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声乐教学中应加强歌唱技术与艺术表现的结合的改革,正确的歌唱技术技巧是产生美好声音的前提,艺术表现是歌唱技术的唯一宗旨和最高目的.当我们掌握了歌唱的方法和歌唱技巧,就具备了产生"正确声音"的基础,但"正确声音"并不等于"完美的声音"或"美好的声音".正确的声音是将所有歌唱技术技巧准确运用的结果,可是要产生真正动人的美好声音那就需要将歌唱的技术技巧与艺术的表现结合起来,并为艺术表现服务.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之一.在当今的歌唱艺术领域里,对"唱声"与"唱情"的争论颇为激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习见的演出实践,也为这种现状提供了鲜活的例证.所以说,几乎可以用白居易的"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来品评歌唱艺术的表演倾向.实际上,有人把"唱声"强调为重形式,把"唱情"说成是重内容.我们应当在发展声乐艺术的同时,摆正和规范"声"与"情"的关系,使它在职业或业余歌唱的艺术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是一门表演艺术,它本质和核心是"充满感性色彩的情"。声乐教学我们只能聆听教师的示范或范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声乐作品的内涵。目前有很多从事演唱的演员或声乐教育的教师,只重视嗓音而不注重作品的内涵,对艺术而言这是不够的。关于歌唱表演艺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学合唱艺术教育教学与各大城市小学合唱艺术教育教学相比,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茗西小学处于偏僻的乡村,其音乐教育教学状况更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以"艺术养心,文化育人"作为农村小学合唱艺术教育教学的座右铭,通过歌唱姿势、口形、呼吸、和声、咬字吐字、情感表现的训练,使这些农村小学生正确掌握了歌唱知识和技能技巧,改变了往常不良的歌唱习惯,大大提高了合唱音乐艺术水平,同时通过鼓励小学生多唱优秀歌曲,多听典雅音乐,多欣赏合唱的各类优秀作品,不断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让他们在合唱的歌声中,得到合唱音乐艺术的认识启迪和精神升华,让孩子们终身享受音乐,并在合唱音乐艺术的滋润下,健康成长。经过努力,这个不起眼的农村小学合唱团终于争得了学校领导的重视,赢得了学校同事的支持,获得了学生家长的理解,从而使农村小学的合唱艺术教育教学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范围,是教学构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者在创作歌唱艺术时,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中至始至终贯穿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中,个人总结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声乐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婴儿啼哭"方法原则,每个学习声乐的人都能尽快进入歌唱的"自由王国","自然"是歌唱发声最高权威,也是从事声乐艺术事业的所有人共同遵循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7.
气息是歌唱的原动力,歌唱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中外许多有成就的大歌唱家和声乐理论工作者对于声乐中的气息均有过精辟的论述,特别是在基本理论和生理解剖等方面的研究比较透彻,这些研究给我们现代声乐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基本依据.但声乐是一种奥妙无穷的科学艺术,歌唱中的用气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歌唱时的气息运用是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单靠感情的发挥,以情代声是不能唱好歌曲的.这些道理看书、听讲很容易,但要做到正确理解和气息的灵活自如应用就非常难.对于歌唱中气息的研究我认为是没有止尽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感受,我想谈谈一些歌唱中气息运用的体会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进行的一切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心理活动.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采取适合一定学科结构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者在创造歌唱艺术产品的劳动中,无论在演唱技巧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上自始自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也要掌握学生的歌唱心理.  相似文献   

9.
冯路 《儿童音乐》2014,(8):56-59
正歌唱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加强歌唱教学的文化意蕴,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使歌唱教学尽可能地具备审美品格。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美,并学会表现音乐的美。为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极具审美地完成唱歌教学任务,我们尝试构建与之相适的"小学音乐审美式唱歌教学模式",本文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一、问题的提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或活动程序。音乐教学模式就是音乐教学过程模式化,它体现了教学的组织、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材的组合等教学思路,能将音乐教学理论直观化、简单化,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授课对象:三年级教学理念: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歌唱形式实践审美体验的,情感教育是歌唱教学的重要目标。本节课,我紧紧抓住"激情——入情——悟情——动情——达情"这条情感线,创设了五个与教学目标、内容相匹配的音乐情境活动:1.创设情境,体会母爱——激情;2.感受情境,生发爱心——入情;3.表现情境,感悟爱心——悟  相似文献   

11.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正确的呼吸进行歌唱,声音具有穿透力,有激情、有魅力,富于表现力,能深刻表达歌曲的感情.声乐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丹田"之气,声乐学习者也应下功夫掌握"丹田"之气,使声乐演唱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的情感体验是一个歌唱者达到歌唱艺术高境界、高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歌唱艺术的生命线。笔者是根据自己多年来声乐教学经验的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歌唱艺术情感体验的由来,以及它在我们声乐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目的是要提醒我们从事声乐教学工作的广大同仁,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歌唱发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用情去歌唱,达到“声情并茂”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杜亦林 《时代教育》2010,(5):114-11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更是听觉的艺术.声乐教学就是要时歌唱者的声音进行训练,标准就是凭借听觉判断正确的声音概念,是"音乐的耳朵",是教师凭借听觉协助学生凭借听觉在歌唱发声训练中不断"铸造"自己这种"特殊乐器"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洁 《时代教育》2009,(8):50-51
歌唱中,歌唱技术是歌唱者获得美好声音的重要手段,而歌唱中的情感表现又是歌唱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以情带声"即可以显现情感表现在歌唱中的作用.本文从历史渊源、歌唱艺术来源于生活、歌唱者是音乐的解释者、歌唱者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四个方面论述了情感表现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在歌唱中,只有重视了情感表现,才能真正达到"声情并茂"的歌唱目的.  相似文献   

15.
声情并茂的"声"即为歌唱中的技术与技巧,声音用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使艺术作品充满着生命力,是表现作品的基础.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是靠不断的教与学的积累构成的."情"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灵魂,是歌唱感染人、鼓舞人及教育人的根源所在,是歌曲的内涵.歌唱的艺术既是"声"的艺术,又是"情"的艺术.要想做到声情并茂的歌唱,就要感受词意主题,理解作品内涵;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结合;积累感情素材,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6.
歌唱教学是音乐审美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提高青年大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等,具有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从歌唱教学的意义及审美体现两方面入手,阐述歌唱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最易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充分发挥与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笔者从事多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及课内外童声歌唱训练,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采用"四融法"来进行歌唱技能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一、听为先导,融歌唱技能教学于听觉训练中歌唱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歌唱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歌唱艺术中语言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分析了歌唱语言与舞台艺术语言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歌唱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并强调其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性、针对性和协同性,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三个方面;只有改变现状,才能培养全面的歌唱艺术人才,创建民族的歌唱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歌唱时,能否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对歌唱和歌唱的训练,乃至对声乐师生的教与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并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培养意志和性格,加强过硬的声乐基本功,稳定情绪和加强艺术实践活动等几方面,阐述关于"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所以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歌曲教学(演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把歌唱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在"音乐感受与鉴赏"中感受美,在"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中领悟美,在歌唱的过程中体验美,在"音乐创造"过程中表现美.让学生在美好的感觉中唱出优美的心声,提高歌唱艺术水平.通过教学,学生的合唱,重唱水平大大提升,学生的总体音乐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