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中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交流与合作。2015年中法两国签署的"语言合作协议"中决定,2017年法语将作为高考可选科目之一。本文从意义、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对法语成为高考可选科目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的发展应该以政治多极、经济多元和文化多样为主题,这是中法两国共同的立场,是中法互办文化年的启示,更是中法两国对世界做出 兼容共进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中法最早的合作办学形式,里昂中法大学(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Lyon)曾对中国出国留学和中法教育交流产生过积极影响。笔者希望通过此文增进读者对里昂中法大学这个特殊时期产物的了解,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更好地推动中法两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中法文化年     
中法文化年包括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和在中国举办的法国文化年,已于2005年9月落下帷幕。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中法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也有很长的历史。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对于两国的文化交流来说是一件盛事,也是一次近距离接触我们喜爱的法国明星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节日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往往还带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历史不断积淀的过程。文化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流的基础和最好的纽带。中法两国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古老历史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法节日文化就是一面反映中法两国文化概况和民族个性的镜子。所以,对这两个国家节日文化的研究和比较,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避免或减少文化冲突,为促进中法关系揭开新的一页。同时,通过对比,还可借鉴法国节日文化的可取之处,为我所用,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达到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法两国中学生以数学为纽带开展交流,旨在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数学教学、师资培养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打造中法教育人文交流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用“源远流长”来形容中法教育交流毫不为过。我曾先后在我国驻法使馆教育处工作近八年,这八年给我留下了无数值得怀念的记忆。令我体会最深的是中法两国的传统友谊,以及两国人民对于对方文化的崇拜。  相似文献   

8.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同时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唯一合法政府的国家。随着中法正常关系的建立,两国迅速开启了文化交  相似文献   

9.
王梦莹 《考试周刊》2014,(68):28-29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韩两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渐增多,两国人民对中韩两种语言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对此,本文将以在两国语言中使用率较高的合成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剖析其构成方法,找出差异之处,使两国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合成形容词的构成及使用,更为准确地将其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相似文献   

10.
9月3日,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李卫红说,由中法两国元首倡议发起的"中法语言年"系列活动在中国开展一年以来,举办了400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对推动中法人文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到两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代全球一体化的日渐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已从原先的政务友好交流为主演变成社会各阶层的常态化深入交流,尤其是中国目前处于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的高速发展时期,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力度日益加大.而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有很大差异,需要去全面认识和掌握,其集中体现在各自的程式性言语行为当中.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法两国在商场购物、婚礼仪式这两类活动中程式性言语行为的异同,来探讨认识程式性言语行为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受到中法两国最高领导人关注的中法文化交流计划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于2003年10月6日如期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发了致“中国文化年”的贺信。 由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部分精品构成的“中国百年时尚”展区占整个展览的1/6。展区布置高雅,特色鲜明,展品精致而丰  相似文献   

13.
文化战略很早就被运用到了外交领域,但文化外交的提法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被更多的国家所接受。而外交的胜利往往取决于国家的实力,这种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文化被看作是综合国力中的一种"软实力",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中法文化外交的历史和现实实例,浅析中法文化外交中的共同特征,证实这些特征促进了中法文化外交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经济、文化和人员交往领域的快速发展,中日防务交流却在长时间内一波三折,步履维艰,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上。中国和日本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两国逐步扩大和深化安全对话与防务交流,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数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可以折射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内涵和心理,本文从中法数字文化差异的根源说起,选取中法两国数字中有代表性的几个数字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深入研究两国文化差异,达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进中法两国地学界跨世纪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中法青年科学家的相互了解,推动实质性的合作研究,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共同组织的“第一届中法地球科学青年科学家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5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法两国科技合作始于1978年。近二十年来,我国地球科学家与法国同行在大地构造、地球物理及地震预测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1998年6月于北京召开的第八届中法政府间科技合作双边混委会议,决定将地学纳人由中、法政府间科学技术混委会管理的“前沿研究计划(PRA)”。来自中、法地球科…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留学生》2014,(7):10-11
正"扩大互派留学生和互访游客规模""中法都主张兼收并蓄,双方将积极探讨提高两国人文交流水平的新途径,深化两国民众相互认知。双方将继续举办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扩大互派留学生和互访游客规模,为便利人员往来采取新举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的署名文章(3月25日)  相似文献   

18.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从古至今,双方在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领域保持着广泛和深刻的交流。受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启示,结合当前世界经济与国际环境现状,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研究,大力发展双边贸易,无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和地域因素,推动双方全面合作,对于国家和地区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节日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法两国的主要节日为出发点分析了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家文化与个体文化;饮食文化与浪漫气息;世俗娱乐与拉伯雷精神。  相似文献   

20.
时事背景一2004年年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邀请访问法国。1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巴黎签署了主题为《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更加安全、更加尊重多样性和更加团结的世界》的中法联合声明。声明指出,面对新世纪国际形势深刻和复杂的变化,中法两国同意,在继续贯彻1997年联合声明的基础上,巩固、发展、充实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