空气流速及氧气对光电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硫掺杂、氮掺杂以及硫氮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并测试其光催化活性.产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 DRS)、N2-吸附脱附曲线(BET)、透射电镜(TEM)等进行分析表征;利用SGY-Ⅰ型多功能光反应仪进行光催化活性测试.实验研究发现,离子掺杂提高了催化剂对紫外光的吸收,而且将光吸收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掺杂没有改变产物的晶相;掺杂TiO2的光降解效率高于纯TiO2,其中以在550℃下焙烧制得的S,N-TiO2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兰州地区常见的两个番茄品种同辉(早熟型)和霞光(晚熟型)为实验材料,模拟当地12%和20%臭氧层减薄时增强的UV-B辐射量2.54KJ·m^-2·d^-1,和4.25KJ·m^-2·d^-1.初步探讨了增强UV-B辐射对大田条件下两种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辉番茄的产量随辐射增加而明显增加,霞光番茄产量只在低辐射下增加;两种辐射造成同辉果实番茄红素下降。Vc无明显变化;霞光番茄红素在低辐射下增加,高辐射时下降,Vc含量变化相反,比较两种番茄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就果实产量而言,早熟的同辉品种更具抗性,而晚熟的霞光品种更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红花龙胆资源,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学鉴定及资料考证,对贵州省红花龙胆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29个性状进行了描述与测量。结果显示,贵州九个地州市均有红花龙胆分布,分布范围较广,但资源储量较小;红花龙胆茎分枝变异系数最大(61.08%),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小(1.38%),大部分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20%。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原药材的收购,野生红花龙胆资源越来越少,建议在就地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迁地保护及驯化栽培。此外,红花龙胆冬季开花,花较大,红紫色,可以培育成冬季观赏花卉。  相似文献   

17.
以Zn^2+离子为模板,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应用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在纳米TiO2/SiO2表面合成了锌离子印迹吸附剂。该研究系统研究了印迹吸附剂对Zn^2+离子的吸附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在pH5.0,Zn^2+离子印迹吸附剂能定量吸附Zn^2+离子,10mL 0.25molL^-1盐酸作为解脱剂可使Zn^2+离子定量脱附。建立了Zn^2+离子印迹吸附剂分离富集测定痕量Zn^2+离子的新方法,其检出限为0.27μgL^-1,对标准偏差为2.3%,并应用于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的Zn^2+离子的分析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体组织修复材料由最初单纯取代的单一材料向具有诱导骨组织再生功能的生物活性材料发展,其中复合材料能够最大程度实现物质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优化而备受关注.采用共混法制备的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凝胶材料,对皮肤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腐真菌在低阶煤炭深加工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依据低阶煤降解机理,报道以喹啉作为低阶煤含氮模型化合物,利用白腐真菌在DOX培养基中对其进行微生物降解,通过测定降解体系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并利用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分析了降解产物。结果发现,喹啉在Lac、LiP和PPO等共同催化下发生了羟基化、醌基化、开环、C-N断裂、氧化等作用,得到对应的8种主要降解产物,从而推测出白腐真菌对喹啉的降解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